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師兄是明史研究領域的,他看完內容之後整個人都恍惚了,麻木地跟我說:「我錯了,我單知道清朝人修撰的《明史》內容清奇,沒想到明朝人寫的更是一騎絕塵啊。」

  9

  哈哈哈,那可不是一騎絕塵嗎?我就想問,除了名字能對上,還有跟歷史有相似之處的嗎?

  10

  那可不,我看到他開篇寫洪武的時候好歹還是有幾分可信的,有理有據,還以為又出土了一部顛覆明史學界的著作呢。

  沒想到……

  是這種顛覆法。

  11

  樓上,你就說顛覆沒顛覆吧。

  12

  11的話我竟一時無法反駁。

  13

  畢竟這玩意他竟然說朱元璋在長子去世之後竟然封了皇太孫。

  雖然我知道朱雄英死得確實早,但是這個朱允炆是哪號人物啊咱就是說?

  結果好嘛,你封就封吧,雖然罕見,但也不是首例,結果就這就這?朱允炆就這水平?

  還讓我們永樂帝從北京一路殺回來了打了四年那什麼靖難之役?

  14

  四年?這打的什麼仗啊,不徒耗國力嗎?這一點不是朱扒皮和judy的行事風格啊。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咱永樂初年一開始就集中精力打蒙古的話,早打穿了吧。

  15

  那可不,畢竟是judy嘛,打蒙古是什麼?那是老本行。

  烏蘭巴托是哪裡?那是Judy的快樂老家啊。

  16

  畢竟是親爹蓋章的肅清沙漠者哈哈哈。

  17

  而且少挑撥我們大明的父子感情了好嘛。

  雖然的確,朱標確實是扒皮心中的白月光兒子,如果沒病死的話,肯定是老朱心頭NO.1的順位。

  但是我們Judy那也分量一點不輕的好吧。雖然好像扒皮的看重來得很突然,但是我有理有據地懷疑朱棣在明初的時候也是有著絕對的分量的。

  18

  沒錯,如果不是朱元璋自己有所表示的話,為什麼朱標甫一病逝,大家立馬就一致認為下一代儲君必然是朱棣呢?

  可真的是上下統一,一點猶豫掙扎和彷徨都沒有的那種。

  這根本不合理嘛,要知道那會兒老三可還沒掛呢。

  這只能說明朱元璋給朝堂釋放了足夠明顯的信號。

  19

  但事實證明我們Judy他值得!就是當之無愧的明太宗!嘿嘿。

  20

  這麼多年了,他們太宗界終於有了一位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title擁有者了是嗎?

  21

  哈哈哈,樓上,當心二鳳半夜去你夢裡給你點個踩哈哈哈哈,我笑的好大聲。

  22

  但是……這是可以說的嗎?

  可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那個朱元璋病逝之前召當時的太子朱棣進宮託付身後事的那個橋段,竟然在這本離譜的故事之中,詭異地找到了一些巧合般的答案。

  23

  樓上我懂你,先是經濟經濟經濟,重要的事情強調三遍,這種老生常談的正經的前朝事情我們就不談了。

  最後竟然還跟開玩笑一樣說什麼,這江山便託付到你小子手裡了,當三十一年實實在在的皇帝也不錯了,就別勞動你歇在南京的老爹了。

  24

  初讀只覺得這也許是父子之間的默契,明白朱棣登基之後想要遷都北京,發展北方的宏圖大略。

  但是……

  讀完「神作」的我有點恍惚。

  這真的不是在內涵那個「洪武三十五年」嗎?

  25【樓主】

  達咩達咩達咩。

  肯定是志怪小說的腦洞大開啦,雖然我們Judy有的時候是有點喜

  歡編故事啦,但是絕對不會編這麼玄幻的故事的好吧。

  這麼離譜的故事怎麼可能是正史嘛!

  26

  但有一說一,仔細去看那本《明史》,會發現,它真的很貼歷史人物的性格。

  如果是原創劇本的話,就人物性格還原度,我甚至可以給它打個95分。

  雖然炸裂,但是仔細想想,如果按照它給出的邏輯,竟然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故事,sos。

  27

  你別說,你真還別說。

  其實我們導師他們有個細思極恐的想法。

  畢竟懂的都懂,明朝末代皇帝就是自焚於文淵閣之中的,而這部書在這座大墓發掘之前那是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於是有人便大膽假想小心求證,探究會不會這正是明朝皇室的禁書,上面寫著明朝皇家認為的所謂明史。

  而明朝核心政治層要做的,正就是規避這本書上發生的事情。

  28

  嘶——聽的我頭皮哇涼哇涼的啊。

  29

  這是不是有點太腦洞大開了一點呢?

  30

  可家人們,為什麼我覺得這事雖然很離譜,但是怎麼是有可行性的呢?

  誰懂啊,這樣一來,明初乃至明中後期好些個沒有前情也沒有後續的轉折竟然一整個能解釋得通了。

  31

  樓上是說宣宗原本的小青梅恰好也姓孫,且宣宗一直想把正妻之位留給她的故事嗎?

  32而且朱棣對朱瞻基的後院事情那叫一個非常上心,當時一聽說有這麼一個小青梅,據史書記載那叫一個表情複雜,立刻馬上呵斥了朱瞻基。

  33

  嗯,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去了一趟文淵閣藏書室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