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還是病逝的哦,算是妥妥的善終,畢竟身後之事就不能算在內了嘛。

  導致唐朝原地腰斬的「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之一的安祿山,一直到起兵之前,都深受唐玄宗的信任哦。

  當然不排除可能也是因為胡旋舞跳得好。

  (雖然是個三百三十斤的大胖子)

  但是當朝大臣以舞技取悅獲信於皇帝,就很離譜好嗎?

  好吧,畢竟是我們梨園的祖師爺嘛,放在唐玄宗的身上,感覺也沒有那麼讓人意外。】

  李世民、李治等人:???

  他們這是看到了什麼?

  多少斤的官員?

  不對,官員靠什麼取信於皇帝?

  唐朝後期的皇帝:不慌不忙,穩坐釣魚台。

  這些都是灑灑水的小場面啦,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嘛。

  李隆基:!!

  天幕你怎麼能信口雌黃!

  安祿山如此忠心耿耿,怎麼可能起兵謀反!

  他不信!

  楊玉環:……

  管你信不信,她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危險的來源。

  還有什麼,會比一場戰亂對於自己這個眾矢之的的影響更加大的呢?

  管你皇帝如何震驚,她得先早做一番籌謀才是。

  豎起耳朵努力聽天幕。

  第194章 紅顏禍水【十一】

  【當然,唐朝作為唯一盛世腰斬,而且是唯一一個在同一個皇帝身上實現了跳樓機飛躍的朝代,唐玄宗李隆基絕對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坎。

  既然是「盛世腰斬」,那也得先有一個盛世才行。

  這好歹表示李隆基曾經行過。

  的確,經過太宗、高宗及武則天時代的努力,唐王朝上層雖然腥風血雨,但是其王朝統治始終在穩中向好。

  唐玄宗經過兩次宮廷政變,最終忽視自己已經被遵奉為太上皇的父親睿宗為姑姑求情的願望,逼殺太平公主之後,成功坐穩了皇帝之位,成為了說一不二,大權在握的唐朝新君,也是在這一年,唐玄宗改元開元,迎來了大唐盛世的序章。】

  武周時期原本就顫顫巍巍的李隆基聞言呼吸都是一窒。

  雖然他很清晰地知道,如果有機會,這一定是未來的自己會去做的。

  畢竟在他李唐王朝,靠宮廷政變上位,一點都不磕磣。

  可問題在於……

  如今坐擁生殺大權的那位,雖然已入暮年,可還精神著呢,遠遠沒到了提不動刀的年紀。

  武則天則忍不住用審視的目光再一次上下打量了一下李隆基。

  看不出來啊,她這個孫子竟然還是這麼一個心狠手辣的主。

  她本人對於李唐宗室砍瓜切菜當然沒關係,但是這絕不意味著她會願意聽到自家兒女被別人砍瓜切菜啊。

  好在原本也沒有打算留著這人的性命。

  這麼說來,她手下那些官吏們還得多謝李隆基呢,連罪名找起來都輕鬆了不少呢。

  李世民有幾分迷惑,等會兒……

  太宗和高宗他是明白的,什麼叫「太宗、高宗和武則天時代」呢?

  這裡面是不是有哪裡不大對勁?

  除了些許的困惑之外,李治甚至感到幾分心虛。

  應該是皇后以太后之尊攝政了吧……

  之前呂后不正是如此嗎?

  希望他阿耶能夠看在自己在太宗朝還小的份上對自己下手輕一點。

  【要不怎麼說楊貴妃是生長於大唐盛世的那朵最耀眼的牡丹呢。

  畢竟自楊貴妃出生自長成的這段階段,正好是大唐王朝朝著開元盛世巔峰狂奔的時候。

  但……

  這也絕不意味著唐王朝的命數跟楊貴妃有多大關係啊,太牽強了好吧!

  在即位之初,唐玄宗確實可以稱得上有明君氣象。如果他能夠跟自己家族的那些男性長輩一個壽命的話,相信他的歷史評價會上好幾個台階。

  開元年間,勵精圖治的唐玄宗顯然是試圖以唐太宗為榜樣的,學習其虛心納諫的優良品德,也積極選拔賢才,在一眾所謂「開元名臣」的帶領下,將唐王朝推向了開元盛世的巔峰。

  正如王維詩作所言「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道盡了大唐盛世巔峰之時的自信與輝煌。

  卻也遮蓋了唐玄宗本人的不足及那個時代掩藏在盛世之下的危機。開元絕不是一個完全歌舞昇平的盛世華章。】

  聽說那什麼唐玄宗以自己為榜樣的李世民:……

  有一句晦氣卡在心中很久了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雖然唐玄宗在被誇學自己的在初年有明君氣象,但是還是不太想跟他一起出現呢!

  關鍵這小子竟然還長壽?這世界還有沒有天理了?

  不如分點給他。

  李隆基則被這天幕真情實感地對於自己長壽的喟嘆給氣得不輕。

  雖然早就聽過天幕戲言自己一直被後世人盼望能早死,但是當真切地表達出來的時候,聽者那還是兩種心境的。

  而且居然還說自己勵精圖治,一向引以為傲,頗為自得,認為建立了前人都未曾建立的不世盛世的開元之治並非真正的盛世華章。

  這他如何能忍!

  簡直是滿口胡言!

  (主要還是惱羞成怒)。

  但無人在意。

  有識之士自然對於隱藏的危機心心念念,虛與委蛇之人在聽到「盛世腰斬」的時候早就在為自己尋後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