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頁
裴英娘鬆口氣,還好李旦說一不二,她可以安心躲懶。
遠處遙遙傳來肅穆的鼓樂聲,這是儀式中的一部分,什麼時候擊鼓,擊幾下,怎麼擊有嚴格的規定,絲毫不能出錯。
鼓聲和樂聲時響時停,裴英娘在隱隱約約的伴奏聲中吃完朝食,梳洗打扮,她在孕中,不想碰鉛粉,只塗了一層紅玉膏,胭脂淡抹,貼翠鈿,飾面靨,唇脂選了顏色比較莊重的乾紅。
宮婢們圍著她奉承,不住誇她好看。
這時,殿外忽然安靜下來,暮春初夏的風吹過長廊,銅鈴奏出輕快脆響。
一個穿綠裙的宮婢跑進內殿,小聲道:“聖上來了!”
半夏打起帘子。
李旦走了進來,他頭戴冕冠,一襲玄衣纁裳,沉穩威嚴,氣度卓然,這並不是單純的身份轉變和衣著帶來的影響,而是從他骨子裡散發出來的,他並沒有因為成功登上皇位而驟然鋒芒畢露,氣勢反而收斂了些。
也因為這樣,眾人倒愈加畏懼他了。
屋裡的人紛紛垂首行禮。
裴英娘不怕李旦,只覺得他穿冕服和平時有些不一樣,氣質更凜冽了,等他走到跟前,朝她伸出手時,她搭著他的手站起身,壓低聲音笑著說:“阿兄,你穿這一身衣裳真好看。”
李旦低頭看她,唇邊浮起一絲淺笑,習慣性抬起手想她揉的頭髮。
她啊了一聲,警告他:“好不容易才梳好頭髮、戴上鳳冠,別給我碰亂了。”
李旦收回手,改為刮刮她的鼻尖。
不知道什麼時候小十七就跑進他心底最深處去了,說好要一輩子寵著她,讓著她,但事實上他其實才是被忍讓著的那一個。
他牽著她的手,握得緊緊的,帶著她一步一步走出內殿,走進暮春溫暖柔和的春日之下,耀眼的光線濾過層層枝葉,灑在他們身上,暖洋洋的。
※
他們並沒有立即返回長安,女皇的病勢加重了。
李旦推遲行程,但仍然命幾位宰相按照計劃返回長安,為遷都做準備,洛陽有太多女皇的痕跡,想要徹底收服文武大臣,穩定局勢,都城必須遷回去。
裴英娘開始顯懷,這一次她幾乎沒什麼反應,胃口和平時的一樣,李旦怕她勞累,讓她留在殿中休息。
他親自為女皇侍疾,每天處理政事後便去長生院看望女皇,確保女皇得到最細緻的照顧。
女皇一開始對他很冷淡,慢慢的能和他心平氣和討論朝政。偶爾母子倆因為某件事意見不統一而爭吵,李旦毫不退讓,女皇也絕不改口。
事後還得裴英娘出面調解,李旦喜歡把事情悶在心裡,女皇性情剛硬,兩人都不是軟和性子,吵起來哪一方都不肯讓步。
有時候李令月也進宮探望母親,然後到裴英娘這裡坐坐。
兩個月後,幽居長生院的女皇於睡夢中溘然長逝。
臨終前,她留下遺言,去帝號,稱則天皇后,和高宗李治合葬於乾陵。
李旦遵照女皇的意願,唯獨保留她的帝號。
幾日後,他率領百官護送女皇的靈柩回長安,舉行莊重的葬禮,靈柩送入乾陵地宮安葬。
一代女帝,千秋功過,任由後人評說。
※
時隔幾年,裴英娘終於回到闊別已久的星霜閣。
興慶宮的樓閣亭台和大明宮的齊整軒昂不同,零散分布在山水園林之中,和上陽宮的布局有些像。
她身子笨重,不便外出,李令月時常進宮看望她。
姐妹倆談談政務上的事,說說朝中幾位閣老家的八卦。
英王妃郭氏也想趁機和裴英娘套交情。聖上擺明了不會再納妃,宮裡只有這麼一位皇后,現在內外命婦們削尖了腦袋想討好皇后殿下,她不能落於人後。
想起李顯和李旦的關係,她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心思,皇后對她不壞,郎君和聖上兄弟情深就夠了,皇后不是那種喜歡爭鋒誇耀的人,太刻意去討好她,只會適得其反。
星霜閣的石榴樹果實纍纍時,裴英娘臨盆在即,李令月乾脆搬到宮裡住,方便照顧她。
她不愛舉辦宮宴,宮裡沒有以往熱鬧。
李令月嫌太冷清了,每隔三天出宮回公主府住一天。
然後回宮和裴英娘分享她從宴會上聽來的傳聞。
閣老們正忙著嫁女,不止閣老,長安的世家幾乎都在挑女婿,傳說他們被皇后嚇著了,生怕皇后讓他們的女兒出家修道,所以才急著辦喜事。
裴英娘哭笑不得,她怎麼不記得自己曾威脅閣老要把他們的女兒送去當女冠?
