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洋洋灑灑帶著從汴京洗劫一空的裝滿金銀珠寶的車隊撤出,將一眾皇室成員全部一起帶到了北方金國。

  而趙構,因為跑得夠快且不在開封,竟然成為了宋徽宗諸皇子之中唯一一個沒有被擄掠走的親王,於是他一舉成為最有資格競爭上崗的皇帝候選人。】

  前代的諸位君王卻反而升起了些許渺茫的希望。

  或許,這個什麼構正是算準了要以其首都為代價,自立為帝?

  也不對啊,你手裡握著半壁江山,你怎麼不乾脆自己殺進去搞個政變算了呢。

  這不更省力?

  趙構點了點頭,深以為然。沒錯,他便是為了保存實力,沒看到金國如今還一直想要把自己也一起擄到金國去,徹底掌控他大宋的朝政嗎,他分明就是為了大宋著想,天幕為何如此陰陽怪氣他。

  【一個月不到之後,趙構便於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是為宋高宗。

  雖然趙構啟用了李綱這位鐵血抗戰派的名臣為左相,可他本人顯然是被嚇破了膽子,完全不肯聽李綱力求堅守中原的請求,也不顧東京留守宗澤的上奏,堅決倒向了投降派的懷抱,下達命令:「巡幸東南」。

  什麼巡幸東南,說得好聽,可不就是下達了繼續逃跑的決定嗎?

  一點也不記得自己登基前給諸位忠臣畫的大餅,說好的「獨留中原」呢?

  於是趙構馬不停蹄一路向江南狂奔,我們是何以知道趙構的逃跑速度奇快無比,毫無眷戀呢,這就不得不感謝我們那位一路想要將手中金石古玩上交國家保管,卻一直沒能成功追上趙構腳步的千古才女李清照了。

  知道是什麼是上交國家未遂嗎,就是國庫在前面跑,你愣是追不上啊。

  不過才女也不必過於自責,不是你跑得太慢,實在是阻礙你前進步伐的那些戰亂搞不好都是趙構為了逃跑開路殿後的那些遺患呢。】

  等會兒,天幕之前是不是說他是唐高宗來著?

  而且去泰山封禪的,不也是唐高宗嗎?

  李治覺得自己胸前中了一箭,不,是兩箭。

  武周朝的武則天則在心裡悄摸摸掂量。

  不行,得給先帝換個廟號。

  晦氣。

  李清照:……

  累了,毀滅吧,這玩意她不交了還不行嗎?

  原來比起不靠譜的戰火紛飛,更不靠譜的,是他們大宋的官家啊。

  趙構則憤懣表示,天幕這完全就是誣陷!

  說巡幸東南就是巡幸東南,誰逃跑了,他可不會認帳的。

  【雖然在這段歷史之中最為有名的兩位上奏之人是李綱與宗澤,實際上,在得知了趙構打算往揚州方向撤退的第一時間,時年25歲的岳飛便已然顯露出其不畏權勢,坦然為國諫言的錚錚傲骨。

  向趙構洋洋灑灑上書數千言,以求趙構能親率六軍北渡,光復中原。

  當然,作為一個趙構此時完全不需要給面子的卑微小官,岳飛這一番為國為民的懇請卻只換來了趙構「小臣越職,非所宜言」的八字批語。

  岳飛被革除軍籍,趕出軍營。

  此時,尚不過是靖康二年的故事。

  而這對君臣故事的結局,早在最開始,兩人還算是素未謀面之時,便已經被判定了死刑。這在整個名將史上,都是比較少見的情況。

  可這卻偏偏發生在了咱岳武穆的身上。】

  好不容易在杭州安穩下來定了都的趙構:……

  什麼,那會兒岳飛還上過這種書呢?他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但是天幕為什麼要一直強調什麼死刑啊,雖然岳飛效忠宋朝之心十分明朗,但萬一被天幕刺激得也搞出個黃袍加身該當如何啊?

  趙構自然是忘得輕而易舉,但岳飛又如何會忘卻那段昔年的往事呢。

  尤其是在那之後,他們在一片大好的抗金形勢之下被迫放棄汴京,眼看中原逐步淪陷,昔日家鄉成為敵寇腳下肆意揮霍的土地,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至今歷歷在目。

  他誓要收復中原,奪回故都。

  畢竟趙構為什麼變得如此快又如此劇烈,他在金營表面強撐的

  背後到底經歷了什麼,至今還是個未解之謎。

  還記得之前提到的,在開封第一次被圍城之時,宋欽宗慌不擇路,一口應下的遣質之事嗎?其實當日金兵的要求是必須由一位親王前往金營,而當日被第一個選中的,便是時任皇帝欽宗趙桓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康王趙構。】

  聽到這話的趙匡胤表示十分遺憾。

  你說這金國之人還挺客氣,怎麼沒有折騰死這位戰時派遣過去的質子呢。

  趙構:???

  什麼叫表面強撐?

  他那叫會審時度勢,方能從金軍那邊得以逃出。

  【而趙構在金營的表現不能說是與眾不同,只能說是不卑不亢沉著冷靜,頗為彰顯大國氣度。

  金營之人一看就覺得此子不像趙家人,懷疑宋朝偷偷換了質子。

  尤其是這個所謂的宋朝親王,竟然能夠拉動重弓並且連中三矢。金國之人更加懷疑,這是宋朝拿將家子弟掉包的,於是提出以肅王趙樞換康王趙構。

  從此,肅王一去不回。

  而趙構得以因此大功節節攀升,最終得以觸摸到軍權,從而滋生了野心。

  這一次出質金國的經歷也讓國內之人對他另眼相看,其中便正有宗澤。在朝廷第二次想要派熟門熟路的趙構前往金營求和之時,恰跟趙構於一處的宗澤便已設身處地為其著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