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別的不好說,反正這個天幕肯定會啟迪年輕一些的自己的。

  當時的自己的權勢如何他自己心裡自然是最清楚的,他爹早就已經難以壓制住他了。

  希望他爹能迷途知返吧,最好是能將皇位拱手送上,想來自己也完全不會吝嗇一個太上皇的待遇的。

  至於朱棣,早在聽到靖難之役的詳細過程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最多就是挨上兩板子,只要時機選的對,甚至很可能可以全身而退。

  畢竟自己幹得有多好有目共睹,自家老爹是個什麼性格他心裡還是有點數的。

  再加上一邊還有一個主要負責襯托自己英明神武的大侄子,老頭子原本的錯誤選擇的朱允炆,甚至說不定他還能提前得到他爹的認可也說不準呢。

  畢竟要是能不靖難,就更好了,能多打多少次蒙古啊!

  最重要的是!

  他不想當明成祖!

  也不想被人調侃「得位不正」,那不是白白給自己造勢了這麼久,也白辛苦他爹洪武三十五年從孝陵里爬出來給自己傳位的「一番苦心」了嘛。

  洪武朝的朱元璋原本在視頻開頭積攢的火氣此刻只能說消散了個七七八八。

  尤其是再次以後世人的視角帶他一起回顧了一下宋朝趙光義的那些子糟心事。

  他竟然忍不住發出了同樣的感慨。

  怎麼大家都是太宗,只有你這個宋太宗幹得這麼次?

  而後才想起來這個原本應該是明太宗的太宗是誰。

  看著已經越來越自信,甚至好奇地對著自己面前的小型天幕探頭探腦的朱棣,朱元璋:……

  不過他心中自然是思緒萬千,只不過並沒有表露出來罷了。

  他之前只知道自己這個自年少時就在軍營里摸爬滾打的兒子對於軍事之上頗有才能,卻從沒想過,這個之前並不受他重視的兒子竟然在治國理政之上也是一把好手。

  當然,如果窺得天機,可以讓標兒躲過一劫,他最理想的繼承人當然還是自幼就對其寄予厚望的皇太子,可若是……

  但這種想法是萬萬不可能讓這些臭小子們知道的。

  尤其是現在越看心眼越多的四兒子。

  於是朱

  元璋不陰不陽地道:「亂瞅什麼瞅,還不一塊兒來看看後世之人可又有些什麼見解?」

  朱棣:???

  這……之前也沒有這個環節啊,怎麼到他爹嘴裡就好像他有多麼不懂事一樣?家人們誰懂啊,就挺突然的。

  劉恆表現得十分淡定。

  反正皇位也不是自己奪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以他即位前的處境,這些事情好像跟他本人關係有點,但是不多。

  還能怎麼辦呢,就祈禱能夠收聽到這個天幕的節點對自己友好一點吧。

  如果是他爹還活著的時候……

  雖然跟他爹確實不熟,但是按照他們老劉家一以貫之的性格而言,大概會成為他爹的後備計劃,會替他做些籌謀,至於能不能行……

  那可就不是他爹會考慮擔憂的事情了。

  哦?你說為什麼不是第一選擇。

  高帝十二年他爹駕崩的時候他才八歲,只要他爹精神還正常,就干不出這麼喪心病狂的事來。

  如果已是呂后時期……

  劉恆有一瞬間的沉默。

  那就是一頭霧水,甚至因為遠離長安根本不知道有天幕這麼一回事的代王劉恆應該考慮和面對的事情了,跟他漢文帝劉恆又有什麼關係。

  只有宋朝,趙匡胤終於看著天幕結束了對於趙光義的點評,方才為了將每一個字都能仔細聽清而壓抑的怒火此刻騰然湧上心頭。

  人家的太宗,都是開創了一代盛世,動輒就是什麼朝代最鼎盛的時期,只有他宋朝的太宗,唯一能吹上一吹的所謂之「太祖|都不能完成的功業」竟然是只是將自己已經打殘了的北漢給收拾了一頓。

  然後緊接著就葬送了他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宋朝精銳。

  關鍵是!

  人家這麼多太宗,只有你趙光義是真小人啊!真真正正疑似用陰謀詭計弄死了自己和自己的兩個兒子。

  不要跟他說什麼巧合,世上哪有這麼巧的事情。

  還有他搞出來的那些一個賽一個腦殘的政策。

  有一個算一個,結結實實把鍋也一起扣在他身上了。

  這世上還有比他還慘的皇帝嗎?

  親自打下來的江山給他人做了嫁衣,還得負責背鍋?

  受不了這種委屈。

  你不是會給廷美扣鍋找茬貶謫謠言齊上場嗎?說得好像誰還不會這一套似的,他這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來人,給朕把這個藐視君主,蓄意謀反的亂政小人下獄!」

  無論如何,性質一定要先定上。

  趙光義早已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渾身冰涼,手腳癱軟地被應聲披甲走來的宮廷侍衛架走了。

  趙匡胤將礙眼的人給清理了,這才覺得心頭鬱結多時的一口悶氣消散了些許。

  之前因為猶豫已然錯過了不少時間,如今既然已經決定要扶持德昭上位,相應的工作也應當陸續展開才是,萬不能再給旁人以可乘之機。

  尤其是趙光義這些年來苦心孤詣發展出來的那些勢力,他都將一一翦除。

  而宋初朝廷之中大家看著因天幕消散而隱隱約約留下的一絲痕跡,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了山雨欲來的味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