關他們的女兒什麼事?她真要撒氣,也是找他們這些當家做主的人欺負呀!
李令月哈哈笑,“還有更誇張的呢!裴家、褚家的郎君之前無人問津,現在閣老們搶著和他們結親,打聽潤郎的足足有二十多家!”
裴英娘聽得咋舌。
太子妃和皇后,不僅僅是身份的轉變,就像從九十九往前跨一步成為一百一樣,好像只多了那麼一點,但是所象徵的意義完全不同。
跨過那道關口,不只別人對她的態度完全變了,她也真正感受到那種殺伐決斷、整個天下皆由我掌控是什麼感覺。
那種感覺酣暢淋漓,令人飄飄欲仙,忘乎所以。
難怪當初女皇會慢慢滋生出野心,很少有人能抵抗得住權勢的誘惑。
她警告一手提拔的盧雪照,裴明潤和褚家的族人,誰敢仗著她的名義為非作歹,她絕不姑息。
權勢是好東西,但是如果沒有相應的掌控權勢的能力,只會害人害己。
好在她身邊的人都挺老實,沒有假借她的名頭作威作福。
她不知道的是,他們確實老實,沒辦法,有那個心也沒那個膽子呀!聖上管得太嚴了,誰給皇后抹黑,罪加三等,他們不敢拿項上人頭去試探聖上的底線。
這年秋天,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池子裡的荷花依舊一茬接一茬盛開,裴英娘順利生下第二個孩子,果然如奉御所說,是個小娘子。
從開始陣痛到小娘子出生,中間只有一個多時辰,比生鴻奴的時候還順利。
小娘子還沒落地就得到公主的封號。她的兄長鴻奴對剛出生的妹妹很好奇,溜進房裡看了幾眼,偷偷和薛崇胤說,“妹妹有點丑。”
薛崇胤把這話學給李令月聽,李令月轉頭就告訴裴英娘。
鴻奴很生氣,覺得薛崇胤太不夠義氣了,要和他割袍斷義。
薛崇胤連忙道歉,鴻奴看著脾氣好,真生起氣來九頭牛都拉不回。
說要割袍斷義,他真的去找宮婢討剪刀。
薛崇胤後來都急哭了,鴻奴依然不想原諒他。
薛崇簡幸災樂禍,被兄長摁著揍了一頓。
公主的封號是星河,星河即銀河,她出生時剛好是半夜,天朗氣清,漫天星子閃爍,能清晰看見瑰麗的河漢。
李旦把襁褓中的二娘抱給裴英娘看,剛出生的小娘子像小貓崽一樣,小小的一團,他的動作小心翼翼的,略顯笨拙,不過比第一次抱鴻奴時熟練。
宮婢打起帘子,鴻奴跑到榻床邊,拉拉李旦的衣袖,蹬著小胖腿爬上床,“阿耶,阿娘,妹妹不醜,妹妹以後會變漂亮的。”
遠處遙遙傳來肅穆的鼓樂聲,這是儀式中的一部分,什麼時候擊鼓,擊幾下,怎麼擊有嚴格的規定,絲毫不能出錯。
鼓聲和樂聲時響時停,裴英娘在隱隱約約的伴奏聲中吃完朝食,梳洗打扮,她在孕中,不想碰鉛粉,只塗了一層紅玉膏,胭脂淡抹,貼翠鈿,飾面靨,唇脂選了顏色比較莊重的乾紅。
宮婢們圍著她奉承,不住誇她好看。
這時,殿外忽然安靜下來,暮春初夏的風吹過長廊,銅鈴奏出輕快脆響。
一個穿綠裙的宮婢跑進內殿,小聲道:“聖上來了!”
