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所謂天妒英才,便是如此。周瑜年僅三十六歲,便在巴丘急病而亡。

  據說孫權受到快馬加鞭寄來的周瑜遺書之時,忍不住悲嘆道:「公瑾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深以為然的孫權重重點了點頭。

  公瑾可是王佐之才,公瑾若去,帝業何成?

  便是可成,恐也要大費一番功夫啊。

  孫權已經在心裡開始謀划起來。

  既然如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公瑾三十六歲那年去巴丘啊。

  還要送補品,每天都送!

  不差這點錢。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周瑜遺書的版本二。其用語深沉內斂,卻飽含感情,明明自己都壯志未酬,忽而短命,卻還掛念著遠在千里之外的孫權。

  「願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

  這是什麼感天動地的兄弟情深吶。】

  周瑜無語。

  可能天幕滿眼只能看到康樂吧。

  明明自己有非常盡職地提醒至尊先慮未然的好嗎?

  畢竟若他先去,那江東恐除卻子敬之外,再也找不到一個能夠堅定帝業之人了。

  周瑜深感壓力重大,必須得努力多活幾年才行啊。

  【當然,孫權對周瑜的逝去當然是十分哀傷的。他不僅自己身穿素服哀舉,感動左右,甚至親自從京口趕赴蕪湖迎回周瑜的靈柩。

  要知道,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統治者大多是不希望這種跨地奔喪的情況發生的。

  就連孫權自己,都差點因為孟仁未經同意為母奔喪而治罪。

  沒錯,就是那個因「哭竹生筍」選進二十四孝里的孟仁。

  這部簡直就是為了周瑜違反了自己定下的規則嗎?哦,又是撿到垃圾的一天呢。】

  孫權:???

  這病故的是公瑾欸,他肯定是特殊對待這是沒錯的。

  但那個什麼孟仁,拜託,如果是真有其事,他聽說實情之後肯定也會酌情減免的嘛,他哪裡有這麼無情。

  只不過……

  這個撿垃圾是為何意啊?

  反正恐怕不是物理意義上的撿垃圾。

  【你以為他們的君臣深情便到此為止了嗎?

  那當然不。

  孫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周瑜刷滿了存在感。

  十九年後,孫權在建業登基為帝,在登基宴會上,孫權對著滿座公卿當眾拉踩表示:「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並點名批評張昭,表示,如果當時聽了張公所言,現在自己恐怕就去乞討要飯了。】

  張昭:……

  哪裡就有要飯這麼嚴重?

  他深深嘆了口氣。

  孫權則莫名其妙,他這說的都是實話嘛,怎麼就叫拉踩呢?

  真是想不通。

  聽了張昭的話他可不就要去曹魏討飯了嗎?

  雖然大概率曹家老二對他會很大方就是了。

  但孫權也有些猜測,估計既然自己已然登基,恐怕就會開始著手敲打那些不支持他登基的大臣吧。

  【非但如此,周瑜太子登,男循尚公主,二兒子也娶了宗室女,可謂是上了雙重保險。但孫權恐怕萬萬沒有想到,嗯,人倒霉到一定程度,上多少保險也沒用。

  太子登、太子妃和周循全都早逝。

  孫權看著滾滾江水,發出長嘆:「孤念公瑾,豈有已乎?」

  只能說,長壽有的時候,也是甜蜜的煩惱呢。】

  剛給孩子們陸續辦完婚禮的孫權:!!

  什麼?

  想起之前天幕上次出現之時透露出來的些許內容。

  孫權當即決定,從即日開始,太子與太子妃必須天天強身健體,健康作息。

  【沒關係,二謀,你非但要送走第一位白月光都督,你還將陸續送走剩下三位大都督。

  開玩笑,什麼叫江東英才多年少啊,意思就是江東的英才很難長命嘛。】

  孫權聽到第一句,自己還要再送走三個的時候,便已然眼前一黑,差點昏過去。

  萬萬沒有想到還有後面一句如此破壞力驚人之語。

  怎麼,他們江東便這麼國運多舛麼?英才多短命。

  可他看張昭活得就挺久的啊。

  孫權面無表情地想通了,哦,張昭可能不屬於英才吧。

  【第二位呢,便是被周瑜誆過來的魯肅。據說,孫權第一次見到魯肅,便同他相談盡歡,立馬將其他人趕出房間,與魯肅同榻而聊,是為榻上策。

  所以有什麼話不能大庭廣眾聊天,非要跑到榻上去聊天呢,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孫權、魯肅心好累。

  能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不能大庭廣眾聊的當然是帝業啊。

  畢竟要是被別人聽到他勸剛上位連江東還沒穩下來的將軍搞帝業,那多危險。

  孫權則表示,天幕你說清楚。

  他是跟魯肅同榻而聊了,但是是同榻對飲!

  你對榻的理解跟我們對榻的理解是不是不太一樣啊。

  【說完魯肅,那緊接著的便是呂蒙了。可以說,呂蒙是孫權最滿意的作品,是他一手栽培起來的頂級將領。

  畢竟被孫權本人勸過學的可不多啊。

  最關鍵的是,這勸學的效果還是卓有成效的,於是我們二謀便又熱情地撫摸著呂蒙的背,感慨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呂蒙如今已經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