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這麼頭鐵地莽上去,這場戰爭的結果不言自明。

  但是當然了,宋初還是沒有那麼不堪一擊的。

  在討伐燕雲之初,宋軍也算是節節勝利,一度收復了易州與涿州,兵鋒直指幽州,看起來燕雲之地的收復可以說是勝利在望啊。

  大喜過望的趙光義也駐紮於幽州城南,就等著親眼瞧見大軍攻破幽州的那一天呢。

  所以說,以宋初的情況,如果妥善應對,燕雲也未必真的會成為有宋一朝可望完全不可即的土地。】

  趙匡胤卻像是抓住了什麼信息一般。

  天幕說什麼這個遼景宗十餘年的勵精圖治,遼國國力大漲。

  當時是趙光義那個小人登基四年,也就是說,再往前推上十年,正是他遼國國力孱弱之時?

  連趙光義都能兵鋒直指幽州,沒道理他辦不到啊!

  趙匡胤瞬間覺得沒有之前那麼頭大了。

  還是有成功拼上一把的可能的。

  【不過很可惜,在守將韓德讓與耶律學古的抵禦之下,宋軍攻城不利,此處有重點。

  而遼景宗派出的遼國名將耶律休哥已然率精銳部隊趕到了戰場,頓時,勝利的天平倒向了遼國。

  宋太宗也迎來了自己的「封神」之戰。

  沒錯,雖然戰勝方是遼國,但是封神的,是宋太宗呢。】

  什麼神?

  哦,是高梁河車神是吧。

  看熱鬧十分高興地其他朝代的皇帝們裝作恍然大悟,實則看戲的心情已經按捺不住了。

  第159章 太宗上位計【三一】

  【耶律休哥所率馳援大軍趕到的時機也有些微妙,時值宋軍圍城半月未克軍心已然疲憊渙散,且宋軍因已深入遼地,又無事先規劃,後勤因戰線過長而出現了糧草補給不及時的問題,頹勢已然顯露。

  耶律休哥見狀先以五千弱兵誘敵,而後與耶律斜軫左右夾擊宋軍,宋軍只好急忙調回圍城部隊,城內被困的遼軍見狀,知道是援軍已至,也立馬出城加入大混戰之中。

  在遼軍多路夾擊之下,雖然人數比之遼軍還要眾多,宋軍卻慘遭大敗。

  但最為耀眼的,還當屬在混戰之中大腿中了兩箭,倉皇逃竄至涿州的趙光義。】

  雖然作為一個御駕親征的皇帝卻得到了所謂「倉皇逃竄」之評價,確實有些失面子,但也不至於成為最耀眼的那個存在吧。

  之前天幕說什麼「車神」?

  難道是跟這個有關?

  苦於出生得太早而無法手握劇本的前朝王侯將相們當真是抓耳撓腮,就一句話,真想知道後續呢。

  【因為中箭部位是大腿,所以已然無法騎馬,又因為逃跑的太狼狽,跟大部隊也脫離了聯繫,遼軍的追兵已然將至,別無他法,趙光義只好乘坐驢車繼續南逃。

  正是在此處,趙光義展現了他高超的駕車水平,一輛平平無奇的驢車硬是給他開出了跑車的水準,遼軍追擊三十餘里,卻死活沒能抓獲宋太宗,只好收兵。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耶律休哥也因身上多處受傷,雖然也參與了追擊戰,但是他也沒有騎馬,是乘坐的輕車前往追擊。

  史書上說「輕車追至涿州,不及而還。」

  何為不及,那就是完全趕不上趙光義的車速嘛。

  趙光義車神之稱,一戰成名,又有別稱高梁河驢神,旨在表彰其高超的馭驢之術,畢竟這等技術,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空前絕後的。

  此外,趙光義還拉開了宋朝皇帝幹啥啥不行,逃跑排第一名的序幕。並充分向我們論證了,宋朝皇帝如此擅長逃跑,果然是家族遺傳。

  難道說,這就是宋太宗別樣的再造社稷?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趙光義:!!

  雖然他在高梁河之戰之中確實狼狽,也的確曾經乘坐驢車出逃,但是!

  他作為一個皇帝,饒是再狼狽,又如何可能是自己駕車呢?

  當然是誓死守衛他的那些隨從之人為他駕車!

  天幕這簡直是污衊!

  身旁的宦官眼觀鼻,鼻觀心,雖然並不敢直言,但是也忍不住在心中疑惑。

  難道說駕車的不是陛下,這名聲難道會好上一些嗎?

  怎麼感覺有哪裡不大對勁呢?

  驢車?

  雖然早就已經知道,趙光義此戰恐怕與車會結下不解之緣。

  但是李世民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驢車?

  他以為怎麼都得是輛馬車呢。

  難道這驢車竟然能夠跑得比馬車還快

  ?

  作為愛馬人士,李世民堅決不願意接受這個結論。

  好不容易才和再造社稷與明成祖和解的朱棣:……

  晦氣。

  再造社稷是這麼用的嗎?

  尤其是朱棣又忍不住聯想到了趙光義那些被宋朝繼承了的其他政策,感到更加晦氣了怎麼辦?

  【不過嘛,雖然此次北伐有如此狼狽的巔峰時刻,但是十數年後追憶起這段往事的趙光義只能說做了億點點的美化。

  雖然最終來了個靜而思之,亦可為戒的轉折。

  然而對於這場戰爭自己的表現,宋太宗還是送上了非常高的評價,讓我簡直跟實情對不上號。

  什麼年少氣銳,往則奮銳居先,還乃勒兵殿後。

  先不提太平興國四年之時趙光義已經四十多歲了,從哪個角度都很難將其歸入「年少」的行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