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說秦國又被削了的秦公們:……

  這吳起還真是在哪個國家都不忘揍他們秦國。

  打不過,真憋屈啊。

  那什麼他們秦國占了一半的那兩個戰國名將到底什麼時候出來啊,他們感覺自己快要被氣死了。

  說好的秦國是唯一的勝利者,還開創未有之功業,一統天下的呢?

  怎麼現在還在一直被挨揍的階段啊。

  但又聽到楚國貴族正在著手整治吳起,他們又心裡平衡了。

  果然,就楚國那昏暗的統治,想成就什麼,可真是基本不可能啊。

  他們放下了一些心。

  楚國要打誰,去挖挖楚國的牆角准沒錯。

  吳起:……

  又是這幫拖他後腿的舊貴族!

  難道他們就知道什麼叫顧全大局嗎?楚國難道不正是在他的手中富強起來的嗎?

  他們為何不惜以楚國為代價也要殺了他。

  【機會終於來了。正如魏文侯的逝世帶走了吳起在魏國一片大好的前途一般,楚悼王的逝世斷送了吳起的性命。

  勝利而還的吳起前往楚悼王治喪之地祭奠,卻遭到楚國貴族的伏擊。

  吳起不可謂不機智聰穎,他將楚王的屍身當成擋箭牌,意圖逃過一劫。

  可惜,已經殺紅了眼的貴族還是下令放箭,最終,吳起死於亂箭之中,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吳起表示自己悟了。

  等楚王一死,他一定會頭都不回地離開楚國的。

  他並沒有想跟楚王一起去另一個世界的訴求。

  可……如果從此一去不回,他所有的變法,便化為烏有了。

  那可是他畢生的心血與抱負啊。

  【當然,吳起雖然死了,但是他臨死前的舉措並非毫無意義。因為楚悼王的屍體也被射成刺蝟啦。

  按楚國的律法,麗兵於王屍者,夷三族。是以肅王上位後,嚴肅追究此事,所有參與者皆被斬殺,貴族也沒能逃過,受牽連而被滅族的,有七十餘家。

  吳起死得轟轟烈烈。】

  楚悼王:???

  有沒有人為他的屍體發聲啊?

  你們這群尸位素餐的貴

  族!

  他可是楚王,本以為他父王死於亂兵刀下便已經是極限了,沒想到他死後之事,怎麼竟然更加離奇。

  還有比他更冤種的楚王嗎?

  【因此也有人分析稱,吳起知道自己此一去必死,因而是故意拿楚王的屍體做文章,想要一舉殲滅所有阻礙新法的舊貴族們。

  他成功了,但只成功了一半。

  舊貴族確實跟著族滅了,可惜楚王不是秦王,跟著舊貴族一起殉葬的,還有楚國的新法。

  舊貴族沒了,立馬新貴族頂上。

  不愧是政昏人庸的楚國啊,名不虛傳。】

  吳起表示,他還是有多遠跑多遠吧。

  這什麼拖後腿的楚王啊。

  他願意為了抱負獻身,可是這不代表他願意白白送死。

  楚肅王:……

  變法雖好,反對聲音如此之大,他是因為英明神武才會廢除的。不適合他們楚國。

  怎麼能罵他昏庸呢?

  他不認可。

  【當然,楚王的趣事並不止此一件。好歹楚悼王還是好好病死在楚國的,看看你的好曾孫吧,直接客死異鄉,唯有梓宮得以返楚。只能說,同一個世界,不同的倒霉楚王。】

  楚悼王無語。

  你管這叫什麼?楚王的趣事?

  所以天幕之前說得那個客死異鄉的楚懷王是他的曾孫?

  但楚悼王表示,還是他這個被射成刺蝟更倒霉吧。

  畢竟雖然都是某種意義上的王顏掃地,但是他這還附帶了身體上的傷害啊。

  再說了,他曾孫若能好端端呆在郢都,以他們郢都的堅固難攻程度,那秦國的國君總不可能打破郢都城門將人虜去吧。

  還不是自作孽不可活。

  第73章 戰國篇三

  【即便吳起穩坐華夏八大軍神之一的寶座,但卻沒能成功入選戰國四大名將之列,大概便是因為比起戰國那四位名將,吳起雖然長於兵法謀略,又擅長馭兵,但若單單只論及陣前殺敵,做君王手中那一把所向披靡的戰矛或是手中護佑一國固若金湯的盾牌,吳起還是稍遜一籌。

  而戰國四大殺器之首,自然是秦武安君白起無疑。】

  吳起:???

  天幕你禮貌嗎?他難道不是戰無不勝嗎,怎麼就比起那些後生來自己陣前殺敵就差了一些呢?

  不能因為他兵法謀略的閃光點就忽視他的戰績好不好。

  他可不服。

  而親身經歷過白起打仗方式的六國人紛紛點頭。

  沒毛病,人屠實在是太可怕了,比起那殺神來說,吳起都溫柔了不少呢。

  而且,吳起主要是揍那秦國啊!這很重要。

  你們都名起,怎麼完全不在一個陣營呢?

  【當然,雖然都是四大名將,白起的含金量顯然要更高一些。因為他不僅是戰國SSR,更是華夏SSR。

  他非但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更與兵仙韓信並稱韓白。

  後人還常常將其與衛霍合稱,稱之為韓白衛霍,認為他們的功績足以相比。總之,是個只要盤點名將,必須帶上的辣個男人。】

  被貶為淮陰侯的韓信原本是完全沒有心情收看這什麼所謂神跡的天幕的,正在家中鬱悶地喝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