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文能安國,武能定邦,可真是始皇陛下的好大兒啊。】

  原本還有些抗拒的始皇帝表示,這兒子真不錯啊。

  最好是能讓別人培養好了直接給他送過來就好了。

  不過聽起來那個爹也不是很會教育兒子的樣子,那到底是怎麼搞得嘛?

  難道人家是天生的帝王?

  他為什麼沒有一個這樣的兒子?

  羨慕,嫉妒。

  人生真是不公平吶。

  隋文帝楊堅將將統一天下,尚未來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負,便已聽說自家二世而亡了:……

  這天下,打得是真夠沒意思的。

  到底是哪個敗家兒子幹的好事?

  這次,李淵決定獨自觀看天幕,畢竟自己那個二兒子實在是太受天幕喜愛了,一起看他怕自己更加掛不住面子。

  但是聽到天幕說他這個父親不要也罷的時候,還是有些沒有繃住。

  什麼意思?

  他

  李淵這個阿耶做的有這麼失敗嗎?

  後人寧可給世民找個新的八竿子打不著的爹,也忍不住要埋汰自己嗎?

  真是豈有此理。

  【總而言之,其實龍鳳豬的組合一直以來都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原因呢,一方面主要是這個承前啟後的豬豬陛下天賦異稟,再其次呢,他們三人的宿命感都實在是太強了。

  三位陛下是中華歷史上最重要的三個帝王,分別代表了最偉大的三個朝代的氣質。在其任上,皆開疆拓土,豪情肆意,引人壯志凌雲。

  更為關鍵的是,也許是命中注定,三位帝王的原計劃繼承人,全都出了問題。

  就說巧不巧。】

  李世民:!!

  所以那個親侍湯藥的那個唐高宗真的不是承乾?

  始皇帝與漢武帝:……

  這麼巧的嗎?

  劉徹甚為幸災樂禍,「若我據兒是因為前車之鑑太少,不想當扶蘇,那這位鳳凰陛下的兒子呢?莫非是不願意當據兒?」

  【但要不說咱始皇陛下是千載第一大非酋呢。

  衛太子發兵未遂,自盡而亡,但漢武帝抽出了一個SSR霍光,其效忠於漢室。

  李承乾正策劃著名謀反呢,就被發現了,但唐太宗還能救一救,好在還有個從小自己親自帶大的高宗。

  而我們的始皇陛下,哈哈,他抽出來一個胡亥,再配上了一個趙高。真是天糊之局啊。】

  始皇帝:他好像那個大冤種啊。

  這麼說來,他是真的有夠倒霉的。

  但是沒關係,生不出來漢武帝和這個李世民,他就努把力拯救一下扶蘇吧。

  看了看明顯受到了極大衝擊的扶蘇,始皇帝深深嘆了口氣。

  希望獲悉了些許後事之後,他這個兒子可以有點長進。什麼?承乾造反?

  李世民同長孫皇后的震驚之情當真難以言表。

  想到自己那個從小就乖巧,行事作風皆效法聖人的太子,李世民眼前一黑。

  他差點便難以站穩,好在長孫皇后趕緊從震驚中反應過來,一把撐住了李世民。

  「二郎,沒事,天幕既如此說,想來我們還有挽救的機會。」

  李世民則顫聲道:「他謀反就算了,怎麼還比不過劉據?這是連發兵都還沒發出來就被發現了嗎?」

  長孫皇后:……

  李世民之前聽天幕說,他大唐之政局,你方唱罷我登場,逼宮都是常有之事,雖然心中有些掛懷,但卻仍滿以為至少不會是他的兒子。

  他不可能有廢儲之心吶。

  承乾他是為什麼啊?

  李世民不理解,李世民大為震撼。

  長孫皇后已經反應過來了,趕緊吩咐道:「還不快將太子請過來。」

  她要好好問問自己這個長子,腦子進水了嗎?

  【但要我說啊,二鳳陛下畢竟太遠,真要搞父子局呢,始皇帝不如想想辦法生個

  漢文帝出來,他那一朵大漢黑蓮花,感覺也蠻適合秦末的。

  重點是離得近吶。漢高祖就比秦始皇小三歲,想來秦始皇活著的時候,文帝他媽應該也出生了,還是往那個方向找找辦法比較靠譜。】

  文帝一朝的官員偷偷打量起了上首仍舊淺笑的君王。

  他大漢之天子,唯有今上與那惠帝是高祖之子。

  不是惠帝的話,那這個文帝……

  毫無疑問,便是他們家陛下啊!

  那可不行,始皇帝怎麼能把太后招去秦宮,那他們可不就沒有陛下了嗎?

  那不行,那萬萬不可以!

  劉恆心情倒是不錯。

  諡號為文麼,是個美諡呢。

  看來後世對他的評價也並不低呀。

  只是不知道這黑蓮花,是何意。

  始皇帝則有些煩躁。

  這天幕也真是的,說了,但沒完全說,倒是告訴他這個漢文帝他娘是誰啊,也方便他找來。

  就算自己生不出這漢文帝,也萬不能讓那個劉邦白白得了個好兒子!

  豈不血虧。

  【其實秦始皇一朝可供詳談的,又豈止前面這些,還有諸多秦皇生命中的匆匆過客,也因為秦始皇的原因,在史書上留下了清淺一筆,由此衍生出許多故事來。

  譬如那位在荊軻刺秦中的背景板夏無且,便因為其英勇無畏地用自己隨身攜帶的藥囊投擲荊軻,得到了秦始皇盛讚。其曰:「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軻也。」如此情感濃烈之語,又豈會被詳細鑽研史書的我們忘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