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竇建德率十餘萬大軍烏泱泱地便來了,頓時唐軍腹背受敵。

  不過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般像這種特別有自信帶著一大幫人妄圖以人頭優勢取得勝利的帝王,一般都會遭遇一次前所未有的慘敗,並且為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提供肥沃的土壤,被歷史教著學會做人。

  是吧,率軍六十萬的劉邦,是吧,帶著十萬大軍去合肥旅遊的孫權。

  拜託,搞權謀戰略的,跟搞軍事微操的,不是一個賽道啊。

  不是誰都是我們二鳳的好吧!】

  劉邦、孫權:???

  天幕你說唐朝就說唐朝嘛,幹嘛還要殺他們的回馬槍?

  再說了,他們不就是逃跑的狼狽了一點嗎?

  最後不還是都成功當上皇帝了嘛。

  可沒跟竇建德一樣直接給人殺了哦。

  李世民則被這表揚誇讚得很開心。

  沒錯,他一個人就能將王侯將相做個遍!

  不行不行,他要低調,他要謙虛,怎麼能如此驕傲自滿呢,這不是一個禮賢下士的君王應該做的。

  再在心裡悄悄夸自己一句好了。

  【李世民決定急速出軍,要打就打他一個措手不及,虎牢關是關中一方天險,乃兵家必爭之地。

  作為出色的統帥型人才,李世民從一開始就盯上了這個地方,於是親率三千五百騎輕裝上陣,急速飛馳前往占據虎牢關,畢竟竇建德帶著十幾萬人呢,那行軍速度自然比不上靈巧輕便的唐軍,這方天險,便被牢牢控制在了唐軍的手中。

  兩軍便於虎牢關對峙二十餘天。

  面對對方綿

  延數里長的隊伍,唐軍內部的將領也有些心裡沒底。

  但李世民卻敏銳地察覺到敵軍正因為人數眾多而陣列笨重,政令難通。

  這不都是機會嗎?

  李世民指著對面說,看,那十萬大軍被我方三千人包圍了,快跟我一起沖呀。】

  李世民:???

  他沒說過這種話!

  天幕你怎麼能這麼誤導別人!

  是,他正是通過敵軍貌似聲勢浩大的吶喊聲判斷出其色厲內荏,軍紀不明,看起來完全可以等他們喊累了,疲憊之時迅速出擊,一舉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可……

  他什麼時候說過什麼,十萬大軍被三千人包圍了這種話啊?

  但貞觀朝跟著李世民一起打江山的那些武將們竟有些細思極恐。

  雖然原話不是這樣的,但是實際情況怎麼跟天幕說的倒有些相似之處呢?

  搞不好他們家陛下在心裡就是這麼想的呢?

  李世民:……

  你們這都是污衊,污衊!

  【李世民率輕騎馳入陣後,掛起了唐軍旗幟,原本笨拙的隊形被唐軍左奔右突,本就成潰敗之勢,軍心大震,結果回頭一看,滿眼皆是唐軍之旗。

  這還打個啥,家都被偷了呀。

  於是,十萬大軍頃刻之間,全線崩潰。

  李世民乘勝追擊,追奔三十里,斬首三千餘級,虜其眾五萬。最重要的是,生擒了竇建德。

  竇建德都被擒了,王世充再無抵抗之志,率部投降。

  一戰生擒竇建德,逼降王世充,即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虎牢關一戰擒雙王」。】

  好一個一戰擒雙王!

  這可是三千五百騎對上十萬之眾啊!

  他也好想試試!

  霍去病蠢蠢欲動。

  他要求也不高,一戰擒兩個單于回來就行了。

  【既然提到了這場赫赫有名的一戰擒雙王,就不得不提一下二鳳非常驕傲又可愛的一個小習慣。

  他非常喜歡跟被俘的首領進行一些「交流」。

  譬如他生擒竇建德之後,忍不住驕傲地責備竇建德:「你說說我吧,好好的打個洛陽王世充,跟你也沒什麼關係,你幹嘛非要湊熱鬧,越境犯我兵鋒呢?害得我原本只想打個洛陽,不小心直接把河北都打下來了呢。」

  哦,後半句是我加的。

  當然,竇建德的反應也非常好笑。

  竇建德則表示,我這不是怕今天不過來,還勞煩你將來大老遠地跑過來抓我嘛。

  合理,非常合理,真是為我們二鳳著想呢。】

  李世民:!!

  他就知道,天幕喜歡自己加戲,總喜歡在自己的語錄之上進行二次創作。

  但……

  為什麼甚至有點想笑。

  他一開始確實是只想著打洛陽來著。

  畢竟竇建德當時正如日中天著呢,如果他不突

  然犯境,讓自己抓到機會的話,那這仗可有的打了呢,畢竟攻城可是個費時又費力的大工程呢。

  但誰叫竇建德這麼給面子,千里送人頭,他不收下,也確實有些不禮貌呢。

  【至於那個之前曾蔑稱他為「唐童」的王世充,端水大師二鳳也沒有忘記雨露均沾一下,居高臨下地問王世充,你之前一直叫我童子,如今見到我這個孩童,怎麼反而這麼恭敬呢?

  哼,沒錯,是記仇的二鳳一枚呢。】

  誰叫王世充一直叫他唐童!

  都是手下敗將了,不叫自己陰陽怪氣一番怎麼能渾身舒暢呢。

  連個童子都打不過,不是更說明了他白吃了這麼多年飯了?

  他之所以胸襟廣闊,正是因為有仇當場就報了呢,這可真是個好習慣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