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某一日她翻了翻《大夏九域志》,看上面描述的沙漠,忽然對駱駝起了興趣,問她的玉武哥哥有沒有見過駱駝。
王爺又說又畫,第二天便抱著她上馬,帶她到城中的駱駝市見識一番。臨了,還牽了一匹渾身雪白的回王府養著。
時光好像回到了他們在泉州的時候,十五歲的他牽著十歲的她,爬了高山逛了集市,把城中美食盡嘗遍了。陸玉武希望過五年,再過五年,無數個五年後,他們依然能這樣,閒看天地間的山山水水,把各處的人情風味都品一回。
可是對現在的他來說,這樣的時光是太奢侈了,如露如電,瞬時幻滅。晚上他剛和承鈺說好,明日帶她去西塔寺,回了前院,便有探子回報,太子北上親征,眼下已經在二十公里外的鄭村壩安營紮寨。
他想,但他不能。他不是為自己一個人而活,還有枉死的親人,還有忠心追隨他的將士們。他先是身負血海深仇的世孫,再是萬人仰仗的王爺,等盡了責任,才能是愛她護她一輩子的玉武哥哥。
承鈺從不知道南軍有多少人,也不知道一場仗打下來是何等的艱辛激烈,因為陸玉武從不告訴她這些,他只想把她護在自己的懷裡,外面的驚濤駭浪永遠傷不到她分毫。
但她見識過,那日太子把她綁在城門下要挾他。她知道刀劍無眼,知道戰場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是一個血淋林的修羅場。所以即使陸玉武不告訴她,在他每次出征時,承鈺依然會提心弔膽,牽腸掛肚,徹夜徹夜地從夢中驚醒。
你予我安寧榮華,我拿什麼饋還你呢?
她常常往寺廟去,為他求福祈願。等待中的日子漫長而難熬,轉眼到了十月初,天氣漸涼,午後她在屋裡整理新給他縫製好的厚衣物。
忽然就聽到馬靴蹬在地上的聲音,就那麼一聲,沉悶厚重,微微頓了頓。承鈺覺得自己又幻聽了,這段時間她總這樣,任何一點細微的聲音動靜都能被她敏銳地捕捉到,然後誤以為他回來了,開始東張西望地尋找。
往往什麼也沒有,門裡門外又安靜下來,窗外一隻鳥被她驚動了,隱在枝丫間“呼啦”一聲飛出去老遠,留下晃動不停的枝葉和她“砰砰”亂跳的心。
但是下一次她還是會去看,去找。
所以在那聲微沉的頓地聲後,她又回頭了。就看到他站在門口,一身戎裝未褪,頭髮零亂,手裡抱著銀白色的戰盔,正展顏朝她笑著。
驚喜過了頭,她反而愣住了,下一秒就見他丟了戰盔向自己奔來,一陣風一般,把她從地上抱起來。
雙腳懸空的那一刻,承鈺忍不住驚呼了一聲,陸玉武抱住她,凌空旋了個圈,她以為自己要飛起來了,緊緊貼著他的胸膛,兩隻手臂把他環得緊緊的。
他連著轉了兩三圈,承鈺被放下來的時候,頭還有些眩暈,站不住腳,又跌回他懷裡,他也不鬆手,就這麼抱著不放了。
他太快樂了,在極度的思念後終於能見到她!他的承鈺,他的小仙女。這層思念不只是在這些日子,而是從四年前他跟著祖父遠赴漠北的一刻就開始積累。日復一日的沉澱,在今日毫無保留而快樂地迸發出來。
“你把他們打跑了嗎?”承鈺靠在他懷裡,聽到他胸腔處強勁而有節奏的心跳聲,覺得心裡很安穩。
“打跑了,跑得遠遠的!”陸玉武說話時才發現聲音嘶啞了。
戰事一結束,他就騎馬趕了回來,風塵僕僕一路,昨晚的夜襲開始就沒有沾過水,現在說話才感覺喉嚨有絲腥甜。
“小仙女,可否為小王倒杯茶水解渴?”
