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這種東西不本來就是進獻給他這個大唐天子之後再由自己分派下去的嗎?

  自己獨得八斗又有什麼問題?

  偏偏天幕那邊不知道是誰在抱怨:「早知道走這麼遠就只能看這幾個破池子我就不來了。」

  李隆基:???

  說誰的池子是破池子呢?

  知道他原本的華清宮依山而建,是何等的雄壯瑰麗嗎?

  再說了,能享受到湯泉不就好了嗎?旁人還沒有這樣的待遇呢,你們還挑三揀四上了?

  【唐代的景點嘛,那怎麼能少了我們石碑的身影嘛。沒錯,華清宮當然也不例外。】

  【不過嘛,要論出名還得是去碑林,專門到這邊繞一圈主要還是為了跟管理員手書的《長恨歌》合張影。】

  【多好,在管理員寫的關於楊貴妃的詩歌的石碑前合影留念,就很奇妙,必須得來。】

  【而且,這裡人還是比那邊那個大門口人少點的,比較方便留下到此一游的單人影片。】

  這一次,托那個被常柚特意定格的木刻《長恨歌》圖片的福,楊玉環終於能夠一窺《長恨歌》的全文長度。

  畢竟鏡頭也算是一閃而過,再加上又是草書,實在不足以讓她讀完全文。

  但是嘛……

  楊玉環面無表情:這白樂天,確實還是挺能寫的。

  這是首長詩啊,難怪能衍生出這麼多「佳話」來呢。

  她絕對沒有陰陽怪氣的意思,其實詩寫得挺好的,如果主人公不是她本人,就更好了。

  等會兒還是得利用一下陛下,讓自己仔仔細細瞧瞧那木刻上寫的究竟是什麼才行,萬一還能給自己指點一下迷津呢。

  編排都被編排了,為當事人指條明路也是理所當然的職責吧。

  楊玉環如今已經深諳天幕的處世之道,確信。

  【要不怎麼說西安承載了太多太多的記憶呢。除了作為六朝古都之外,西安事變也是我們近代的一個重大的事

  件節點呢。】

  【要我說驪山確實有夠熱鬧的。】

  【始皇陵,華清宮,西安事變舊址,這怎麼不算是上古中古和近現代的結合呢?】

  【五間廳,兵諫亭,寂靜無聲的舊址與紀念碑中,歷史悄然從驪山上走過。它見證了我們曾經最危難的時刻,見證了那段激盪的歲月,也見證了苦難歲月中挺身而出的那些人。不得不說,都是緣分吶。】

  【有一說一,驪山還挺善解人意的呢,濃縮一下都是精華,反正都是遊客的必來之地了,乾脆再多來點景點好了。】

  兵諫?

  不是,你們後世連兵諫都會有紀念館的嗎?

  確實是難以想像的場面。

  始皇帝:他的確是給自己選了一塊絕佳的風水寶地啊。

  看起來這兩千多年的時光之中,他的身後之地確實一直挺「熱鬧」的。

  看他像是很開心的樣子嗎?

  還有,他們大秦怎麼就成上古了?你才上古呢!

  【哦,對,別忘了,周幽王不也是被追殺到驪山下身亡的嗎?還有成語驪山烽火呢,成語都在這,沒個景點這像話嗎?】

  【驪山烽火台了解一下,當然啦,肯定是現代建築就是了。】

  【咱驪山這業務確實廣啊,文的武的,活的死的,嗯,真不賴。】

  歷朝京城中人:……

  嗯,天幕你果然是會總結的。

  好好一個風景絕佳的風水寶地,你看看經你的嘴這麼一說,怎麼就成了這副模樣了呢?

  但沒關係,他們是可以選擇性無視的!

  周朝歷代君王們更是無言以對。

  雖然自己朝代的君王被追殺死在驪山腳下確實也有夠窩囊的,但是你們還專門建造個烽火台出來也實在有夠可以的。

  而且他們可都是聽過紅顏禍水篇章的完全體了,怎麼會不明白這其中所內涵的另外一樁典故呢。

  臉都快給那不肖子孫丟盡了。

  【喲,看那裡,那邊還有廢棄的炮台和戰鬥機。】

  【短短一百多年啊,日新月異,這變化也忒快了一點。誰能想到這在當時已經算是我們國家最為先進的高端武器了呢。】

  儘管天幕的鏡頭停留的時間不長,卻也完全夠他們將那些奇形怪狀的似乎是鋼鐵支撐的東西納入眼帘。

  這這這,這些都是什麼?

  天幕說這些都是他們後世人用的……武器?

  而且聽起來還頗為感慨,像是早已淘汰了八百年一樣。

  從前尚不覺得什麼,如今天幕淺淺地將自己那個時代的冰山一角袒露出來,便完全足以讓他們求知若渴。

  戰鬥機又是何物?

  兩邊看起來為何還有像翅膀一樣的東西?

  想到天幕之前乘坐的那個可以飛上天的東西,莫非……

  還能坐著這玩意在天上打仗?

  這簡直是光想想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

  當然,也為有人原本就致力於此的一些人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原來可以試試這種造型的麼?

  常柚並不知道自己隨手一拍的東西又打開了多少人新世界的大門,她一路念念叨叨地爬上了驪山,常柚哼哧哼哧地那叫一個氣喘吁吁啊。

  癱坐在一塊石頭上抬頭懷疑人生。

  我是誰,我在哪?我究竟是為什麼要爬驪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