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頁
李旦點點頭。
剛上車他就靠著車壁瞌睡,眼睛都睜不開,裴英娘從未見過他累到這個地步,心疼極了,讓他睡在自己腿上,低頭幫他揉太陽穴。
他卻不肯睡,仰躺著看她,眼瞳布滿血絲,一字字道:“英娘,這一次是我的疏忽,以後不會了。”
好好的為什麼要道歉?裴英娘愣了片刻,隨即明白他在說什麼,眼眶微微發熱,差點落淚,“他們私心作祟,自作主張,和阿兄沒關係。”
她俯身吻李旦的唇,“阿兄最好了!”
李旦立刻加深這個吻,手壓在她後頸上,不許她逃脫。
耳鬢廝磨,鬧了一會兒,卷棚車緩緩駛進紫微宮內朝,半夏在外面輕咳幾聲,提醒他們快到了。
裴英娘推開李旦,睨他一眼,剛才還一副昏昏欲睡,給他一個枕頭立馬能睡上三天三夜的可憐樣,一轉眼就變了!果然不能隨隨便便縱容他。
李旦輕笑,摟她入懷,手指靈活地幫她系好方才胡鬧時解開的系帶,“不回甘露台了,儀式過後,我們直接回長安。”
裴英娘怔了一下。在洛陽待久了,說起長安,她竟覺得有些陌生。
對她來說,蓬萊宮已經隨著李治的逝去消失在過往歲月中,改名的大明宮是一個全新的地方。
李旦握住她的手,輕輕摩挲她的手指,“幾個月前,我派人擴建相王府,整座隆慶坊的坊民搬遷去別的地方,以後相王府改為興慶宮,星霜閣的石榴樹還在,回去以後,想住哪裡?”
裴英娘認真地考慮了一會兒,大明宮有太多回憶,難免觸景傷情,逢年過節時偶爾去住幾天就好了,她更喜歡相王府,那裡的一糙一木,一磚一瓦都是李旦的心意,“星霜閣。”
李旦笑了一下,點點頭。
相王府是他們的家,他在那裡迎娶英娘,和她成為真正的夫妻,他也更想念相王府。
不回甘露台,行禮還是要收拾的。
回到偏殿,裴英娘吩咐忍冬和半夏去上陽宮的寢殿清點要帶走的東西,她們倆跟隨她多年,熟知她的習慣,知道哪些東西最貴重,哪些東西可以留下。
吃過飯,她強迫李旦午睡,他剛剛吃飯的時候好幾次沒夾准菜,再撐下去明天肯定沒精神,睡上半個時辰也好。
他剛睡下不久,長史、馮德和專管在內外朝傳話的內侍一窩蜂趕到偏殿,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每一樁都等著李旦示下,他們拿不了主意。
裴英娘嘆息一聲,只得把李旦叫起來。
李旦睡得不沉,聽到長史在屏風外頭說話的聲音就醒了,洗了把臉,畢竟眯了一會兒,臉色比之前好了點。
裴英娘踮起腳,為他系好圓領袍的帶子,目送他出去,扭頭吩咐宮婢,“晚膳要一盅膠木豬骨燉湯,燉湯時只要蔥姜和石榴酒,其他的什麼都不用擱。”
得給李旦補補。
宮婢應喏,去廚下傳話。
阿鴻午睡醒來,坐在鋪設簟席的錦榻上和宮婢玩博戲。裴英娘坐在一邊旁觀,發現兒子和她一樣,運氣很好,每把必贏。
她挑挑眉,頂替宮婢和阿鴻玩。
阿鴻頭一次輸,呆了呆,骰子怎麼不聽使喚了?
內侍過來稟告,“殿下……”他斟酌好半會兒,才接著道,“長生院那邊……”
裴英娘撒開骰子,“聖上有什麼吩咐?”