承鈺“噗嗤”一聲笑出來,“那你先放開我呀。”
懷裡的人輕輕推了推,他才反應過來自己還把她摟得緊緊的。放開手,就看到他的承鈺雀躍地小跑到圓桌旁,穿著青織銀絲長褙子的背影纖細窈窕。
幾月來似乎又長高了不少,現在摟著她,加上髮髻,都能夠到他的胸膛了。不過臉蛋子還是小小的秀氣,粉黛不施,卻眉眼自濃,櫻唇自粉,總讓他想起“山下蘭芽短浸溪”這句詩。
承鈺給他沏了釅釅一杯楓露茶,茶水甘甜,滑過喉頭的那一刻人似乎又清醒了,神清氣爽。他連著喝了三四杯,一小壺茶都喝盡了,她要出去再給他沏。
陸玉武卻拉住她,小手冰涼涼的,攛在手心很愜意,承鈺卻嫌他一雙大手燙得緊,想甩開,被他稍一用力,又握得緊了緊。
“王爺不要喝茶了嗎?”她歪著腦袋看他。
“現在不喝了,陪我說會兒話吧。”他把承鈺拉過來,想好好看看她,卻聽門外傳來個聲音,語氣裡帶了幾分調侃:“我說王爺跑得這麼急幹嘛,原來是想著我的承鈺表妹。”
段越珊一身紅色戰袍,出現在門外,英姿颯爽。下一刻圓圓的臉上杏眼含笑,又現出幾分少女的天真。
“段將軍也回來了。”陸玉武還有些驚訝,他以為軍隊還有一陣子才能返回。
“只許王爺急著回來見人,就不許我趕了馬追上來了?”段越珊穿著一雙雪白皮靴,踩在地上“咵咵”有聲,很精神的樣子。
“你想見承鈺表妹,我也想啊。”她走到承鈺面前,捏了捏她的小臉,皺了皺眉,“怎麼回事?和走之前相比竟然瘦了些。”
“這府里的丫鬟們伺候得不上心嗎?”一邊說一邊就把圓滾滾的手臂插在小肥腰上,隨時準備動手教訓人的模樣。
承鈺笑著把她的手臂按下來,說:“沒有的事,我從小疰夏,你知道的。”
她日夜擔心他們,對飲食實在沒什麼心思。
“段將軍,你該回去梳洗一下了,一會兒三軍回來,還得設宴慶功。”陸玉武忽然說道。
段越珊一時沒明白過來,抬了抬眉,“那王爺也該去梳洗呀,您臉上的灰土可不比我薄。”
她還想叫他別賴在承鈺房裡,一會兒身上的風塵落下來,把她的屋子也弄髒了。話到嘴邊,才恍然大悟,睃了眼兩人牽著的手,擠眼一笑,沒再說什麼,飄飄然跨出了門檻。承鈺就聽得一陣豪邁的腳步聲在外面廡廊上漸行漸遠。
豪邁腳步聲的主人其實此刻一點也不豪邁,甚至有一縷少女的愁緒。她這麼急著趕回來,就想見見那個書呆子,沒想到他並不在。上月出征前就沒見他來送行,回來還不在,問去哪兒了也不說,還說是在完成王爺的任命。
氣煞人也!
