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這位惠帝是真的沒什麼能耐的,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慈民曰惠,聽起來是個褒義美諡,其實並非取其「仁德慈愛」之意,多是取其「懦弱無能」之意。
一個「惠」就可見當時那位能文能武的洛陽王為何對其不放心了,這位惠帝並未留下多少惡評,聽著像是個好人,但一個皇帝,不是像一個好人就能當一個明君的。
他的兒子更是出了名的暴虐之君,若不是命短死得早,沒來得及霍霍多少人,只怕如今的大夏都要換一個皇族了。
而洛陽王變成「前洛陽王」,也正是因為這位皇帝的憤怒無處宣洩,以至於把壓了他父親,變相壓了他好幾年的攝政大臣的兒子剝奪了爵位。
若只是剝奪爵位,倒也算不得什麼暴虐之君,只能說,前洛陽王絕對是有點兒慘,若不是姓「司馬」,跟皇帝同宗族,只怕要被那位暴君給滅了九族了,僅剩下來的一支骨血傳承人,就是如今的司馬修了。
當然,他如今的身份很尷尬。
在暴君之後的皇帝還是知道點兒仁義的,起碼知道前洛陽王並沒有犯什麼過錯,純粹是被遷怒泄憤了,就想要給其一點兒補償。
該怎麼補償呢?
那時候人人都以為前洛陽王的直系血脈都沒了,這位皇帝就把與之血脈相近的某位直接過繼到這位前洛陽王的名下,讓其曾為了新的洛陽王,後來,又覺得這「洛陽王」的爵位著實令人有些心理陰影,便又改為了「河洛王」。
自他改封之後,世上再無「洛陽王」的爵位,所以如今找回來的司馬修就顯得很尷尬了。
皇帝宗親,忠良之後,祖輩受冤又被平反,該有的賞賜……咳咳,抱歉,補給別人了,連該有的爵位,也給了別人了,這個「別人」也沒做錯什麼,無論是作為洛陽王還是作為河洛王,都老老實實,一顆紅心向朝廷,朝廷難道能夠無故剝奪對方爵位嗎?
若是不能,又拿什麼來補償司馬修呢?
或者說,該不該補償司馬修這個人呢?
放在朝廷的角度,無論是名聲還是爵位這樣的實惠,都已經補償過了,總不能因為現在找回來一個前洛陽王的直系血脈,就讓再補償一回吧。
朝廷的爵位也不是大白菜,誰都能給的,若是以後再找到了,難道也要再補一個爵位,以此成為常例嗎?
所以,司馬修回京許久了,卻也只是借住在河洛王府上,不尷不尬地當一個客居親戚。
若非這樣的身份,榮王世子也不會那般肆意就把人帶到獵場欺辱,雖然最後也沒欺辱成功吧,但這份輕視始終是因為身份地位的不對等產生的。
「這也有點兒太慘了吧。」
宋婉對本朝歷史,主要是那些皇帝傳承順序之類的不是太清楚,這類有關本朝的史書,起碼會等到本朝變成前朝才會在市面上看到,對大家族來說,口口相傳就知道的歷史,不必刻意提起,但對普通人來說,就不那麼容易獲知了。
這方面,宋婉有著跟普通人一樣的局限,一個未來會出嫁的庶女,琴棋書畫,蒔花弄草,針線女紅,管家理財……能在出嫁前把這些都學會了就不錯了,學歷史知識,那真的是額外的額外,根本不會有那個要求,更不會提供相應的輔助,以至於宋婉聽這些皇帝的故事,還要扳著手指頭數一數,這到底是從當今倒數第幾位皇帝時候的事兒。
她向來不耐煩tຊ這種看似可輕易獲得的理論知識,就好像以前學歷史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東西反正有大事記年表,不背也可以。
穿越到了古代,並不會改變她的性子,這方面她也沒變,心裡頭先略過了那分不清的幾位皇帝,只著重聽故事,聽到不得不感慨司馬修這是什麼坎坷人生啊,非要這麼崎嶇不行嗎?
從最初的被林家輕視送到寺廟之中的小沙彌,再到被林家認回來正名,再到進入望京成了司馬修,還以為是終於能夠認祖歸宗,以後的人生就是一片坦途了,結果,還是這樣的……
宋婉都覺得自己詞窮,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司馬修這般寄人籬下的狀態,按理說那河洛王的爵位該是補給他家的,可誰讓他家沒有及時領受,已經被別人領了,這就麻爪了。
以後的前程,河洛王若是還有幾分良心,應該也會為他幫襯一二,但想要把爵位還回去,八成是不可能了。
這都過了……讓她算算,這都上上一位皇帝的事兒了,說不好聽的,如今承襲河洛王爵位的那位也不是最初領下補償發放的洛陽王的那位了,人家憑什麼還呢?
「是有點兒尷尬了。」
宋宣設身處地為之想一下,也覺得司馬修有點兒難過,不過,這都是對比著來的,「比起以前顛沛流離,不能認祖歸宗,總還是現在更好吧。」
他忘了林家的林無暇,也忘了福勝寺的小沙彌,這般說來,倒也真情實感地為對方覺得好了。
與皇帝是同族,只要不是太窩囊,但凡有三分本事,就能站在更高的地方,不會被人欺壓,怎能說是不好呢?