內侍悄悄吁口氣,昨天張宰相當眾頒布退位詔書,他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女皇,還好太子妃沒有為難他,“殿下,聖上想見您。”
明天就要走了,見一見也好。裴英娘收起笑容,捏捏阿鴻的臉,讓宮婢繼續陪他玩。
阿娘走之後,他的運氣又變好了,每把都能贏,阿鴻眼珠一轉,偷偷決定,以後不和阿娘玩了。
長生院和昨天一樣安靜,可能因為女皇退位的原因,這安靜中又多了幾分淒冷。
裴英娘進去的時候,女皇靠著床欄喝茶,羊仙姿跪坐在腳踏上服侍她。
“你們去外面候著。”女皇道。
羊仙姿起身,領著宮婢們退出去。
“十七娘……”女皇眼帘半抬,褪去皇帝的身份,她整個人仿佛變柔和了,好似一個普普通通、溫柔慈祥的老婦人,但那雙細長眸子依舊精光內斂,緩緩道,“羊仙姿是不是你阿父安排的?”
她終究還是老邁了,語速比往日慢很多,裴英娘耐心聽她問完,反問她:“母親怎麼會有這樣的懷疑?”
女皇淺笑,“上官瓔珞是個聰明人,隨時會投靠繼位者,朕早知道她會被你拉攏……可她只是個幌子,還有其他人在幫你,九郎曾讓你拜房瑤光為師,你跟著房瑤光學騎馬,我懷疑過房瑤光,她卻走得乾脆……”
“所以您懷疑羊仙姿?”裴英娘低嘆口氣,目光望向遠方,“母親,你多慮了,阿父確實曾囑咐我,要我交好房瑤光、上官瓔珞、羊仙姿和其他人,他教會我很多東西,您的喜好,您忌諱什麼,都是阿父告訴我的,但是他沒有在您身邊安插內應……上官瓔珞和我交情不淺,加上想要振興上官家,才會主動和我合作。”
女皇垂眸,沉默片刻,不再提起這個話題,岔開話道:“旦兒會怎麼安排朕的後事?”
她是皇帝,按理可以單獨為她修建一座陵寢,但是她身份特殊,假如李旦真的把她葬在其他地方……女皇明白有多少人痛恨她,那些人遲早會找到機會毀掉她的陵墓,他們做不到,他們的子孫可以。
她就曾多次命人掘開別人的墳墓,只為了威懾群臣。
裴英娘輕聲說:“阿兄當然遵從母親的意願。”
陵寢的修建有時候可能持續數十年,地下宮殿修好了,還有地上工程。乾陵更特殊,女皇這些年陸陸續續派人修繕乾陵,意思很明顯。
女皇深深地看裴英娘一眼,“很好。”
※
太常卿親自領著尚衣局的人送來冕服。
朱絲粗纓冕冠,玄衣纁裳,白紗中單,這是李旦要穿的。皇后的則是褘衣翟服,花釵十二樹。
記得裴英娘出閣時偷偷和他抱怨,說親王妃的九樹花釵太沉了,壓得她肩酸背痛,根本抬不起頭。皇后的禮服鳳冠更奢華,加上博鬢,肯定更重。
她是雙身子,不能太勞累……李旦把太常卿叫到跟前,叮囑他冊封儀式不宜太繁瑣。
太常卿心領神會,連聲答應。
處理完內朝的事,他命張宰相召集五品以上的朝臣,商議回長安的事。
首先復國號曰唐,郊廟、社稷、陵寢、百官、旗幟、服色、文字全部恢復成高宗李治時的舊制,召回女皇貶謫的官員,其中裴宰相仍舊官復原職。宗室皇親回京後,遷居長安北部里坊,由朝廷賜給衣食家用。
李旦堅持保留女皇的帝號。
大臣們爭不過他,只得同意。
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
氣氛立馬變了,眾人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閣老們歷經風雲變幻,還把持得住,年輕的幾個按耐不住激動和興奮,謝恩時左腳絆右腳,差點當著同僚們的面摔個大馬趴。
剛上車他就靠著車壁瞌睡,眼睛都睜不開,裴英娘從未見過他累到這個地步,心疼極了,讓他睡在自己腿上,低頭幫他揉太陽穴。
他卻不肯睡,仰躺著看她,眼瞳布滿血絲,一字字道:“英娘,這一次是我的疏忽,以後不會了。”
好好的為什麼要道歉?裴英娘愣了片刻,隨即明白他在說什麼,眼眶微微發熱,差點落淚,“他們私心作祟,自作主張,和阿兄沒關係。”
她俯身吻李旦的唇,“阿兄最好了!”
