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國不要,自有其他國家搶著要,楚國聽聞廉頗在魏,便暗中迎接他入楚。廉頗雖然擔任了楚將,但在楚國卻並無任何功績,他雖身在楚國,但心仍舊在母國趙國,他怏怏表示:「吾思用趙人」。

  不多久,廉頗卒於楚國壽春。

  所以啊,嬴小米你不要太狠心,像這種一生為國戎馬數十年的將軍叛國,哪有這麼容易。】

  秦王稷已經接受了天幕對自己這離譜的稱呼。

  卻不為採信。

  如果事情真的發生到天幕之前透露的那個程度,他便是知道自己再無一統天下之機會,也會毫不猶豫斬殺白起。

  廉頗思用趙人可卻先投魏國又投楚國。

  再說了,廉頗沒建功,不代表白起建不了功啊。

  莫說是白起有意要為他國建功,就是隨便攻打一下說不定也夠他秦國人仰馬翻的。

  白起可是他秦國的戰神啊。

  如今他所用的將領,大多都是隨同白起征伐提拔的,到時候兩軍對壘,搞不好秦軍就不戰而敗了,他可冒不起這樣的風險。

  【而廉頗之後,便是我們秦王政的戰場了。是什麼戰爭讓我們政哥打了足足九年,歷經五場戰爭才終於拿下,啊,是攻趙之戰啊。

  是什麼國家讓我們政哥也如此苦惱,甚至分明決定第一個滅他,卻還是先順手滅了韓國才能取之?

  哦,也是趙國啊。】

  歷代韓王仰天大嘯,天幕你到底對他們韓國還有沒有一點尊重啊。

  什麼叫順手先滅了韓國?

  說趙國難打就算了,怎麼還變著法子來嘲諷他們韓國呢。

  而年輕的秦王政已經不知道說什麼了。

  分明這話聽著像是在表彰他一統天下的功績,但怎麼聽著這麼想打人呢。

  趙國很好打嗎?

  他曾祖父花了多少力氣才打下長平,而長平之戰雖然大幅度削弱了趙國,可趙國還有那駐紮於邊的長城軍呢,還有那個對上匈奴騎兵也毫不遜色的將軍李牧呢。

  【趙國是戰國末年方才逐漸強大起來的戰國七雄之一,能夠在我們政哥的豐功偉績上記上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得多虧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

  六國君王早就看透了天幕的本質。

  這什麼後世之人,竟然如此偏袒那虎狼之秦,簡直是豈有此理。

  趙國歷代君王更是氣得不輕。

  合著他們趙國被滅,還應該感謝滅他們不易的秦國咯?這是什麼道理,他們不懂。

  而趙王雍皺了皺眉。

  這趙武靈王會是他嗎?

  他剛強迫趙國貴族們換上了左衽的衣服,正打算效仿周邊胡戎,為趙國打造一支強大的趙國邊境騎兵呢。

  但……

  如果趙國真是由此強大起來,這武的諡號倒尚未不錯。

  只是這靈……

  亂而不損曰靈。

  怎麼也算不得一個純粹的好諡啊。

  【說起趙國,那跟我們政哥淵源頗深。秦王政正是出生於趙國,並在趙國當了九年的質子。不過這不重要,戰國君王嘛,當過質子那很正常。

  但趙國跟我們政哥最有緣分的,還得是趙武靈王啊。】

  秦王政:???

  什麼緣分?

  托他的福,給秦國整出來一個有力的競爭對手——長城軍隊的福氣嗎?

  這福氣他可真是難以消受呢。

  第77章 戰國其七

  【咱政哥在後世史書上的暴行之一,就是發動數十萬人,勞民傷財大興土木,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秦長城的修建。之前在八卦篇提到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之所以跟政哥搭上邊,正是為了體現政哥對人民的壓榨。

  而事實上,秦始皇所修築的長城,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趙國昔日為了對抗匈奴而修建的,畢竟戰國之趙國,那就是抵擋匈奴的第一站嘛。

  至於這趙長城,便正是由趙武靈王主持修建的。】

  始皇帝很疑惑,這疑惑他早就想問了。

  為什麼大家修長城都安然無恙,輪到他修長城抵抗匈奴就成了暴君呢?

  難道沒看到蒙恬直接將匈奴遠逐了嗎,這正是長城修建的意義啊。

  不過這個關係也太牽強了吧,那他還把燕國長城也連接起來了呢,那難道他跟燕國國君也有說不清的緣分嗎?

  理由他都想好了,你看,他曾祖父昭襄王曾在燕國為質呢。他還跟燕太子丹同國為質呢。

  但這話始皇帝是萬萬不會說出來的。

  畢竟已經見識過了天幕這睜著眼說瞎話的功力了,萬一他反過來啟迪了天幕,那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說起趙武靈王的長城修築,就不得不感慨,也許歷史上那些有著高瞻遠矚之戰略目光的人,隱隱之中,總會相逢。趙武靈王除了修建了趙長城,跟政哥的人生產生了微妙的交集之外,他還築雲中郡,雁門郡,五原郡,九原郡及高闕要塞這四郡一塞。

  除了那四個沿用千年的名字,這高闕要塞,正是兩百年後西漢霍去病北卻匈奴的起點。】

  趙王雍愈發確定這個趙武靈王是自己無疑,因為每一個舉措都是他早已在心裡謀算過千百遍的。

  他終究是放下了心。

  畢竟你看,連天幕都說他高瞻遠矚,具有戰略眼光,想來定是個蓋世雄主。

  他趙國一定能在自己手下強大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