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半天,韓以君眼眸微合,淡淡的說道:「程醫生,接下來三個月請多多指教。」

  「什麼?」程白朮有些莫名,什麼接下來三個月?一個是現代醫學ICU里的好苗子,一個是傳統醫學醫生,這能有什麼交集嗎?雖然他對現代醫學還挺感興趣,大學也學的不少,但不代表他不知道現在中西醫對立得有多厲害!

  沒等他追問,身高腿長的韓以君走的挺快。

  待到一周後的某日上班,宣傳科科長尤金磊就與一科科主任蘭松竹聯袂而來。兩人臉上帶著笑意,蘭松竹說道:「可以啊,白朮,沒想到你這外出會診一趟,還能給我們那帶來點驚喜。」

  尤金磊同樣說道:「可不是,社交能力這般厲害,幾天會診時間還能交個朋友。你可是為我們中醫藥的推廣宣傳貢獻了巨大力量。」

  「???」

  051:敲定

  第051章 敲定

  尤金磊和蘭松竹二人來時, 程白朮正和柯林頓遠程討論嘟嘟的康複方案。柯林頓那邊正慷慨激昂地表示這兩周時間,嘟嘟都運動發育飛快,即將接近同齡人的水平。程白朮連連點頭, 確實如此,每天裡嘟嘟來診療, 都是肉眼可見的進步。

  於是, 程白朮便說:「不錯, 明朗的康複方案可以調整了。」

  聞言,柯林頓一下子全神貫注起來。他也不是找程白朮閒話家常來著,不就是為了試探程白朮的意思嗎?「現在可以把運動去掉,改成智力康復了?」

  程白朮點頭,想起柯林頓看不見,便說:「是的, 運動可以改成家庭康復, 把作業或者言語提上來。如何制定康複方案,自然是由你說了算。」

  「一言為定!」柯林頓就只有這四個字說得字正腔圓,流利快速。

  「我的要求就不是能讓秦明朗太累,強度需要控制。」

  「知道。」就這短短兩周時間比前面一個月的進度還快, 他被迫知道哪個更適合秦明朗的。因著秦明朗的進步, 他們最近還特意給找了十個小孩,分成兩組,一組是降低康復強度, 一組是正常的康復強度, 然而這兩組的進度沒有秦明朗這麼明顯,甚至康復強度低的, 進度還沒有康復強度大的來得快。

  這個發現讓柯林頓稍稍有些安慰,原來並不是他的理論出錯。康復確實需要大劑量的訓練來打基礎, 秦明朗才是真正特殊的那個,而他特殊的原因則是因為程白朮。

  這差距大得離譜,團隊裡的人同樣動搖,最後討論了將近兩周,才擬定了對照組和實驗組。

  這兩組之間的唯一的區別就是是否有中醫介入,這個實驗組和對照組與以往的試驗分組完全不一樣。按照嚴謹的實驗思路走,應該是兩組都是一樣的嚴重程度,一樣的康復項目,實驗組會增加同一個方的中藥治療。這樣才對。但是程白朮說不可能,千人千方,統方效果並不會特別好。

  首先,這各分型病因病機就不一樣。五遲五軟的病因病機太多了,為了讓柯林頓理解,程白朮舉了個例子。有的患兒脾虛為主,外在表現是肌肉纖細,皮包骨,這種要以健脾益胃為主。有的患兒肌張力偏高,手足拘攣,這種要以清肝養陰為主。有的患兒發育遲緩,大腦發育同樣不足,這種要以補腎填精為主。

  五遲五軟的病太大了,和痔瘡不一樣,痔瘡的病因病機多考慮氣虛不納,只要補氣即可。這裡面的中醫專業術語太多了,多到柯林頓有些整不明白。FDA做實驗都沒這麼複雜的!算了,柯林頓放棄嘗試去理解華國的傳統醫學。太抽象,太離譜了!身為華國人的於漫雲都聽不懂,他這個華國話都講不清楚的外國人還是不要自取其辱了。

  柯林頓自覺自己這個「自取其辱」還用的非常準確到位,心想,華語又進步了一點點。轉頭,柯林頓便召集團隊討論這個實驗組和對照組應該怎麼設置。這讓他放棄論文是不可能的!只會讓他更加努力。

  如果兩組都是一樣的康復量同樣不行,因為程白朮明確說了,過大的康復強度反而會影響進度,這個結果也在秦明朗身上得到驗證。如果是過低的康復強度,對照組的進步必定微乎其微,後續發論文,也會被質疑專業性。柯林頓不會做出這般自砸招牌的舉動,那到底該如何做呢?

  整整兩周時間,柯林頓做了個離譜的決定,對照組使用傳統康復概念,即大量的康復訓練堆疊,使肌肉形成記憶。而實驗組則是按照程白朮的理念想法走,中藥配合康復,且康復強度低於現在康復界的認知。

  主要的筆桿子於漫雲、艾娃和小田中澤強烈反對,這明顯違背了實驗設計的制定原則,即控制變量原則。柯林頓這麼做,變量太大了,根本沒有辦法作對比。這論文還如何寫?哪怕強行寫出來了,其他人也是不會承認他們的結果的。

  柯林頓說:「這般設定,是為了對比傳統康復和中醫介入之後康復的進度。比起相對對照,更像是自身對照。對比對象是自己,而不是互相對照。」實在是沒辦法了,只能搞自身對照。然而自身對照就是最不準確的因素,人與人之間是有個體差異的。而且他們團隊上上下下也就十來人,兩組患兒哪怕擴招一些,加起來也就二十人,這個樣本量也太少了,太具有隨機性和偶然性了。他設置實驗也有多年,自然知道他這個實驗會被抨擊缺乏科學的嚴謹性和可重複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