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李澈把官牒遞了過去。
馬椿神色變了變,新任府台親自登門拜訪實在出乎他的意料,門外畢竟不是說話的地方,他抬手道:「大人裡面敘話。」
蕭時善跟著李澈進了院子,往四周打量了一圈終於明白什麼叫家徒四壁,要說這是尋常百姓家還屬尋常,實在沒法想像這會是一個知縣的住所。
「怎麼回來了?」一個蒼老的聲音從矮小的灶房裡傳出,接著走出來一個頭髮灰白的女人,臉上布滿皺紋,見家裡進了生人,目光直直地瞧了過來。
馬椿把兩只水桶放到地上,「娘,家裡來了客,兒子過會兒去打水。」
老人沒說什麼,又轉進了灶房。
馬椿請了李澈進屋說話,蕭時善不好湊在跟前,便在院子裡坐了坐,莫名感覺有人在瞧她,她順著視線看過去,發現是個三四歲的小男孩,正在幫忙撿碎柴,烏溜溜的眼睛裡滿是好奇。
蕭時善心想這應該就是那馬大人的孩子了,就是不知為何沒瞧見這家裡的女主人,按理說這種時候該由女主人出來招待女眷,才不算失禮,心下這般想著,便聽到東面屋子裡傳出一陣壓抑的咳嗽聲,是個女人的聲音。
這家人還真是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蕭時善很是納悶,她見過遠寧府其他縣的知縣夫人和小姐,哪有窮困潦倒到這個份上的,偏偏讓這馬知縣占全了。
大約過了兩刻鐘的時間,兩人一同走了出來。
李澈走到蕭時善身邊,「我們去縣衙看看。」
蕭時善點點頭,卻見馬知縣又去提起了那兩只木桶,臨出門前,把打來的兩桶水倒進了水缸里。
那個面容嚴肅的老人端了個大碗出來,碗裡盛著四個窩頭,「好歹吃點東西。」
馬椿應了一聲,想起什麼,扭頭對李澈道:「大人和夫人應當還沒吃早飯吧,家裡沒有好東西招待大人,倒是有幾個窩頭,大人若是不嫌棄,也墊墊肚子。」
馬椿說完便覺得有些唐突了,以窩頭招待客人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李澈不怎麼在意,從碗裡拿了個窩頭,掰了一小塊給蕭時善,「那就卻之不恭了。」
蕭時善握著那小塊窩頭,看著李澈拿起來吃,她猶豫了一下,也低頭咬了一小口,這種雜糧面子做的窩頭又干又拉嗓子,好不容易咽下去一口,她便把剩下的窩頭藏在了衣袖裡。
然而這點小動作,全落在了馬老夫人的眼裡,蕭時善不知道為什麼,面對這個鄉下老太太,竟然有點類似於面對季夫人的感覺,好像你干點什麼都逃不過對方的法眼。
出了馬家的小院子,蕭時善瞪了李澈一眼,把那塊窩頭塞進了他的手裡,他自個兒吃去吧。
李澈本就是給她掰了一小塊,三四口就能吃完,嘗個味道罷了,他捏著那小塊窩頭,對她輕聲道:「你不覺得是自己的偏見麼,其實味道還可以。」
蕭時善覺得她這個偏見怕是一輩子都改不了了,窩頭有什麼好吃的,她一輩子都吃不著也不會有遺憾。
橫宣縣的縣城與其他地方明顯不同,比不上其他地方繁華是一點,更明顯的地方在於這裡的人都有種緊繃恐慌,人人行色匆匆,街上十分冷清。
「一個月前,有一小股義軍流竄到橫宣,到處打家劫舍,放火燒屋,百姓們不敢出門,縣裡不少店鋪都關門了,就是怕哪日被義軍包圍住,逃也逃不掉。如今已有好些人逃到別處去了,照這樣下去,義軍還沒有攻過來,橫宣縣城就先變成空城了。」馬椿長長地嘆了口氣。
李澈回想了一下,州府那邊並沒有收到橫宣的請兵申請,「沒向上面請兵?」
「請了,早就送上去了,到現在也沒有半點消息。」馬椿停頓了一下,「上面遲遲沒有派兵,下官只得率領縣衙差役和鄉勇逼退義軍,雖然沒讓義軍侵占縣城,但我們這邊也有不少傷患,下官自作主張把縣衙騰出了空,讓傷患在裡面養傷。」
到這會兒,李澈才真正高看了馬椿一眼,不是所有人都敢於任事,能在州府沒有調兵的情況下,親自組織鄉勇,清剿流寇,真正擔起了守土恤民之責。
蕭時善還真看不出這個馬知縣竟有這樣的膽識,倒是教人從心底里生出一絲敬意。
見多了弄權斂財的官員,反而極少見到這種清流,又或是這樣的人本來就少。
來到縣衙,即使蕭時善已經有所預料,也比不上親眼目睹來得觸目驚心,她頭上戴著帷帽,依然擋不住那股難聞的血腥味,如今正值夏季,天氣悶熱得厲害,汗味,藥味,各種味道混合在一起,令人幾欲作嘔。
蕭時善沒有細看,可匆匆一眼,腦海里就能清晰地浮現出翻裂的血肉,她屏住呼吸,極力壓下胸口那股噁心感,她觸碰過鮮血,知道那是怎樣一種噁心黏膩的感覺,愈發不想去看那些傷患,怕自己又會想起某些畫面。
李澈摸到她汗濕冰涼的手,把她的手裹進掌心,緊緊地握了握,蕭時善抬頭看了下他,往他身側挨近了些,只覺得被他這般牢牢握著,緊繃的心弦也舒緩了許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馬椿神色變了變,新任府台親自登門拜訪實在出乎他的意料,門外畢竟不是說話的地方,他抬手道:「大人裡面敘話。」