可是細細想來,人家也確實沒有義務事事告訴你。段越珊拐過長廊,忽然覺得很懊惱無力,停住了腳步,倚在廊柱上,雙手交叉抱在胸前,垂頭沉思起來。
從前在衛國公府,她只當他是親戚的親戚里,一個友善的大哥哥,總是送來她愛吃的點心,還說她胖著可愛,不用節食。後來她搬回武安侯府,人沒再見著,弟弟每次回來,卻都帶著他給的糕餅蜜餞。弟弟不愛吃甜的,自然都給了她。
她也只在吃人家東西時過問兩句。某一日弟弟回來手裡沒東西,說懷縝表哥惹惱了皇上,被貶到漠北充軍去了。她當時覺得不可思議,想到他這麼個斯斯文文的讀書人竟去當兵,心裡閃過幾絲惋惜。
王爺又說又畫,第二天便抱著她上馬,帶她到城中的駱駝市見識一番。臨了,還牽了一匹渾身雪白的回王府養著。
時光好像回到了他們在泉州的時候,十五歲的他牽著十歲的她,爬了高山逛了集市,把城中美食盡嘗遍了。陸玉武希望過五年,再過五年,無數個五年後,他們依然能這樣,閒看天地間的山山水水,把各處的人情風味都品一回。
可是對現在的他來說,這樣的時光是太奢侈了,如露如電,瞬時幻滅。晚上他剛和承鈺說好,明日帶她去西塔寺,回了前院,便有探子回報,太子北上親征,眼下已經在二十公里外的鄭村壩安營紮寨。
他想,但他不能。他不是為自己一個人而活,還有枉死的親人,還有忠心追隨他的將士們。他先是身負血海深仇的世孫,再是萬人仰仗的王爺,等盡了責任,才能是愛她護她一輩子的玉武哥哥。
承鈺從不知道南軍有多少人,也不知道一場仗打下來是何等的艱辛激烈,因為陸玉武從不告訴她這些,他只想把她護在自己的懷裡,外面的驚濤駭浪永遠傷不到她分毫。
但她見識過,那日太子把她綁在城門下要挾他。她知道刀劍無眼,知道戰場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是一個血淋林的修羅場。所以即使陸玉武不告訴她,在他每次出征時,承鈺依然會提心弔膽,牽腸掛肚,徹夜徹夜地從夢中驚醒。
你予我安寧榮華,我拿什麼饋還你呢?
她常常往寺廟去,為他求福祈願。等待中的日子漫長而難熬,轉眼到了十月初,天氣漸涼,午後她在屋裡整理新給他縫製好的厚衣物。
忽然就聽到馬靴蹬在地上的聲音,就那麼一聲,沉悶厚重,微微頓了頓。承鈺覺得自己又幻聽了,這段時間她總這樣,任何一點細微的聲音動靜都能被她敏銳地捕捉到,然後誤以為他回來了,開始東張西望地尋找。
往往什麼也沒有,門裡門外又安靜下來,窗外一隻鳥被她驚動了,隱在枝丫間“呼啦”一聲飛出去老遠,留下晃動不停的枝葉和她“砰砰”亂跳的心。
但是下一次她還是會去看,去找。
所以在那聲微沉的頓地聲後,她又回頭了。就看到他站在門口,一身戎裝未褪,頭髮零亂,手裡抱著銀白色的戰盔,正展顏朝她笑著。
驚喜過了頭,她反而愣住了,下一秒就見他丟了戰盔向自己奔來,一陣風一般,把她從地上抱起來。
雙腳懸空的那一刻,承鈺忍不住驚呼了一聲,陸玉武抱住她,凌空旋了個圈,她以為自己要飛起來了,緊緊貼著他的胸膛,兩隻手臂把他環得緊緊的。
他連著轉了兩三圈,承鈺被放下來的時候,頭還有些眩暈,站不住腳,又跌回他懷裡,他也不鬆手,就這麼抱著不放了。
他太快樂了,在極度的思念後終於能見到她!他的承鈺,他的小仙女。這層思念不只是在這些日子,而是從四年前他跟著祖父遠赴漠北的一刻就開始積累。日復一日的沉澱,在今日毫無保留而快樂地迸發出來。
“你把他們打跑了嗎?”承鈺靠在他懷裡,聽到他胸腔處強勁而有節奏的心跳聲,覺得心裡很安穩。
“打跑了,跑得遠遠的!”陸玉武說話時才發現聲音嘶啞了。
戰事一結束,他就騎馬趕了回來,風塵僕僕一路,昨晚的夜襲開始就沒有沾過水,現在說話才感覺喉嚨有絲腥甜。
“小仙女,可否為小王倒杯茶水解渴?”
