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那個時候的諸侯國,還是個很像樣的國中國,諸侯王們尚且在自己的國內擁有很大的自主權。

  所以雖然後來也是諸侯王進京的劉賀卻沒能如此輕而易舉,一方面自然是因為他段位不夠,另外一方面,劉賀時期的諸侯王的勢力哪裡能跟漢初的諸侯王相提並論啊。

  那也就是個平平無奇的漢朝皇帝提款機罷了。】

  原本打算將劉恆留在自己身邊教導,培養勢力的劉邦改變了主意。

  代地不錯,很是鍛鍊人。

  何況,長安之內勢力錯綜複雜,還不如將人送到代國去,鍛鍊的同時到底山高皇帝遠,若有變故,也可靈活處之,否則若乖乖呆在長安,可不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了嘛。

  霍光聞言甚是沉默。

  有孝文皇帝珠玉在前,他也不是個傻的呀,怎麼可能不做防備。

  再說,劉賀行事也太張揚愚蠢了一些,不廢了他都對不起自己手裡攥著的權力。

  【漢高帝十二年,漢高祖駕崩於長樂宮。長安開始了其風雲變幻的高后臨國時期,呂氏外戚、勢力較大的劉姓諸侯王以及京中功臣集團開始了各自的較量與角逐,再加上劉盈那個不靠譜的又死得早,氣氛總是十分微妙。

  而代國到底偏遠,劉恆得以遠離政治中心,安心當他的代王,並且對于敏感的風暴,總是十分謹慎地避開。

  譬如高后七年,時任趙王劉恢自殺,呂后派使者前往代國,邀請代王東遷,去當富裕之地的趙王,被代王婉拒了,表示自己很願意就在這邊疆代地為國家戍守國境。

  於是呂后對劉恆母子的識相大為滿意,心滿意足地封了自己呂氏侄子做了趙王。

  當然,代王這一次不知是有心還是無心的高情商做法,非但讓呂后十分滿意,就連諸侯王集團和功臣集團也對於不爭不搶看起來很好拿捏的代王高看了一眼。

  講個笑話,心地善良好拿捏的漢文帝,doge。】

  劉恆:???

  當時他當然是十分真誠地不想去當趙王的呀!

  也不看看前面幾任趙王的悲慘結局,呂后那是讓他去享受富貴的嘛?他要是不乖乖配合演出,現在焉有命在?

  他幹嘛要去摻和進那一灘渾水裡去啊。

  他又不傻。

  還有,他怎麼就不心地善良了?

  他自以為自己還是很寬厚的嘛,你們說是不是啊。

  劉恆對著臣屬露出了一個十分「和善」的微笑。

  漢文朝群臣:……!

  第131章 太宗上位計【三】

  【由於呂氏外戚與功臣集團的集體反對,劉邦最終放棄了改立太子的決定。於是劉邦去世之後,其太子劉盈即位,是為漢惠帝。

  雖然劉邦曾經屬意過的劉如意看著也怪蠢的,不像是能搞定漢初情況的合適的皇帝,但是劉盈性格軟弱,顯然也非明君之相。

  不過沒關係,他雖然不行,但他有個好媽呀。

  劉盈他爹他媽都是搞政治的一把好手,結果生出來了劉盈這麼一個會反向奔跑拖後腿的兒子,也是人類遺傳學的一大奇觀了。】

  劉邦表示,莫挨乃公,乃公拒絕承認自己曾經有過想要試探性地扶持一下劉如意的想法。

  要扶持那當然得扶持他新晉的好大兒劉恆啦。

  不過說句真心話,他也沒那麼想扶立劉如意。他最開始的本意其實只是想通過扶植第一個勢力給劉盈一點危機感,希望他奮發向上罷了。

  結果貌似好像,感受到危機的人不太對勁就是了。

  什麼?你說他把寵姬母子一人架在火上烤了?

  那跟他有什麼關係呀,他不是都已經提點過戚姬,讓她之後把皇后當成主人了嘛,這還不夠仁至義盡嗎?

  呂雉聽到天幕內涵貶斥自己的兒子,忍不住深深嘆了口氣。

  她又如何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性格並不剛毅呢,但那又有什麼辦法,她也沒得選啊,但凡有個備選,她都何至於……

  呂雉搖了搖頭,把這個不可能的想法拋諸腦後了。

  但……

  什麼叫反向奔跑拖後腿啊。

  【後世往往用人彘事件攻訐呂后殘忍狠毒,但實際上,惠帝即位之初,呂后並沒有痛下殺手,而是讓劉如意就國,並只是將先前一直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的戚夫人囚禁於長樂宮永巷,並且讓其戴著枷鎖舂米罷了。

  可惜,戚夫人單單長了一張美麗的臉蛋,卻沒有長上一個好使的腦子。

  巨大的落差之下,戚夫人日日以淚洗面,並作一首思念兒子吐槽生活悲苦的《戚夫人歌》。

  此事傳至呂后耳中,自然勃然大怒,決意殺死趙王劉如意以斬草除根,並將戚夫人削成了人彘。

  而人彘事件卻對漢惠帝並不算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創傷,從此之後,一蹶不振。再加上惠帝的身體原本就不算硬朗,因此英年早逝。

  惠帝七年,漢惠帝駕崩於未央宮,年僅一十二歲。】

  呂雉:???

  劉邦:???

  這兒子還能救嗎?劉邦簡直是從心底里發出了靈魂般的疑問。

  是,劉如意當然是你的弟弟,但是他也是曾經有威脅於你皇位的另一個有力競爭者啊!

  乃公竟然還能生出這麼單純的兒子。

  劉邦大開眼界。

  呂雉無言以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