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言一出,各位皇帝都紛紛開始研究自己母親家族的族譜。

  讓他算算,他母后活了多久?外祖母呢?

  記下來記下來,得找個家裡母親活得長久的女子為後啊,至少能讓後代活久一點也好啊。

  只有武周時期的武則天神色深沉。

  什麼叫做生命最後一年晚景淒涼?

  莫非是又宮變了?

  【除此以外,乾隆的飲食搭配也比較合理。根據清宮現存的檔案,我們可以獲悉乾隆皇帝的日常飲食。

  乾隆跟他祖父一樣,飲食比較偏清淡,但也注重葷素搭配,不酗酒抽菸,再加上清朝吸取了明朝的經驗,雖然這吸取的方向有點偏吧,但至少異常關注皇子的教育,可以說清朝的皇子是史上最悽慘的皇子,天天起早貪黑,457工作制,不過也因此塑造了他們比較規律的生活,因而長壽一些

  ,並不稀奇。

  像唐朝那種重油重糖的胡人吃法,碰上唐朝皇帝的家族心血管遺傳病,自然是雪上加霜。】

  李世民等了半天終於等到天幕提及他一直憂心的李唐王室的遺傳病一事,自然百般凝神。

  再加上常柚在講述這一段的時候,配上了某天乾隆的食譜外加上清朝皇子作息表。

  李世民一甩袖,決定了:「從即日起,我大唐宮廷的飲食要改變,皇子公主的作息也要改變。就照著這個來。」

  長孫皇后定睛一看,雖然自方才起她便也覺得要格外關注這個遺傳病,但她仔細看了看這個作息圖。

  是不是有點太強人所難了?

  寅時便起來讀書?

  那時候天還沒亮吧。

  而且這又是漢文又是滿語的,難道那後世的皇帝還要學胡語不成?

  一直學到申時便罷了,申時還得繼續學騎射?

  她思忖了一下自己的幾個孩子,覺得好像有點太過為難。

  「二郎,這個作息是否太過辛苦了?」

  李世民此刻也稍微冷靜了些許,覺得自己也確實很捨不得讓他和觀音婢的孩子吃這種苦。

  他微微妥協,「總之不好再睡到日上三竿了。觀音婢,你也得多勸勸他們,尤其是青雀,日日吃這麼多油膩又甜的吃食,如何能安泰?」

  長孫皇后想到二兒子那愈發富態的身軀,深以為然。

  【此外,清朝還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對於騎射之事頗為熱衷。乾隆更是每年都去木蘭圍獵,且喜歡旅遊,六下江南。誤打誤撞,竟然達成了多鍛鍊的科學的運動觀。】

  始皇帝有些苦惱。

  他分明也很愛巡遊啊。雖然東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震懾六國餘孽,但無論原因是什麼,總歸也不是一個會安分呆在咸陽的皇帝。

  怎麼他就活不到八十九歲呢?

  難道就是因為他沒有一個高壽的母親?

  可他祖母明明也活了很久啊。

  但始皇帝轉瞬便想到了自己英年早逝的父王。

  劉徹倒頗為爽朗,衝著衛青笑道:「仲卿,看來年輕時四下遊玩總也不是全無好處的。你就是太操勞,等我們什麼時候也一起四處逛逛。這大好的大漢江山,有你大半的功勞,自然該好好看看。」

  他雖然面上不顯,其實心底很為方才天幕內容觸動,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

  他自然信任仲卿,可他很清楚自己,他絕不是那種因仲卿值得信任,便對其衛家人施以同樣信任的人。

  再加上他年老若是昏聵一些,天幕之事,確實不是危言聳聽,他需得早做準備。

  最好便是能讓仲卿活久一點。

  但凡有衛青在,他不會懷疑衛家成為第二個呂家,做出那樣的外戚之事。

  衛青對劉徹甚為了解,此刻借坡下驢,但卻也難得被他勾起些八卦的心思,他輕笑問道:「臣聞陛下年輕時縱馬踩壞了旁人的農田,便報上平陽侯的名號,不知此事是否是真的?」

  旁人眼觀鼻鼻觀心,自是不願上前湊這個熱鬧。

  只是那忍不住放肆的餘光卻擋也擋不住。

  天子的八卦誒!

  有知情人士心裡恍然,難怪之前平陽侯總是收到百姓的控訴!

  原來都是陛下乾的啊。

  劉徹難得支吾,「姐夫嘛,不就是用來坑的嘛。」

  多年後,成為劉徹新任平陽公主夫婿的衛青偶爾回想起這句話,心底猶自有些戚戚然。

  好在陛下現在不喜歡頂著旁人的名頭微服出宮了!

  第11章 視頻收尾評論區

  【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清朝的醫療水平也得到了不小的提高。清朝皇帝偶爾也會利用西醫進行治療,也一定程度上延長了自己的壽命。畢竟有病治病,沒病別瞎吃藥,是亘古不變的真理啊。】

  劉徹咀嚼著天幕中的詞句。

  醫療?

  醫者,治病工也。

  療者,治也。

  從天幕之前的隻言片語推斷,天幕是不喜巫者,認為巫者是胡言亂語。

  所以應當崇醫發展醫學麼。

  他垂眸深思。

  漢朝向來崇仕輕醫,便是巫者的地位,也未必低於醫者。

  而他若身體不適,也向來是巫醫同進的。

  但天幕若如此說,企非證明了便是應當著重發展醫術?

  畢竟八十九歲,實在也是一個不小的吸引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