承鈺“噗嗤”一聲笑出來,“那你先放開我呀。”
懷裡的人輕輕推了推,他才反應過來自己還把她摟得緊緊的。放開手,就看到他的承鈺雀躍地小跑到圓桌旁,穿著青織銀絲長褙子的背影纖細窈窕。
幾月來似乎又長高了不少,現在摟著她,加上髮髻,都能夠到他的胸膛了。不過臉蛋子還是小小的秀氣,粉黛不施,卻眉眼自濃,櫻唇自粉,總讓他想起“山下蘭芽短浸溪”這句詩。
承鈺給他沏了釅釅一杯楓露茶,茶水甘甜,滑過喉頭的那一刻人似乎又清醒了,神清氣爽。他連著喝了三四杯,一小壺茶都喝盡了,她要出去再給他沏。
陸玉武卻拉住她,小手冰涼涼的,攛在手心很愜意,承鈺卻嫌他一雙大手燙得緊,想甩開,被他稍一用力,又握得緊了緊。
“王爺不要喝茶了嗎?”她歪著腦袋看他。
“現在不喝了,陪我說會兒話吧。”他把承鈺拉過來,想好好看看她,卻聽門外傳來個聲音,語氣裡帶了幾分調侃:“我說王爺跑得這麼急幹嘛,原來是想著我的承鈺表妹。”
段越珊一身紅色戰袍,出現在門外,英姿颯爽。下一刻圓圓的臉上杏眼含笑,又現出幾分少女的天真。
“段將軍也回來了。”陸玉武還有些驚訝,他以為軍隊還有一陣子才能返回。
“只許王爺急著回來見人,就不許我趕了馬追上來了?”段越珊穿著一雙雪白皮靴,踩在地上“咵咵”有聲,很精神的樣子。
“你想見承鈺表妹,我也想啊。”她走到承鈺面前,捏了捏她的小臉,皺了皺眉,“怎麼回事?和走之前相比竟然瘦了些。”
“這府里的丫鬟們伺候得不上心嗎?”一邊說一邊就把圓滾滾的手臂插在小肥腰上,隨時準備動手教訓人的模樣。
承鈺笑著把她的手臂按下來,說:“沒有的事,我從小疰夏,你知道的。”
她日夜擔心他們,對飲食實在沒什麼心思。
“段將軍,你該回去梳洗一下了,一會兒三軍回來,還得設宴慶功。”陸玉武忽然說道。
段越珊一時沒明白過來,抬了抬眉,“那王爺也該去梳洗呀,您臉上的灰土可不比我薄。”
她還想叫他別賴在承鈺房裡,一會兒身上的風塵落下來,把她的屋子也弄髒了。話到嘴邊,才恍然大悟,睃了眼兩人牽著的手,擠眼一笑,沒再說什麼,飄飄然跨出了門檻。承鈺就聽得一陣豪邁的腳步聲在外面廡廊上漸行漸遠。
豪邁腳步聲的主人其實此刻一點也不豪邁,甚至有一縷少女的愁緒。她這麼急著趕回來,就想見見那個書呆子,沒想到他並不在。上月出征前就沒見他來送行,回來還不在,問去哪兒了也不說,還說是在完成王爺的任命。
氣煞人也!
可是細細想來,人家也確實沒有義務事事告訴你。段越珊拐過長廊,忽然覺得很懊惱無力,停住了腳步,倚在廊柱上,雙手交叉抱在胸前,垂頭沉思起來。
從前在衛國公府,她只當他是親戚的親戚里,一個友善的大哥哥,總是送來她愛吃的點心,還說她胖著可愛,不用節食。後來她搬回武安侯府,人沒再見著,弟弟每次回來,卻都帶著他給的糕餅蜜餞。弟弟不愛吃甜的,自然都給了她。
她也只在吃人家東西時過問兩句。某一日弟弟回來手裡沒東西,說懷縝表哥惹惱了皇上,被貶到漠北充軍去了。她當時覺得不可思議,想到他這麼個斯斯文文的讀書人竟去當兵,心裡閃過幾絲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