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跟他告別握的不是他的手是誰的手。

  當時的氛圍明明很嚴肅的好不好。

  他與主公都以為此生永無再見之期了,因而格外不舍,如何便成了如此這般。

  雖然確實自己被主公握了好一會兒就是了。

  劉備不理解,自己什麼時候跟趙雲眉來眼去了。

  明明是志向相同,相談甚歡!

  【建安五年,這對分別了許久的君臣又在袁紹處相遇了。久別重逢天雷地火,果不其然,掏出劉氏大法,他倆同榻而眠了。

  一床被子睡過一覺之後,趙雲便認定了此生要追隨的君主,從此為劉備鞍前馬後。】

  天……天雷地火?

  這是什麼用詞?

  趙雲瘋狂向周圍人解釋,你們也都跟主公同榻而眠過的,都懂的吧。

  只是因為聊天聊局勢聊未來聊過頭了而已。

  乾脆便聊了個痛快,才會在主公那裡睡了一夜。

  還有,那個時候他們是兩床被子!

  其他人裝作自己非常明白地點了點頭,其實格外不以為然。

  他們才沒有久別重逢,天雷地火呢。

  子龍將軍還是神武啊。

  趙云:就無語。

  【《三國演義》中更是將趙雲之義薄雲天與神勇無雙刻畫得入木三分,趙雲於長坂坡中勇斬曹營名將五十餘位,浴血奮戰,終於將被劉備扔下的兒子成功救出。

  比起親生的兒子,劉備當然更加重視自己的這位「兄弟知交」,見到安然無恙的兒子後將人擲之於地,表示,因為你差點折損了我的一員大將啊。

  護崽的趙雲趕緊抱起阿斗,表示,自己是自願為主公奉獻一切的。】

  劉備:???

  他沒事幹為什麼要摔自己的兒子,救出來也不容易的。

  曹操:???

  他們曹營哪裡來的五十多位大將名將?

  若真有這麼多名將,天下早已一統了。

  趙雲不理解,這天幕說的,好似讓他有點像……

  嗯,寵愛兒子的慈母。

  錯覺,這一定是他的錯覺!

  不對,壓根就沒這麼回事啊,他們都已經從長坂坡回來了。

  差點給天幕都整迷糊了,發生的和沒發生的事情全都攪合在一起了。

  【不過也有人表示,《三國演義》不是說了嘛,劉備手長過膝,所以往地上一放,根本砸不著孩子,所以阿斗後面如此,肯定不是因為被自家親爹給摔傻了。】

  劉備無語凝噎。

  這個《三國演義》的作者,你出來我們好好聊聊。

  他什麼時候手長過膝了?

  這還是正常人的操作嗎?

  還有,什麼叫阿斗後面如此,後面如何了?

  傻了?

  可別吧,阿斗本來就不聰明啊。

  【說完了蜀漢的大將與自家主公之間門不得不說的二三事後,隆重出場的,便是我們的蜀漢壓軸人物,妥妥的託孤大臣,死而後已,以文官之身,得忠武之諡,堪稱是蜀漢白月光了。】

  雖然天幕還沒有提到名字,諡號也都是身後之事,但蜀漢之臣在被這一大串前綴砸蒙了一瞬之後,便火速反應了過來。

  大家不約而同地將視線投注向了只將半分注意放在天幕上,猶自還拿著竹簡在看的諸葛亮身上。

  除了工作狂魔諸葛亮之外,他們無法再做他想。

  【公元207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曹操痛失謀臣郭嘉,而也在這一年,劉備三顧茅廬,得到了諸葛亮。

  從此,天下三分之局面漸漸露出了冰山一角。】

  在郭嘉還活著的時間門線里,曹操出離憤怒了。

  說好的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的大一統帝國呢。

  大一統帝國怎麼這麼多紀年法啊?

  公元207年又是個什麼年啊?怎麼一點也不統一!

  你不能因為他們三國了,就這麼混亂吧。

  【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劉備齋戒沐浴方才前往諸葛亮所在的草廬,但此刻臥龍先生正在草廬內酣然入夢。劉備如何願意打攪先生美夢,自然便立在門外悄悄等候,直到諸葛亮醒來方才得以相見,共商天下之大事。

  劉備驚為天人,感慨道:「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從此,魚水之歡成了君臣感情的最高讚揚。】

  聽到關於自己的逸聞,諸葛亮才終於捨得從竹簡中抬起了頭。

  而劉備本人已經麻木了。

  他失去了辨別能力。

  這是在誇獎他跟孔明之間門的君臣之情嗎?聽起來很像,再聽一聽。

  就是這個故事,是不是有點不太對勁啊。

  當時明明是一去就見到了,他好像沒有在門外等很久的記憶了啊。

  【當然,如此跌宕起伏的三顧茅廬當然是《三國演義》杜纂的,但杜纂的十分有根有據,畢竟是諸葛丞相自己親口蓋章的「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遂許先帝以驅馳。」

  只是也有可能,此三顧非

  真實的三顧,是多次的意思而已。

  畢竟哪有人盲婚盲嫁啊,不得多聊兩次嘛。】

  諸葛亮:……

  天幕這究竟是什麼破比喻。【多聊兩次果然效果卓然,諸葛亮很快就將劉備迷得如痴如醉,於是劉備與諸葛亮情好日密。

  如此親密無間門,竟然惹得關羽和張飛都開始吃醋不悅了,還得是劉備緊急出來救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