半夏打起帘子。
李旦走了進來,他頭戴冕冠,一襲玄衣纁裳,沉穩威嚴,氣度卓然,這並不是單純的身份轉變和衣著帶來的影響,而是從他骨子裡散發出來的,他並沒有因為成功登上皇位而驟然鋒芒畢露,氣勢反而收斂了些。
也因為這樣,眾人倒愈加畏懼他了。
屋裡的人紛紛垂首行禮。
裴英娘不怕李旦,只覺得他穿冕服和平時有些不一樣,氣質更凜冽了,等他走到跟前,朝她伸出手時,她搭著他的手站起身,壓低聲音笑著說:“阿兄,你穿這一身衣裳真好看。”
李旦低頭看她,唇邊浮起一絲淺笑,習慣性抬起手想她揉的頭髮。
她啊了一聲,警告他:“好不容易才梳好頭髮、戴上鳳冠,別給我碰亂了。”
李旦收回手,改為刮刮她的鼻尖。
不知道什麼時候小十七就跑進他心底最深處去了,說好要一輩子寵著她,讓著她,但事實上他其實才是被忍讓著的那一個。
他牽著她的手,握得緊緊的,帶著她一步一步走出內殿,走進暮春溫暖柔和的春日之下,耀眼的光線濾過層層枝葉,灑在他們身上,暖洋洋的。
※
他們並沒有立即返回長安,女皇的病勢加重了。
李旦推遲行程,但仍然命幾位宰相按照計劃返回長安,為遷都做準備,洛陽有太多女皇的痕跡,想要徹底收服文武大臣,穩定局勢,都城必須遷回去。
裴英娘開始顯懷,這一次她幾乎沒什麼反應,胃口和平時的一樣,李旦怕她勞累,讓她留在殿中休息。
他親自為女皇侍疾,每天處理政事後便去長生院看望女皇,確保女皇得到最細緻的照顧。
女皇一開始對他很冷淡,慢慢的能和他心平氣和討論朝政。偶爾母子倆因為某件事意見不統一而爭吵,李旦毫不退讓,女皇也絕不改口。
事後還得裴英娘出面調解,李旦喜歡把事情悶在心裡,女皇性情剛硬,兩人都不是軟和性子,吵起來哪一方都不肯讓步。
有時候李令月也進宮探望母親,然後到裴英娘這裡坐坐。
兩個月後,幽居長生院的女皇於睡夢中溘然長逝。
臨終前,她留下遺言,去帝號,稱則天皇后,和高宗李治合葬於乾陵。
李旦遵照女皇的意願,唯獨保留她的帝號。
幾日後,他率領百官護送女皇的靈柩回長安,舉行莊重的葬禮,靈柩送入乾陵地宮安葬。
一代女帝,千秋功過,任由後人評說。
※
時隔幾年,裴英娘終於回到闊別已久的星霜閣。
興慶宮的樓閣亭台和大明宮的齊整軒昂不同,零散分布在山水園林之中,和上陽宮的布局有些像。
她身子笨重,不便外出,李令月時常進宮看望她。
姐妹倆談談政務上的事,說說朝中幾位閣老家的八卦。
英王妃郭氏也想趁機和裴英娘套交情。聖上擺明了不會再納妃,宮裡只有這麼一位皇后,現在內外命婦們削尖了腦袋想討好皇后殿下,她不能落於人後。
想起李顯和李旦的關係,她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心思,皇后對她不壞,郎君和聖上兄弟情深就夠了,皇后不是那種喜歡爭鋒誇耀的人,太刻意去討好她,只會適得其反。
星霜閣的石榴樹果實纍纍時,裴英娘臨盆在即,李令月乾脆搬到宮裡住,方便照顧她。
她不愛舉辦宮宴,宮裡沒有以往熱鬧。
李令月嫌太冷清了,每隔三天出宮回公主府住一天。
然後回宮和裴英娘分享她從宴會上聽來的傳聞。
閣老們正忙著嫁女,不止閣老,長安的世家幾乎都在挑女婿,傳說他們被皇后嚇著了,生怕皇后讓他們的女兒出家修道,所以才急著辦喜事。
裴英娘哭笑不得,她怎麼不記得自己曾威脅閣老要把他們的女兒送去當女冠?
