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有句話說的好,只要不作死,就不會死,就算死,也不會死得這麼快。說這話的唐武宗可能自以為自己不過是在找樂子,之前那種吃藥吃死的故事肯定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不過他可能不知道,上一個有這種想法的皇帝,還是他那個吃丹藥中毒死的爹,墳頭草都三米高啦。】

  唐武宗李炎第一反應就是:誰說的,他阿耶的墳頭沒有草!

  他年年都派人打掃的好不好。

  而後才反應過來自己這反應好像不大對勁。他暗自下定決心,等晚些時候他就要把宮裡養的那些方士全都趕走,要讓那個李商隱的詩,從借古諷今變成踏踏實實的詠史詩。

  至於漢文帝會怎麼想,那又關他李炎什麼事呢。

  反正都已經入土的人了,就多擔待擔待後人吧。

  【果不其然,這位唐武宗最後也死于丹藥中毒,據說中毒頗深,死前十幾天都說不出話來。所以說,沒事別瞎找刺激,人固有一死不說,關鍵是還死得這麼痛苦,這麼難堪,何必呢。】

  知道了自己死法的

  李炎,忍不住渾身顫抖了一下。

  頓時覺得自己哪哪都不舒服,他的聲音有些虛弱,「快,宣太醫來瞧瞧,朕覺得自己好像不能說話了。」

  內侍領命而去,心裡卻道。

  聽起來聖人氣勢還挺足的啊。

  原本打算好好聽聽,想薅一下天幕的李世民,聽了一耳朵後輩人的死法。

  只能感嘆一句,真是大開眼界。

  這都是什麼事啊,對於找死這件事,他們大唐的皇帝怎麼這麼喜歡前赴後繼啊。

  既然大唐的百姓和後代對自己都如此尊崇,那要不然他考慮考慮,趁自己還年輕,好好寫本訓誡語錄?

  第一條,就要教導大家,不要嗑藥!

  【整個大唐都沉淪在丹藥的迷夢之中。縱觀中國帝制兩千年,大唐人對于丹藥的痴迷,可以說是一騎絕塵。

  除卻帝王,便是連飽讀詩書的藩將大臣與文采飛揚的文人騷客也都沉迷於煉丹。像我們耳熟能詳的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全都沉迷在煉丹之中。

  因為大唐攀上了道教的始祖李耳當祖先,而煉丹一向是道教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上行下效之下,煉丹之術就頗為盛行,也為我麼們留下了許多關於煉丹求仙的詩句,可以說,是人類早期馴服煉丹爐的原始記錄了。】

  李世民悟了,原來是祖先找錯人了啊。

  要不趁著建國還沒有幾年,趕緊換一個祖先?

  無辜被牽連的李耳此刻本身正好端端地當著周朝的官,沒想到這裡面還會有他的事。

  可他左思右想,且不論他到底有沒有這樣的子孫後代,便是真的有,那煉丹為什麼會跟他扯上關係啊!首先,他就沒創什麼教派,其次他壓根都不知道有煉丹這回事,如何就成了他創立的教派里的一項重要內容了呢?

  而諸如被提名的李白、杜甫等人,也萬萬沒想到天幕會提到自己的名字,還說自己是鼎鼎有名的。

  聽起來後世之人對他們寫的詩很是耳熟能詳。

  要不然再多寫點?

  畢竟不管以什麼方式青史留名,那也是一大幸事啊。

  【所以,至於煉丹是不是跟著太宗陛下學的,這不好說。反正後世的唐朝皇帝那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畢竟想擁有二鳳陛下這樣的睿智判斷,也殊為困難。反正唐朝這種跟著太宗陛下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行為也比比皆是,比如各個學著太宗陛下「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真是讓人鬨堂大孝。】

  李淵先聽此言,本還有些飄飄然。

  看來他所設想的並沒有錯。

  他完全可以平衡好二子的關係,想必是因為後來建成犯了什麼大錯,他才會廢了建成改立世民吧。

  只是……

  他盯著天幕一閃而過的那一行字,覺得有些疑惑。

  為何是鬨堂大孝?

  是錯字嗎?

  便是寫錯了字,他大唐父慈子孝,又有何可讓人覺得好笑的?

  李建成

  可就沒有他爹這樣的想法了,他跟李世民兄友弟恭?開什麼玩笑呢。

  【大唐權力巔峰的舞台,夠膽你就來,我方唱罷你登場,大唐的政局之精彩,也可以稱得上一句空前絕後了。

  曾有人說過,看中國歷史,只要看唐朝歷史就夠了,反正只要是你能想到的東西,唐朝他都有,比小說都精彩。不經歷個把宮廷政變,都不好意思承認自己當過大唐皇帝。】

  李世民:……

  天幕你有話不妨直說。

  李建成一聽這話立馬炸了,騰——地起身,指著李世民怒喝道:「李二,你竟然敢政變!你這是謀反,是大逆不道!」

  李世民聞言卻仍然安然坐於原地,神色不變,只淡定地看著暴跳如雷的李建成。

  他現在還只是有個大致的想法,並沒有落到實處,但聽天幕之語,像是成功了。

  只是好像太成功了,導致後代們紛紛有樣學樣。

  李淵趕緊壓下李建成,充當和事佬,「好了,建成,這都還是沒影子的事呢。」

  一邊在心裡盤算,要不然再給世民加官進爵,平衡一下權勢?

  坐在他另一側的李世民忍不住撇了撇嘴,想想就知道他阿耶又在搞他那套所謂的平衡之術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