李旦立刻加深這個吻,手壓在她後頸上,不許她逃脫。
耳鬢廝磨,鬧了一會兒,卷棚車緩緩駛進紫微宮內朝,半夏在外面輕咳幾聲,提醒他們快到了。
裴英娘推開李旦,睨他一眼,剛才還一副昏昏欲睡,給他一個枕頭立馬能睡上三天三夜的可憐樣,一轉眼就變了!果然不能隨隨便便縱容他。
李旦輕笑,摟她入懷,手指靈活地幫她系好方才胡鬧時解開的系帶,“不回甘露台了,儀式過後,我們直接回長安。”
裴英娘怔了一下。在洛陽待久了,說起長安,她竟覺得有些陌生。
對她來說,蓬萊宮已經隨著李治的逝去消失在過往歲月中,改名的大明宮是一個全新的地方。
李旦握住她的手,輕輕摩挲她的手指,“幾個月前,我派人擴建相王府,整座隆慶坊的坊民搬遷去別的地方,以後相王府改為興慶宮,星霜閣的石榴樹還在,回去以後,想住哪裡?”
裴英娘認真地考慮了一會兒,大明宮有太多回憶,難免觸景傷情,逢年過節時偶爾去住幾天就好了,她更喜歡相王府,那裡的一糙一木,一磚一瓦都是李旦的心意,“星霜閣。”
李旦笑了一下,點點頭。
相王府是他們的家,他在那裡迎娶英娘,和她成為真正的夫妻,他也更想念相王府。
不回甘露台,行禮還是要收拾的。
回到偏殿,裴英娘吩咐忍冬和半夏去上陽宮的寢殿清點要帶走的東西,她們倆跟隨她多年,熟知她的習慣,知道哪些東西最貴重,哪些東西可以留下。
吃過飯,她強迫李旦午睡,他剛剛吃飯的時候好幾次沒夾准菜,再撐下去明天肯定沒精神,睡上半個時辰也好。
他剛睡下不久,長史、馮德和專管在內外朝傳話的內侍一窩蜂趕到偏殿,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每一樁都等著李旦示下,他們拿不了主意。
裴英娘嘆息一聲,只得把李旦叫起來。
李旦睡得不沉,聽到長史在屏風外頭說話的聲音就醒了,洗了把臉,畢竟眯了一會兒,臉色比之前好了點。
裴英娘踮起腳,為他系好圓領袍的帶子,目送他出去,扭頭吩咐宮婢,“晚膳要一盅膠木豬骨燉湯,燉湯時只要蔥姜和石榴酒,其他的什麼都不用擱。”
得給李旦補補。
宮婢應喏,去廚下傳話。
阿鴻午睡醒來,坐在鋪設簟席的錦榻上和宮婢玩博戲。裴英娘坐在一邊旁觀,發現兒子和她一樣,運氣很好,每把必贏。
她挑挑眉,頂替宮婢和阿鴻玩。
阿鴻頭一次輸,呆了呆,骰子怎麼不聽使喚了?
內侍過來稟告,“殿下……”他斟酌好半會兒,才接著道,“長生院那邊……”
裴英娘撒開骰子,“聖上有什麼吩咐?”
