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鍾繇曾說要將荀攸的獻出的奇策全都記錄下來以傳後世,但還沒來得及整理完就也隨荀攸去世了。

  鍾繇啊,隔著千把年,我還是想問,今天你交稿了嗎?

  沒有,十六年,啥也沒寫出來,鍾繇,三國第一拖稿人。】

  鍾繇:……

  鍾繇心下十分遺憾。

  什麼,他若沒整理完,那公達之謀略聰穎,豈非無人可曉了?

  不行,從今天開始,就慢慢整理起來。

  之前那些,都已經可以讓大家知道了。

  曹操表示,他還活著呢,他才是第一手策略接收者好嗎?

  【說完了曹操的謀士代表人物,那我們就不得不提一個永遠被捆綁在史書上的一個組合了,那便是曹魏父子趴。

  曹魏政權雖不能說是如流星閃過,但在泱泱千年的華夏歷史上,也不能說格外耀眼。提起梟雄,倒還能想起曹操,但若論起帝王,那曹魏便只能往後排了。

  可沒關係,中古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個響亮的名號——「三曹」。

  他們以一種別具一格的方式,以王侯之尊,彪炳於文學史冊,亦可謂是第一人。

  而且本職工作幹得可比某些所謂更適合當文人的皇帝幹得好多了。】

  曹操沒想到,自己都算梟雄了,怎麼還彪炳的是文學史冊呢?

  雖然他也不是很在意就是了。

  而且,三曹?

  是哪三個啊?

  既然是父子組合,那首先得排除曹彰。

  那應該就是曹丕和曹植了吧,他們兩個的文章還不錯。

  正在揮毫寫瘦金體的趙佶與南唐正在寫詞的李煜感覺自己有被內涵到。

  但所謂不承認就是沒有。

  他們拒絕認領天幕的暗諷。

  【我至今難以用語言形容,自己在課本上看到那首《短歌行》旁邊的作者赫然寫的是曹操之大名時的震驚。

  畢竟那個時候,曹操在我心中,基本就跟董卓是一個風格的人。我真誠地以為他們是沒讀過書的草莽且不識字。

  啊,我錯了。】

  曹操表示,既然知道自己謬誤,就不要專門還要提一下。

  更何況,還是將他跟董卓放在一起提!

  如果是想成功把他氣到,那天幕的確成功了。

  【與豪放派的曹操不同,魏文帝曹丕走的主要是個婉約哀怨派。

  其實這麼說也不準確,其實曹丕的文章很清雅細膩,善於共情,寫策文又筆力雄厚,是我喜歡的風格。

  但沒辦法,那句「賤妾煢煢守空房」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我每次想起曹丕,都是一個捧著葡萄流著淚哀怨看向窗外寫怨婦詩的場景。

  儘管這句詩後面還寫到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這種意境優美之語,但我真的記不住了。】

  曹丕:……

  你們的關注重點可真偏啊。

  還有,他沒有這麼文弱,寫詩的時候他是不會哭的!

  都是什麼刻板印象。

  【因而我們親切地稱呼曹丕為小葡萄。說實在的,如果曹丕想要洗刷刻板印象,大概也只能跟他爹學一下,立馬寫首什麼能進教科書的豪放派詩作比較靠譜。

  畢竟那玩意,是真的要背啊。

  我從學完《短歌行》之後,對曹操的印象,便成了那句:「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曹操沉默。

  這樣的印象,也沒好到哪裡去。

  感受到下首兒子哀怨的目光,曹操心領神會。

  比起「賤妾煢煢」還是好了不少的。

  曹丕覺得無語。

  雖然他確實喜歡吃葡萄,認為這世上沒有比葡萄更好吃的東西了。

  可為什麼要叫他小葡萄啊。

  知不知道他名字中的丕字何意?

  丕者,大也。

  若常柚能聽到曹丕之心聲,會心領神會,表示,懂了,要叫大葡萄。

  第37章 曹魏其四

  【說起這三位錯綜複雜的父子感情,我只能說,貴圈真亂啊。

  曹丕,一個三曹之中文風最特立獨行的那個,一生致力於成為父親眼中最棒的兒子,為此,甚至還跟隔壁孫權暗戳戳競爭上了,這事我們按下往後稍稍。】

  看著周遭人震撼的目光,曹丕趕緊搖頭。

  不,雖然他確實一直記掛著他爹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

  可他還不至於傻到真以為他爹會把位置傳給孫仲謀好嗎?

  【而曹操嘛,顯然沒有體味到自家二兒子那顆纖弱敏感的文人之心。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給繼承人一點危機感,曹操一會兒喜歡文采斐然,獨占八分鰲頭的曹植,一會兒又喜歡少而聰穎,卻早夭的小兒子曹沖。

  整得曹丕鬱鬱寡歡,總覺得他爹不愛他了。】

  曹丕捂臉,表示,能不能不要再提他覺得他爹不愛他了這種事了。

  如果知道那句話會被一直提及,他絕不會說的。

  還什麼纖弱敏感的文人心。

  怎麼這麼奇怪。

  他是有野心,想要以魏代漢,成就一番事業,才會惶惶然,好嗎?

  還有,他只是寫詩的時候比較有代入感,可他平時,不是一個文弱的書生啊,他文武雙全的,好不好。

  【而這段所謂奪嫡故事,最大的贏家是曹丕,最大的受害者,好像還是曹丕。因為這故事越傳越離譜,待到南北朝時期,更是在曹魏黑料大師劉義慶的手下,完成了絕美的蛻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