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不過和幾個孩子聊一會兒,宋婉清倒也清楚了為什麼明明自己是在漁村周圍轉,卻一上午就只遇到了幾個孩子的事。
忙,都在忙。
頂立門戶的男人們個個大清早就出了海,在太陽沒落山前絕對不還,婦人們則是在家裡,或是織補替換的漁網,或是給一家子裁減新衣,再或是洗衣做飯。
像外出趕海這些事,也就只有在特定時間段的大退潮時,才會大人小兒齊上陣,平時的話,就只有在家裡幫不上忙的小孩子出來,忙忙活活一整天,也就給家裡添個菜罷了。
清楚了這些的宋婉清並不氣餒,在擺擺手送走幾個要去紅樹林撿鴨蛋的小孩子後,依舊按照自己的路線往前走。
當然,也接納了小姑娘的善意提醒。
遇到巨石不放過,挖腰伸耙使勁挖,然後功夫不負有心人——挖到了個魷魚。
雖然只有兒童手掌大,但在她們桶中已經算是大貨了有沒有?
真是可喜可賀。
忙忙碌碌一上午……不對,減掉從鎮上坐馬車的時間,其實也就一個半時辰。
等她們玩的身心俱疲,終於開始考慮中午吃什麼時,那幾個前去紅樹林撿鴨蛋的小孩也返了回來。
兩邊打了個照面,又寒暄幾句,然後宋婉清被熱情相邀。
這次宋婉清沒拒絕,她轉身朝一直跟在身後,和她們保持不遠不近距離的車夫擺手,樂顛顛的。
「走,咱們跟著去,這下有吃飯的地了,不用餓肚子了。」
車夫;「……」
他有些沉默。
不是說要請他吃海鮮大餐的嗎?這怎麼一個上午,海鮮大餐就變成了有地兒吃飯?
嘖。
小孩子們的領頭王名叫王小丫,就是那個桶里撿了個大螃蟹的黑丫頭,宋婉清一行人被她熱情相邀,高高興興的和她一同來到了人流聚集處。
一路走來,宋婉清幾人依舊是那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兒。
她們瞪著眼睛看一排排石頭壘成的房子,看零零散散,或披或掛的漁網,看串起的乾魚掛在檐下,看小魚小蝦像垃圾一樣潑在門口。
很粗糙很原始的生活方式,可因為新鮮,她們幾人的眼睛都不捨得眨一下。
走過窄屋小巷,一行人終於到達了落腳地。
幾個孩子並不是一家,一路走來,同行的娃娃們都半路拐彎兒回了家,如今站在門口的,除了宋婉清四個,也就只有邀請她的黑丫頭,和一個六歲大小,一直沉默寡言跟在隊伍最後的小男娃。
小姑娘家也是石頭堆成的房子,很小一間,院子也不大,兩旁石頭壘的低低的,門口做飯,屋裡睡覺,沒什麼寬綽地方。
「爹爹打魚去了,娘親去了鎮上,我就隨便搞點我們常吃的行不行?」
小姑娘脆生脆氣,一邊將桶里的海鮮放在門口,一邊手腳麻利的就生起了火。
跑人家家裡吃閒飯,宋婉清哪裡會有意見?
她樂呵呵的擺手,將自家三桶少的可憐的海鮮堆到一處,在選一些拿出來讓小禾兒玩後,剩下的便和小姑娘的倒在一起,也加入了幫忙陣營。
……當然,情況不太樂觀。
她沒搞過這種簡陋的做飯設備,所以,與其說是幫忙,不如說是搗亂。
終於,在第三次亂加柴,以致瓦罐里的汁水溢出來後,宋婉清被言語委婉的趕離了做飯這片小區域。
宋婉清;「……」
回頭看眼忙忙活活,至今都沒被趕的宋小妹,宋婉清尷尬摸頭,只得委委曲曲的和小禾兒蹲在一起,看起了剛剛從桶里撈出來的兩隻小螃蟹打架。
唉!
小姑娘做的飯確實省事兒,大陶罐里煮著鮮魚湯,就那種手指長的小小魚,以及指甲蓋大小的小扇貝,兩樣東西,混淆一處,同處瓦罐,咕嚕咕嚕。
還有一團臨時從桶里拿出來的鮮海草,洗洗刷刷弄兩遍,再擱另一個燒著清水的小瓦罐里一滾,用料汁拌拌,看著都清脆。
如此,一頓明明有六個人吃,卻由十歲小姑娘做主廚,十四歲小姑娘做幫手的一頓午餐,就這樣完成了。
講真,宋婉清本來是不抱什麼期待的,就想著潦草填飽下肚子,可不想,當飯菜入口時,也真是小小驚訝了一下。
好鮮。
忍不住又喝一口,她樂的眼睛都眯了起來。
就是說嘛。
來漁村就地取材,雖然很累,但總還是有好處的。
瞅瞅,剛離開大海懷抱的小魚扇貝,做起湯來,就是比費了大勁運去菜市場,再進入百姓家的美味鮮亮。
要說吃海鮮吃的是什麼?不就是一個鮮字嗎。
喝一口小魚湯,再夾一筷脆海草,滿足,真真是滿足。
吃飽喝足,肚子溜圓,宋婉清眉眼幸福的眯著,也不急著走,而是一邊與小姑娘閒話家常,一邊讓小妹和車夫一塊兒去車上取了東西來。
她讓取的是車上糕點,就前天準備來時,頭腦發熱在鋪子裡買下的路上吃食。
是真的頭腦發熱。
太久不坐車,她已經忘了自己做車時喜歡吃的是涼涼辣辣的東西,而不是頭腦發熱買下的甜膩糕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忙,都在忙。
頂立門戶的男人們個個大清早就出了海,在太陽沒落山前絕對不還,婦人們則是在家裡,或是織補替換的漁網,或是給一家子裁減新衣,再或是洗衣做飯。
像外出趕海這些事,也就只有在特定時間段的大退潮時,才會大人小兒齊上陣,平時的話,就只有在家裡幫不上忙的小孩子出來,忙忙活活一整天,也就給家裡添個菜罷了。
清楚了這些的宋婉清並不氣餒,在擺擺手送走幾個要去紅樹林撿鴨蛋的小孩子後,依舊按照自己的路線往前走。
當然,也接納了小姑娘的善意提醒。
遇到巨石不放過,挖腰伸耙使勁挖,然後功夫不負有心人——挖到了個魷魚。
雖然只有兒童手掌大,但在她們桶中已經算是大貨了有沒有?