「聽起來倒是。」
宋婉這一轉念,也跟著點頭,不過很快又抬起頭來,「話說,都這麼久的事情了,他怎麼被找回來的呢?怎麼就確定他是那位前洛陽王的子孫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個「惠」就可見當時那位能文能武的洛陽王為何對其不放心了,這位惠帝並未留下多少惡評,聽著像是個好人,但一個皇帝,不是像一個好人就能當一個明君的。
他的兒子更是出了名的暴虐之君,若不是命短死得早,沒來得及霍霍多少人,只怕如今的大夏都要換一個皇族了。
而洛陽王變成「前洛陽王」,也正是因為這位皇帝的憤怒無處宣洩,以至於把壓了他父親,變相壓了他好幾年的攝政大臣的兒子剝奪了爵位。
若只是剝奪爵位,倒也算不得什麼暴虐之君,只能說,前洛陽王絕對是有點兒慘,若不是姓「司馬」,跟皇帝同宗族,只怕要被那位暴君給滅了九族了,僅剩下來的一支骨血傳承人,就是如今的司馬修了。
當然,他如今的身份很尷尬。
在暴君之後的皇帝還是知道點兒仁義的,起碼知道前洛陽王並沒有犯什麼過錯,純粹是被遷怒泄憤了,就想要給其一點兒補償。
該怎麼補償呢?
那時候人人都以為前洛陽王的直系血脈都沒了,這位皇帝就把與之血脈相近的某位直接過繼到這位前洛陽王的名下,讓其曾為了新的洛陽王,後來,又覺得這「洛陽王」的爵位著實令人有些心理陰影,便又改為了「河洛王」。
自他改封之後,世上再無「洛陽王」的爵位,所以如今找回來的司馬修就顯得很尷尬了。
皇帝宗親,忠良之後,祖輩受冤又被平反,該有的賞賜……咳咳,抱歉,補給別人了,連該有的爵位,也給了別人了,這個「別人」也沒做錯什麼,無論是作為洛陽王還是作為河洛王,都老老實實,一顆紅心向朝廷,朝廷難道能夠無故剝奪對方爵位嗎?
若是不能,又拿什麼來補償司馬修呢?
或者說,該不該補償司馬修這個人呢?
放在朝廷的角度,無論是名聲還是爵位這樣的實惠,都已經補償過了,總不能因為現在找回來一個前洛陽王的直系血脈,就讓再補償一回吧。
朝廷的爵位也不是大白菜,誰都能給的,若是以後再找到了,難道也要再補一個爵位,以此成為常例嗎?
所以,司馬修回京許久了,卻也只是借住在河洛王府上,不尷不尬地當一個客居親戚。
若非這樣的身份,榮王世子也不會那般肆意就把人帶到獵場欺辱,雖然最後也沒欺辱成功吧,但這份輕視始終是因為身份地位的不對等產生的。
「這也有點兒太慘了吧。」
宋婉對本朝歷史,主要是那些皇帝傳承順序之類的不是太清楚,這類有關本朝的史書,起碼會等到本朝變成前朝才會在市面上看到,對大家族來說,口口相傳就知道的歷史,不必刻意提起,但對普通人來說,就不那麼容易獲知了。
這方面,宋婉有著跟普通人一樣的局限,一個未來會出嫁的庶女,琴棋書畫,蒔花弄草,針線女紅,管家理財……能在出嫁前把這些都學會了就不錯了,學歷史知識,那真的是額外的額外,根本不會有那個要求,更不會提供相應的輔助,以至於宋婉聽這些皇帝的故事,還要扳著手指頭數一數,這到底是從當今倒數第幾位皇帝時候的事兒。
她向來不耐煩tຊ這種看似可輕易獲得的理論知識,就好像以前學歷史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東西反正有大事記年表,不背也可以。
穿越到了古代,並不會改變她的性子,這方面她也沒變,心裡頭先略過了那分不清的幾位皇帝,只著重聽故事,聽到不得不感慨司馬修這是什麼坎坷人生啊,非要這麼崎嶇不行嗎?
從最初的被林家輕視送到寺廟之中的小沙彌,再到被林家認回來正名,再到進入望京成了司馬修,還以為是終於能夠認祖歸宗,以後的人生就是一片坦途了,結果,還是這樣的……
宋婉都覺得自己詞窮,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司馬修這般寄人籬下的狀態,按理說那河洛王的爵位該是補給他家的,可誰讓他家沒有及時領受,已經被別人領了,這就麻爪了。
以後的前程,河洛王若是還有幾分良心,應該也會為他幫襯一二,但想要把爵位還回去,八成是不可能了。
這都過了……讓她算算,這都上上一位皇帝的事兒了,說不好聽的,如今承襲河洛王爵位的那位也不是最初領下補償發放的洛陽王的那位了,人家憑什麼還呢?
「是有點兒尷尬了。」
宋宣設身處地為之想一下,也覺得司馬修有點兒難過,不過,這都是對比著來的,「比起以前顛沛流離,不能認祖歸宗,總還是現在更好吧。」
他忘了林家的林無暇,也忘了福勝寺的小沙彌,這般說來,倒也真情實感地為對方覺得好了。
與皇帝是同族,只要不是太窩囊,但凡有三分本事,就能站在更高的地方,不會被人欺壓,怎能說是不好呢?
「聽起來倒是。」
宋婉這一轉念,也跟著點頭,不過很快又抬起頭來,「話說,都這麼久的事情了,他怎麼被找回來的呢?怎麼就確定他是那位前洛陽王的子孫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