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失敗了。

  第96章 西漢篇十四

  【漠北之戰,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在大漠深處的草原地帶取得的全面勝利。

  而這場勝利從此奠定了漢王朝和匈奴王朝之間的興衰成敗。漢朝從此擁有了立足漠南,威震西域的實力,而匈奴只好從此遠遁漠北苦寒之地,生存壓力陡然增加,再也無法恢復昔日之榮光。

  因為匈奴勢力範圍的縮減,原本為匈奴所控制的東北方的烏桓如今成為了漢王朝手中的棋子,漢朝將烏桓遷往漁陽上谷等地,為漢朝偵察匈奴的動向,但另置烏桓校尉,讓烏桓部落首領年年入長安朝見,避免烏桓倒向匈奴。這也是漢武帝為漢朝設立的另一重藩障。

  其實漢武帝的目標一直很明確,之前希望烏孫遷回故地,也是希望起屏障作用,可惜烏孫被嚇怕了,沒有同意。漢武帝只好遷民實邊,誤打誤撞,竟反過來成為了漢朝自古以來的實控地區。】

  劉徹滿腦子都是去病怎麼會死得這麼早,如今聽到匈奴倒霉,他漢朝逐漸強大起來,也沒有剛才的熱血澎湃了。

  年輕的劉徹表示他才是最慘的那一個。

  悉心謀劃的馬邑之謀已經知道是一場空了,剛剛得知的少年將軍如今還沒滿七歲。

  這就罷了,原本以為年紀小是好事,可以護佑他大漢至少兩代君王。

  他還當自己撿到了大便宜了呢。

  【即便遠遁漠北,生活舉步維艱,但是昔年的榮光猶在眼前。雖然匈奴因為之前的傲慢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可在面對漢武帝希望匈奴臣服,遣子入質的想法時,匈奴單于仍舊強硬地拒絕了。

  元狩六年,因為伊稚斜單于的斷然拒絕,讓漢武帝很沒有安全感,你小子是不是還有什麼秘密武器是朕不知道的?於是漢朝再次進行動員,想要徹底殲滅單于主力,強行給單于一個臣服的機會。

  很可惜,正是在這一關口,霍去病英年早逝,年僅二十四歲。漢朝被迫中止了這一軍事舉動。】

  多少歲?

  二十四歲?

  莫說是劉徹了,整個漢武朝都忍不住大驚失色。

  今年霍將軍貴庚啊?

  好像已經有二十歲了!

  雖然他們平日裡確實嫉妒和眼紅年紀輕輕就被陛下委以重任的驃騎將軍。

  可這不代表他們希望驃騎將軍如此年少便撒手人寰啊。

  你死了他們怎麼辦?陛下可是真的會讓他們去邊境治理民生問題的啊,萬一匈奴再打過來該怎麼辦啊?

  將軍救命啊!

  連韓信都不帶這麼英年早逝的呀!

  霍去病看著彼此都不怎麼看得順眼的那些文官灼人的目光:???

  他兩邊的胳膊被陛下和舅舅一人一邊給攥住了。

  劉徹急不可耐,趕緊高呼道:「還不趕緊請太醫令丞來。不,把整個太醫署和那些巫醫們全給朕叫過來!」

  霍去病:他現在想逃還來不來得及?

  他沒病!不想喝藥!

  好吧,他也不想二十四歲就早死的。

  尤其是,元狩四年就沒跟大單于打上!好不容易有機會對上了,有把大單于為陛下帶回長安的機會,他自己想想都心癢難耐了。

  【關於霍去病的死因,歷史上並沒有進行記載,只有一個簡簡單單的「卒」字。

  不過經過現今科學的考據,大致可以對霍去病的英年早逝進行一些推測。霍去病所採用的「閃電戰」的方法,莫說是放在行軍只能靠騎馬的漢朝,便是放在鋼鐵洪流的如今,對身體也是一個巨大的消耗,一定是有著不可逆的損傷的。

  更何況,這種大招偶爾放放也就算了,咱霍驃騎那是直接拿來當平A嘎嘎亂殺啊。

  從元朔六年到元狩四年,短短五年之間,霍去病六征匈奴,次次都是閃電戰打法,這擱誰誰吃得消?】

  劉徹深深皺起了眉心。

  他也並不是沒想過霍去病這種不要命的打法或許對身體有著傷害。

  但是他想著去病到底年輕力壯,看起來身體很是不錯,想來多歷練兩年也無傷大雅。

  再者說了,雄鷹如何能豢養在方寸之間?

  莫說是大漢缺不了這一員悍將,便就是他從即日起強行禁止去病再上戰場,難道去病在長安就能安享榮華富貴了嗎?

  還不等他想出什麼章程來,霍去病已經琢磨出了些許他的想法,直接提高了聲調:「陛下,臣寧可二十四歲轟轟烈烈死在戰場之上,也絕不願意做長安庸碌一生的富貴閒人!」

  劉徹已經在心裡琢磨起來了。

  五年打六戰,確實太密集了一些。

  可是對上匈奴,戰機轉瞬即逝,若不乘勝追擊,又焉能取得最終勝利?

  但好像還是冠軍侯的性命重要一點。

  要不然一年最多讓去病出去打一次匈奴?

  為什麼除了去病和仲卿,其他人都這麼廢物!

  劉徹狠狠地瞪了一眼其他的將領。

  自然知道劉徹在怒頭上的其他官員噤若寒蟬。

  【再加之在那個連抗生素都沒有的漢朝,連小小的風寒發熱都能輕易奪取一條鮮活的生命,平均年齡在四十歲之下,突發疾病難以救治的情況是十分常見的,我們不能以如今的醫療眼光去看待漢代的舊事。】

  什麼叫「小小的風寒發熱」?難道在後世人的眼中,風寒發熱已經是輕而易舉就能解決的問題了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