內侍悄悄吁口氣,昨天張宰相當眾頒布退位詔書,他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女皇,還好太子妃沒有為難他,“殿下,聖上想見您。”
明天就要走了,見一見也好。裴英娘收起笑容,捏捏阿鴻的臉,讓宮婢繼續陪他玩。
阿娘走之後,他的運氣又變好了,每把都能贏,阿鴻眼珠一轉,偷偷決定,以後不和阿娘玩了。
長生院和昨天一樣安靜,可能因為女皇退位的原因,這安靜中又多了幾分淒冷。
裴英娘進去的時候,女皇靠著床欄喝茶,羊仙姿跪坐在腳踏上服侍她。
“你們去外面候著。”女皇道。
羊仙姿起身,領著宮婢們退出去。
“十七娘……”女皇眼帘半抬,褪去皇帝的身份,她整個人仿佛變柔和了,好似一個普普通通、溫柔慈祥的老婦人,但那雙細長眸子依舊精光內斂,緩緩道,“羊仙姿是不是你阿父安排的?”
她終究還是老邁了,語速比往日慢很多,裴英娘耐心聽她問完,反問她:“母親怎麼會有這樣的懷疑?”
女皇淺笑,“上官瓔珞是個聰明人,隨時會投靠繼位者,朕早知道她會被你拉攏……可她只是個幌子,還有其他人在幫你,九郎曾讓你拜房瑤光為師,你跟著房瑤光學騎馬,我懷疑過房瑤光,她卻走得乾脆……”
“所以您懷疑羊仙姿?”裴英娘低嘆口氣,目光望向遠方,“母親,你多慮了,阿父確實曾囑咐我,要我交好房瑤光、上官瓔珞、羊仙姿和其他人,他教會我很多東西,您的喜好,您忌諱什麼,都是阿父告訴我的,但是他沒有在您身邊安插內應……上官瓔珞和我交情不淺,加上想要振興上官家,才會主動和我合作。”
女皇垂眸,沉默片刻,不再提起這個話題,岔開話道:“旦兒會怎麼安排朕的後事?”
她是皇帝,按理可以單獨為她修建一座陵寢,但是她身份特殊,假如李旦真的把她葬在其他地方……女皇明白有多少人痛恨她,那些人遲早會找到機會毀掉她的陵墓,他們做不到,他們的子孫可以。
她就曾多次命人掘開別人的墳墓,只為了威懾群臣。
裴英娘輕聲說:“阿兄當然遵從母親的意願。”
陵寢的修建有時候可能持續數十年,地下宮殿修好了,還有地上工程。乾陵更特殊,女皇這些年陸陸續續派人修繕乾陵,意思很明顯。
女皇深深地看裴英娘一眼,“很好。”
※
太常卿親自領著尚衣局的人送來冕服。
朱絲粗纓冕冠,玄衣纁裳,白紗中單,這是李旦要穿的。皇后的則是褘衣翟服,花釵十二樹。
記得裴英娘出閣時偷偷和他抱怨,說親王妃的九樹花釵太沉了,壓得她肩酸背痛,根本抬不起頭。皇后的禮服鳳冠更奢華,加上博鬢,肯定更重。
她是雙身子,不能太勞累……李旦把太常卿叫到跟前,叮囑他冊封儀式不宜太繁瑣。
太常卿心領神會,連聲答應。
處理完內朝的事,他命張宰相召集五品以上的朝臣,商議回長安的事。
首先復國號曰唐,郊廟、社稷、陵寢、百官、旗幟、服色、文字全部恢復成高宗李治時的舊制,召回女皇貶謫的官員,其中裴宰相仍舊官復原職。宗室皇親回京後,遷居長安北部里坊,由朝廷賜給衣食家用。
李旦堅持保留女皇的帝號。
大臣們爭不過他,只得同意。
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
氣氛立馬變了,眾人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閣老們歷經風雲變幻,還把持得住,年輕的幾個按耐不住激動和興奮,謝恩時左腳絆右腳,差點當著同僚們的面摔個大馬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