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居易人都已經麻了。

  他其實也沒有想讓自己的《長恨歌》這麼有存在感的。

  他的矛頭主要指向的,自然是玄宗,後世人非要添磚加瓦,又關他白樂天什麼事呢?

  【實際上,一個女子身處後宮,對於真正的一個國家的局勢所產生的影響那絕對只能是間接的。尤其是自唐玄宗之後,女性在宮廷之中的參與度是急劇下滑的。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降低,其實際意義上對於國家和政事的影響力也在逐步降低。

  之後的宋元明清幾個朝代對於后妃和女子的限制都在逐步加碼。

  導致宮廷逐漸開始變得沉悶而單調起來。

  可以與「紅顏禍水」搭上邊的例子,也越發稀缺。】

  武則天對於這些人可能有的做法早已心知肚明。

  不就是自己不行,反而要把錯處都怪在女子頭上。

  怎麼,將大權緊緊握在自己手裡,你們的王朝便萬世永昌了嗎?

  第199章 紅顏禍水【十六】

  【也許是過於「熱鬧」的唐朝宮廷讓宋朝的那些士大夫們心有戚戚然,在他們的嚴防死守之下,除了劉娥,宋朝的後宮幾乎還是被限制在了宮廷那一畝三分地上。

  當然了,也可能是他們嘴下留情了。

  畢竟這可是一個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

  這紅顏禍水扣誰頭上還不好說呢,畢竟在宋朝,士大夫們玩的,可比皇帝們還花多了啊。】

  士大夫們自然聽不得這些對於自己的「污衊」之語,聞言紛紛跳腳。

  什麼叫他們玩得花?

  他們那叫風雅!

  而早有聽他們說這些話不順眼很久的人出口道:「人家天幕還沒說什麼呢,你們怎麼就往風雅上扯了」?

  這不是不打自招嗎?

  鄙夷。

  【其實,宮廷女性地位的降低也可以從公主封號與待遇之上窺見蛛絲馬跡。

  漢朝的公主大多留守長安,作為皇帝身邊剩餘不多的親戚,是一股舉足輕重的勢力,她們也積極運營,通過向皇帝進獻美女等手段施展自己的影響力,可以說過得風生水起。

  唐朝中前期的公主大多以封邑為名,太平公主與安樂公主之流更是在前朝權勢滔天,可以說是擁有左右□□勢能力的女子。

  所以說,唐玄宗前半生的政敵全都是女子,他怎麼可能會讓自己的后妃真正意義上擁有參與政事的權力?

  想都不要想好嗎?

  楊家人那完全就是唐玄宗自己的傑作。

  楊貴妃本人頂多就是充當了一個紐帶的作用罷了。】

  李世民當然知道著肯定是他們李家那個不肖子孫李隆基自己的問題。

  畢竟如果只是聽聽枕邊風就給妃子的兄弟封上幾十個官職更離譜好吧。

  這究竟得沒腦子成什麼樣才能幹出這種事來啊?

  只能說還好那個楊國忠也是個沒腦子的,不然恐怕他李唐的江山還沒等著安祿山打過來已經姓了楊了吧!

  安樂公主與太平公主更是早在天幕說到李隆基的時候便全神貫注地聽了進去。

  太平公主自是不必說,天幕已然說了她被李隆基那廝給逼死了,心裡早已百轉千回。

  她顧念著自家兄長的感受,所以一直以來雖然與李隆基鬥法愈發激烈,卻也一直未能夠下死手,可是這卻也絕不意味著自己在聽到自己的死訊之後還能夠淡然處之。

  她還沒有這麼無私。

  而安樂公主更是聽到是李隆基成為那什麼皇帝開始便開始瘋狂思考。

  既然是李隆基當皇帝,那麼自己的計劃顯然是落空了。

  可是她卻也絕不會就此認命!

  既然武后可以以女子之身登基為帝,為什麼她不可以?

  這也一貫是她所追求的,如今既然已經知道了李隆基之後的種種荒唐行為,正好可以藉此大做一番動作。

  【而自唐玄宗之後,公主的封號趨於

  柔美,公主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再也沒有了左右朝局的能力。清朝公主的封號更是登峰造極,只以固倫與和碩為號,她們的一生仿佛活成了一個符號,因而大多短命而亡。

  金枝玉葉的公主尚且如此,更遑論其他女子。

  隨著宮廷對女子限制制度的逐步完善,其自由活動的空間隨之受到了極大的壓迫。

  雖然說近些年來以清朝為背景的宮斗劇與小說那是一個層出不窮,但是真實的清朝後宮那絕對是封建帝制發展了兩千年之後的巔峰產物,清朝皇帝們通過各種途徑打壓與控制皇后與太后的權威,真正意義上將後宮女子們困在了四方宮苑之中,是其之所謂「宮壼肅清」。

  在清朝主體的將近兩百年的時光之中,清朝後宮絕對是歷朝歷代之中最為單調乏味的,清朝皇后之權力也是最為孱弱的。

  只能說,如果不是慈禧太后距離近代太近,其種種行為帶給我們中華民族以巨大的傷痛的話,我只能說,清朝之後會出這麼一個權傾朝野的太后是清朝上百年對於后妃壓迫的「福報」。】

  他們大清會出一個權傾朝野的太后?

  清朝的人聽了紛紛大感詫異。

  這如何可能?

  太后不涉外事,早已是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也是一直以來所堅持的。

  難道是……

  幼帝即位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