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不定就是陛下今天心血來潮,想試試鹹魚了呢。】

  始皇帝:……

  確實夠地獄。

  他確實喜歡吃魚,但也就到今日為止了。

  再者說,今日之前,他也不喜歡吃鹹魚。

  都知道他不喜歡魚刺了,怎麼會喜歡吃鹹魚呢。

  那些

  庸官,他窒息了。

  【秦始皇的小愛好便先考據到這裡,下一部分,是我們荀老師那兩個偷家弟子。】

  荀老師?

  是說荀子嗎?

  始皇帝在心裡思量起來。

  荀子的兩個著名的學生,不就是韓非和李斯麼。

  何謂偷家弟子?

  是說李斯把韓非害死之事嗎?方才不是已經講過了嗎,為何還要再講一遍?

  而在齊國稷下學宮的荀子也抬起了頭。

  他的弟子又怎麼了?

  【雖然荀子的學說容納百家,也有吸納法家的精髓,但其以孔子為聖人,認為自己繼承的是孔子的思想,所以普遍認為荀子屬於儒家。

  但所謂荀門多逆徒,荀子的學生中唯有兩人最為著名,一為李斯,二為韓非,全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只能說,荀老師真是辛苦了。】

  荀子:……

  沒事,他都已經習慣了。

  這點區區小事,不足以撼動他的想法。【但所謂逆徒,又怎麼能讓老師安穩呢。荀子一直以來,都是先秦儒家三子之一,雖然在唐宋之後漸漸沒有孟子受重視,但是其從祀孔廟的地位還是極為穩妥的。

  直到明朝之時,大臣張九功認為,荀子培養了李斯和韓非,說明其思想內涵一定是法家,不可能是儒家,如何能受到他們儒家後生的推崇呢,於是上奏欲驅逐出孔廟,嘉靖之時,終於成行。

  一千多年之後,荀老師又是被兩個弟子拖後腿的一天呢。】

  荀子無言以對。

  雖然他其實對受不受到後世認可並不感興趣,但是,因為那兩個兔崽子直接讓人給趕出去,還是有點太丟臉了。

  再者說,他們兩個學著學著就學歪了,他又有什麼辦法嘛。

  【其實荀子跟秦國是有一段淵源的,他也不能全怪自己的徒弟。荀子曾親入秦,稱讚秦道:「秦四世有勝,數也,非幸也。」

  但要不怎麼說是逆徒呢,荀子與秦並無緣分,他認為秦國重法輕德並不可取,因而離開了秦國。估計那個時候,他並不會知道,自己未來最為驕傲的弟子全都跟秦有不解之緣。

  不過荀老師被這兩個弟子打臉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尤其是李斯。】

  始皇帝:李斯的出現頻率真是夠高的。

  「去,讓李斯自己到大獄門口聽一聽。」

  秦孝公卻很是不滿意。

  若無這些儒生所輕慢的法,他秦國恐怕早就被列國生吞活剝了,哪裡還有喘息的空間,可以讓這些人慢悠悠地環遊至秦點評一番呢。

  【荀子喜歡的,李斯未必一定喜歡。但荀子不喜歡秦的地方,李斯一定非常喜歡。

  譬如荀子曾經批判秦惠文王時期的相國張儀,認為張儀是態臣,只會巧言令色,取悅王上,用之必要亡國。】

  秦惠文王聽這話可就不高興了。

  張儀可是幫了他秦國大忙了,怎麼就被批判得一無是處

  呢。

  他寬慰張儀道:「相國不必上心,沒聽天幕方才說嘛,我秦不僅沒有亡,還天下一統了呢。」

  真是大大超出了他自己的預期。

  畢竟如今的秦國雖然勉強算是強國,但是他也只想著東出圖強罷了,誰能想到有朝一日,華夏九州悉數歸秦呢。

  至於那個二世而亡,就不提也罷。

  張儀卻渾然不當回事。

  畢竟是儒家的君子之說的信奉者,看不起他們這些搞縱橫的,實是意料之中的事。

  反正只要能一展抱負,又何必在乎這些看不上他的人呢。

  【荀子的教學成果卻顯然很是讓人感動。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大肆誇讚了張儀之功於秦功不可沒,雖然只是個例子而已,但還是不得不讓人感慨,今天又是荀門「相親相愛」的一天啊。】

  荀子表示,他這輩子都沒有這麼無語過,上一次這麼無語還是在上次。

  他平生第一次覺得,早知道這倆弟子,他就不收了。

  愛霍霍誰霍霍誰去吧。

  【而秦宮故事會的最後一部分,就讓我們來好好嘮嘮我們那倒霉蛋祖龍陛下,聊一聊他「奮六世之餘烈,背七世之黑鍋」的可歌可泣的兩千年。】

  始皇帝累了,怎麼又是他

  沒完了嗎?

  另外,到底是誰給他加的後半句,氣死人了。

  【秦國,這個位於戰國最西邊的國家,一直被山東六國認為蠻夷粗俗。又因其出了名的「打得過就拼命打,擴張領土,打不過就割地休養生息,覺得自己差不多又行了就繼續打。」的彪悍作風素與其餘國家格外格格不入,便被蔑稱為虎狼之國。

  而秦國雖然軍事上很能打,但是其文化軟實力不行,輿論一直攥在其餘六國手裡,於是現如今我們的語文書上,秦王是戰國時代文章里永恆的反派。】

  各位帝王將相肯定是對戰國時期的史料和故事耳熟能詳。

  他們忍不住遐想了一下。

  若是始皇帝背七世之黑鍋的意思,莫非是說,後世那些學子認為這些事都是始皇帝一個人幹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