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斯作為大秦丞相,自然坐在最靠近始皇帝的地方。

  始皇帝忍不住上下打量起了李斯。

  李斯比他大了二十歲有餘,此刻兩鬢已然有些斑白。

  始皇帝:……

  救救他,他對李斯還不算重用嗎?怎麼就蚊子血了?

  【此時,韓國公子韓非的著作傳到了秦國。秦王政如饑似渴地讀完,忍不住拍案叫絕,起身感慨道:「若能見到此人與他同游,我死而無憾。」

  啊,這是何等的神交啊。

  恰逢李斯覲見,認出這正是他那位師兄韓非的手筆,親手將這位才子送到了秦王面前,從此韓非成了秦王政心頭孤懸的明月。】

  沉默,是此時的秦廷。

  始皇帝無言以對。

  是,他是說過此話不假,只是為什麼一經天幕轉述,便顯得格外離奇。

  他欣賞韓非著述中的尊主安國之法,欲讓他效忠於秦,如此光明磊落之想法,怎麼被天幕一說,顯得自己這般齷齪。

  戰國&mdot;韓國

  韓非本於家中著書,今日天上突然出此神跡,他卻仍舊不動如山。

  韓非莫名其妙,便也起身出門。

  甫一出門,便聽到天幕之中那石破天驚的一句「韓非成了秦王心頭孤懸的明月。」

  韓非:???

  【但韓非卻心系韓國,並無仕秦之意。秦王輾轉反側,寤寐思之,實在是過於急切想要見到韓非。忍無可忍之下,秦王大軍出征,攻打韓國。】

  韓國國君:……

  秦王想要韓非,直說嘛,他又用不上。

  好端端的,幹嘛打他們啊。

  後世百姓:這是什麼衝冠一怒為紅顏,不,為藍顏啊。

  【當時的秦國,六國之中,誰能與之爭鋒。韓國國君慌了手腳,不知如何,竟想起了韓非,讓他出使秦國,勸說秦王伐趙。

  此刻的韓王不知道,秦王所求,不過一韓非罷了。】

  韓王:「快,趕緊讓韓非收拾一下,去秦國,去秦國。」

  韓非表示,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幸而韓非早先不在院中,還尚且不知曉此為八卦軼聞,只覺得這秦王有些莫名其妙。

  【得了韓非,秦王自然如獲至寶,鳴金收兵。

  秦王對韓非的如此重視,自然讓李斯很是嫉妒。明明是他先來的,為何卻成為三人中最不重視的那一個,便算是之前的師兄又如何。】

  李斯:???

  這話何意?

  韓非同他定位相同,自然得除去。

  他並不是嫉妒啊,他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

  【於是,李斯便誣陷韓非,使其下獄。韓非入獄後深覺自己冤枉,想面見秦王。但李斯如何能忍,秦王有他一個法家能人就夠了!

  憑藉秦王對韓非如此看重,韓非一旦面見秦王,勢必會得到赦免,便強令韓非服毒。】

  韓非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

  他這位師弟的心性他最是了解,拔草除根不留後患是他能做出的事。

  但他這是聽到了什麼?

  他師弟為何秦王的看重有如此執念?

  【可惜李斯不明白一句話,比白月光殺傷力更大的,是死去的白月光。秦王很快便意識到其中恐怕有齟齬,但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秦王從來沒能得到韓非忠誠,韓非自然成了他心頭最皎潔的明月。

  但沒辦法,雖然韓非已逝,但國家還要人幫忙治理,不能因為死去的韓非再懲治活著的李斯。

  秦王只好把自己對韓非逝去的哀痛藏在心中,從此再不能忘。】

  始皇帝:他倒也沒有這麼念念不忘。

  只是有些遺憾罷了。

  韓非表示,秦國好可怕,他現在逃跑還來得及嗎?

  【但與韓非師從一方的李斯,卻與韓非有許多相同之處,秦王漸漸從李斯身上看到了韓非的影子,愈發倚重,將其看作了韓非的替身。】

  始皇帝:???

  他沒有!

  其他大臣恍然。

  原來如此!

  第20章 秦皇其八

  【韓非逝去之後,秦王政愈發倚重李斯,李斯成為秦相。眾所周知,秦國的相國嘛,那就是妥妥的正宮地位啊,縱然秦王政心裡猶自有著白月光,但湊活過唄,還能離了不成。】

  這話一出,非但秦朝的眾人目光驚疑。

  後世之人為何要這麼看待他大秦的相國?

  為何相國便是正宮?

  秦國的歷代先君這是第一次收到天幕,好容易從天幕釋放的信息中辨別出這所謂天下一統的秦始皇是他秦國的後人,還沒來得及反應,便被劈頭蓋臉罩了一堆後生的情愛故事。

  雖則離譜,但卻也聽得津津有味。

  什麼衝冠一怒為紅顏,直接把人國給滅了,多長他秦國的臉面啊。

  看來秦國後世之國力非比尋常。

  甚慰他們之心。

  至於後世子侄被流言攻陷之事,他們也只好作壁上觀啦。

  但萬萬沒想到,戰火還會有蔓延到自己身上的一天。

  秦孝公清了清喉嚨,對身側的商鞅乾癟癟道:「咳,看來我秦國之變法定然收到了不小的成效,多虧了商君。」

  商鞅拱手道:「蒙君上不棄。」

  【兩人也算是頗有默契,日久生情。三十餘載相攜走來,是非功過皆糾纏不清,那傳綿百世的制度是他們的豐碑。他們的姓名將共同書寫在每一份史冊之上,便連那秦國的傳國玉璽上也留下了李斯親筆刻下的字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