關他們的女兒什麼事?她真要撒氣,也是找他們這些當家做主的人欺負呀!
李令月哈哈笑,“還有更誇張的呢!裴家、褚家的郎君之前無人問津,現在閣老們搶著和他們結親,打聽潤郎的足足有二十多家!”
裴英娘聽得咋舌。
太子妃和皇后,不僅僅是身份的轉變,就像從九十九往前跨一步成為一百一樣,好像只多了那麼一點,但是所象徵的意義完全不同。
跨過那道關口,不只別人對她的態度完全變了,她也真正感受到那種殺伐決斷、整個天下皆由我掌控是什麼感覺。
那種感覺酣暢淋漓,令人飄飄欲仙,忘乎所以。
難怪當初女皇會慢慢滋生出野心,很少有人能抵抗得住權勢的誘惑。
她警告一手提拔的盧雪照,裴明潤和褚家的族人,誰敢仗著她的名義為非作歹,她絕不姑息。
權勢是好東西,但是如果沒有相應的掌控權勢的能力,只會害人害己。
好在她身邊的人都挺老實,沒有假借她的名頭作威作福。
她不知道的是,他們確實老實,沒辦法,有那個心也沒那個膽子呀!聖上管得太嚴了,誰給皇后抹黑,罪加三等,他們不敢拿項上人頭去試探聖上的底線。
這年秋天,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池子裡的荷花依舊一茬接一茬盛開,裴英娘順利生下第二個孩子,果然如奉御所說,是個小娘子。
從開始陣痛到小娘子出生,中間只有一個多時辰,比生鴻奴的時候還順利。
小娘子還沒落地就得到公主的封號。她的兄長鴻奴對剛出生的妹妹很好奇,溜進房裡看了幾眼,偷偷和薛崇胤說,“妹妹有點丑。”
薛崇胤把這話學給李令月聽,李令月轉頭就告訴裴英娘。
鴻奴很生氣,覺得薛崇胤太不夠義氣了,要和他割袍斷義。
薛崇胤連忙道歉,鴻奴看著脾氣好,真生起氣來九頭牛都拉不回。
說要割袍斷義,他真的去找宮婢討剪刀。
薛崇胤後來都急哭了,鴻奴依然不想原諒他。
薛崇簡幸災樂禍,被兄長摁著揍了一頓。
公主的封號是星河,星河即銀河,她出生時剛好是半夜,天朗氣清,漫天星子閃爍,能清晰看見瑰麗的河漢。
李旦把襁褓中的二娘抱給裴英娘看,剛出生的小娘子像小貓崽一樣,小小的一團,他的動作小心翼翼的,略顯笨拙,不過比第一次抱鴻奴時熟練。
宮婢打起帘子,鴻奴跑到榻床邊,拉拉李旦的衣袖,蹬著小胖腿爬上床,“阿耶,阿娘,妹妹不醜,妹妹以後會變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