真是可喜可賀。
忙忙碌碌一上午……不對,減掉從鎮上坐馬車的時間,其實也就一個半時辰。
等她們玩的身心俱疲,終於開始考慮中午吃什麼時,那幾個前去紅樹林撿鴨蛋的小孩也返了回來。
兩邊打了個照面,又寒暄幾句,然後宋婉清被熱情相邀。
這次宋婉清沒拒絕,她轉身朝一直跟在身後,和她們保持不遠不近距離的車夫擺手,樂顛顛的。
「走,咱們跟著去,這下有吃飯的地了,不用餓肚子了。」
車夫;「……」
他有些沉默。
不是說要請他吃海鮮大餐的嗎?這怎麼一個上午,海鮮大餐就變成了有地兒吃飯?
嘖。
小孩子們的領頭王名叫王小丫,就是那個桶里撿了個大螃蟹的黑丫頭,宋婉清一行人被她熱情相邀,高高興興的和她一同來到了人流聚集處。
一路走來,宋婉清幾人依舊是那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兒。
她們瞪著眼睛看一排排石頭壘成的房子,看零零散散,或披或掛的漁網,看串起的乾魚掛在檐下,看小魚小蝦像垃圾一樣潑在門口。
很粗糙很原始的生活方式,可因為新鮮,她們幾人的眼睛都不捨得眨一下。
走過窄屋小巷,一行人終於到達了落腳地。
幾個孩子並不是一家,一路走來,同行的娃娃們都半路拐彎兒回了家,如今站在門口的,除了宋婉清四個,也就只有邀請她的黑丫頭,和一個六歲大小,一直沉默寡言跟在隊伍最後的小男娃。
小姑娘家也是石頭堆成的房子,很小一間,院子也不大,兩旁石頭壘的低低的,門口做飯,屋裡睡覺,沒什麼寬綽地方。
「爹爹打魚去了,娘親去了鎮上,我就隨便搞點我們常吃的行不行?」
小姑娘脆生脆氣,一邊將桶里的海鮮放在門口,一邊手腳麻利的就生起了火。
跑人家家裡吃閒飯,宋婉清哪裡會有意見?
她樂呵呵的擺手,將自家三桶少的可憐的海鮮堆到一處,在選一些拿出來讓小禾兒玩後,剩下的便和小姑娘的倒在一起,也加入了幫忙陣營。
……當然,情況不太樂觀。
她沒搞過這種簡陋的做飯設備,所以,與其說是幫忙,不如說是搗亂。
終於,在第三次亂加柴,以致瓦罐里的汁水溢出來後,宋婉清被言語委婉的趕離了做飯這片小區域。
宋婉清;「……」
回頭看眼忙忙活活,至今都沒被趕的宋小妹,宋婉清尷尬摸頭,只得委委曲曲的和小禾兒蹲在一起,看起了剛剛從桶里撈出來的兩隻小螃蟹打架。
唉!
小姑娘做的飯確實省事兒,大陶罐里煮著鮮魚湯,就那種手指長的小小魚,以及指甲蓋大小的小扇貝,兩樣東西,混淆一處,同處瓦罐,咕嚕咕嚕。
還有一團臨時從桶里拿出來的鮮海草,洗洗刷刷弄兩遍,再擱另一個燒著清水的小瓦罐里一滾,用料汁拌拌,看著都清脆。
如此,一頓明明有六個人吃,卻由十歲小姑娘做主廚,十四歲小姑娘做幫手的一頓午餐,就這樣完成了。
講真,宋婉清本來是不抱什麼期待的,就想著潦草填飽下肚子,可不想,當飯菜入口時,也真是小小驚訝了一下。
好鮮。
忍不住又喝一口,她樂的眼睛都眯了起來。
就是說嘛。
來漁村就地取材,雖然很累,但總還是有好處的。
瞅瞅,剛離開大海懷抱的小魚扇貝,做起湯來,就是比費了大勁運去菜市場,再進入百姓家的美味鮮亮。
要說吃海鮮吃的是什麼?不就是一個鮮字嗎。
喝一口小魚湯,再夾一筷脆海草,滿足,真真是滿足。
吃飽喝足,肚子溜圓,宋婉清眉眼幸福的眯著,也不急著走,而是一邊與小姑娘閒話家常,一邊讓小妹和車夫一塊兒去車上取了東西來。
她讓取的是車上糕點,就前天準備來時,頭腦發熱在鋪子裡買下的路上吃食。
是真的頭腦發熱。
太久不坐車,她已經忘了自己做車時喜歡吃的是涼涼辣辣的東西,而不是頭腦發熱買下的甜膩糕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