蕭時善跟著李澈進了院子,往四周打量了一圈終於明白什麼叫家徒四壁,要說這是尋常百姓家還屬尋常,實在沒法想像這會是一個知縣的住所。
「怎麼回來了?」一個蒼老的聲音從矮小的灶房裡傳出,接著走出來一個頭髮灰白的女人,臉上布滿皺紋,見家裡進了生人,目光直直地瞧了過來。
馬椿把兩只水桶放到地上,「娘,家裡來了客,兒子過會兒去打水。」
老人沒說什麼,又轉進了灶房。
馬椿請了李澈進屋說話,蕭時善不好湊在跟前,便在院子裡坐了坐,莫名感覺有人在瞧她,她順著視線看過去,發現是個三四歲的小男孩,正在幫忙撿碎柴,烏溜溜的眼睛裡滿是好奇。
蕭時善心想這應該就是那馬大人的孩子了,就是不知為何沒瞧見這家裡的女主人,按理說這種時候該由女主人出來招待女眷,才不算失禮,心下這般想著,便聽到東面屋子裡傳出一陣壓抑的咳嗽聲,是個女人的聲音。
這家人還真是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蕭時善很是納悶,她見過遠寧府其他縣的知縣夫人和小姐,哪有窮困潦倒到這個份上的,偏偏讓這馬知縣占全了。
大約過了兩刻鐘的時間,兩人一同走了出來。
李澈走到蕭時善身邊,「我們去縣衙看看。」
蕭時善點點頭,卻見馬知縣又去提起了那兩只木桶,臨出門前,把打來的兩桶水倒進了水缸里。
那個面容嚴肅的老人端了個大碗出來,碗裡盛著四個窩頭,「好歹吃點東西。」
馬椿應了一聲,想起什麼,扭頭對李澈道:「大人和夫人應當還沒吃早飯吧,家裡沒有好東西招待大人,倒是有幾個窩頭,大人若是不嫌棄,也墊墊肚子。」
馬椿說完便覺得有些唐突了,以窩頭招待客人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李澈不怎麼在意,從碗裡拿了個窩頭,掰了一小塊給蕭時善,「那就卻之不恭了。」
蕭時善握著那小塊窩頭,看著李澈拿起來吃,她猶豫了一下,也低頭咬了一小口,這種雜糧面子做的窩頭又干又拉嗓子,好不容易咽下去一口,她便把剩下的窩頭藏在了衣袖裡。
然而這點小動作,全落在了馬老夫人的眼裡,蕭時善不知道為什麼,面對這個鄉下老太太,竟然有點類似於面對季夫人的感覺,好像你干點什麼都逃不過對方的法眼。
出了馬家的小院子,蕭時善瞪了李澈一眼,把那塊窩頭塞進了他的手裡,他自個兒吃去吧。
李澈本就是給她掰了一小塊,三四口就能吃完,嘗個味道罷了,他捏著那小塊窩頭,對她輕聲道:「你不覺得是自己的偏見麼,其實味道還可以。」
蕭時善覺得她這個偏見怕是一輩子都改不了了,窩頭有什麼好吃的,她一輩子都吃不著也不會有遺憾。
橫宣縣的縣城與其他地方明顯不同,比不上其他地方繁華是一點,更明顯的地方在於這裡的人都有種緊繃恐慌,人人行色匆匆,街上十分冷清。
「一個月前,有一小股義軍流竄到橫宣,到處打家劫舍,放火燒屋,百姓們不敢出門,縣裡不少店鋪都關門了,就是怕哪日被義軍包圍住,逃也逃不掉。如今已有好些人逃到別處去了,照這樣下去,義軍還沒有攻過來,橫宣縣城就先變成空城了。」馬椿長長地嘆了口氣。
李澈回想了一下,州府那邊並沒有收到橫宣的請兵申請,「沒向上面請兵?」
「請了,早就送上去了,到現在也沒有半點消息。」馬椿停頓了一下,「上面遲遲沒有派兵,下官只得率領縣衙差役和鄉勇逼退義軍,雖然沒讓義軍侵占縣城,但我們這邊也有不少傷患,下官自作主張把縣衙騰出了空,讓傷患在裡面養傷。」
到這會兒,李澈才真正高看了馬椿一眼,不是所有人都敢於任事,能在州府沒有調兵的情況下,親自組織鄉勇,清剿流寇,真正擔起了守土恤民之責。
蕭時善還真看不出這個馬知縣竟有這樣的膽識,倒是教人從心底里生出一絲敬意。
見多了弄權斂財的官員,反而極少見到這種清流,又或是這樣的人本來就少。
來到縣衙,即使蕭時善已經有所預料,也比不上親眼目睹來得觸目驚心,她頭上戴著帷帽,依然擋不住那股難聞的血腥味,如今正值夏季,天氣悶熱得厲害,汗味,藥味,各種味道混合在一起,令人幾欲作嘔。
蕭時善沒有細看,可匆匆一眼,腦海里就能清晰地浮現出翻裂的血肉,她屏住呼吸,極力壓下胸口那股噁心感,她觸碰過鮮血,知道那是怎樣一種噁心黏膩的感覺,愈發不想去看那些傷患,怕自己又會想起某些畫面。
李澈摸到她汗濕冰涼的手,把她的手裹進掌心,緊緊地握了握,蕭時善抬頭看了下他,往他身側挨近了些,只覺得被他這般牢牢握著,緊繃的心弦也舒緩了許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