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若不是蕭時善非要體現一把自身的賢惠,特地挑了兩個丫鬟給他使喚,那碧珠碧荷壓根就走不到李澈跟前去,結果她沒落到好不說,還里外不是人,真真是沒地說理去。
「這個名兒怎麼了?」他問道。
蕭時善傻了才把那堆破事扯出來,她推了推他,催促道:「你接著說。」
李澈沒有揪著不放,接起被她打斷的思緒,「我們來的頭一天架閣庫便著了火,即使最後沒有造成多大影響,裡面的帳冊卷宗也被燒毀了不少。」
「你是覺得這裡面有貓膩?」蕭時善順著他的話琢磨起來,她起初只認為這場火是下馬威,但仔細一想為何別處沒有起火,偏偏這架閣庫起火呢。
李澈頷首道:「你知道今年朝廷撥下多少銀子以作軍需嗎?」
蕭時善搖搖頭,身子朝他傾了傾,「多少?」
「二百二十萬兩,這二百二十萬兩銀子一部分是抗倭費用,另一部分則是給鎮壓僮民起義的軍餉,一旦打起來仗來,便是花錢如流水,這筆銀子說多不多,但也絕對不少,可如今仗還沒打,就先沒了軍餉,你說這銀子都花在什麼地方了?」
說到這兒,李澈從椅子上起身,從隔子的陳設中取了只白玉盤,將桌子上的荔枝放在了裡面。
蕭時善的眼睛看著他,等他重新坐回來的時候,她迫不及待地說道:「是都進了某些人的錢袋了吧,俗話說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自然是先緊著自個兒的腰包。」那位總督大人隨便一個見面禮就是一匣子珠寶,闊氣得很呢。
李澈從不妄下定論,這邊的形勢往小里說是地方動亂,往大里說興許會影響整個朝野格局,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之後如何都是未知之數。
受好奇心驅使,蕭時善開口問道:「你從雷知府的相好那兒發現什麼了?」
李澈把玉盤往她身邊送了送,淡聲道:「雷知府記了本帳冊,大概記了些要緊的東西。」
她伸手揪了一顆,一邊吃著荔枝一邊說道:「在那個碧荷手裡?」
「這種東西在她手裡保不住,不過她倒說了個人,興許從那人的身上可以有所發現。」
「是誰?」
「橫宣知縣馬椿。」
「是他啊。」
李澈揚了下眉,有些詫異地道:「你聽過這個人?」
蕭時善點點頭,「遠寧府的官夫人我差不多都見個遍了,便是離得遠的也來走了一趟,只有這橫宣縣沒有半點動靜,我就稍稍留心了些。」
他笑了笑,「你都打聽到什麼了?」
她出門做客可不是光知道享樂,是真在給他打聽事。
蕭時善下巴微抬,心下略感得意,「我聽人說這個橫宣知縣跟那位雷知府關係鬧得很僵,之前雷知府做壽,遠寧府的各個府衙都送了禮,只有這個馬知縣沒有送。這人也夠怪的,連這點人情世故都不懂,頭頂的官帽還怎麼戴得住。」
李澈聽她說完,沉吟道:「看來這橫宣縣是值得一去了。」
蕭時善朝他瞧過來,「你要親自去?」
「是我們。」他糾正道。
她停了一下,細白的手指指向自己,不太確定地道:「我?」
李澈明確地告訴她,她沒有聽錯,「所以我說你這脾氣發得正是時候,關上門處理幾日家務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去做什麼?」
他拿著帕子擦了擦手上的汁水,目光在她臉上轉了轉,「你不是嫌府里悶?」
蕭時善白了他一眼,「我現在一點也不悶。」
每日裡有那麼多事,她忙都忙不過來了,又要跟那些夫人交際往來,後院裡的大事小情下人們也來找她詢問,仿佛離了她根本沒法運轉。
他太會給她找事做了,又或者她就不是個能閒得住的人,回頭一想,才發現自己大包大攬了不少事。
蕭時善後知後覺地道:「我怎麼覺得自己被你給繞糊塗了。」
「比如呢?」李澈態度坦然地回視她。
她盯了他一眼,自個兒也說不出什麼,但就是覺得哪裡不對勁,通常情況下,蕭時善是喜歡動動腦子的,也愛聽他跟她講的那些事,從千頭萬緒中找到一點頭緒,是極有成就感的事。
但在她和他之間的事上,蕭時善一點都不想動腦子,因為每當她絞盡腦汁也是想不出個所以然的時候,就分外讓人頭疼煩躁,最後索性丟到一邊。
她把腦袋往椅子上輕磕了一下,姑且就當他襟懷坦蕩好了。
李澈伸手擋住她的額頭,目之所及是奪人眼目的一抹朱唇,紅潤的唇瓣沾著荔枝汁水,唇珠飽滿,馥郁香艷,比新剝殼的荔枝還令人口舌生津。
蕭時善觸及到他的視線,面上有些發燙,忙往後退去,然而她往後仰得急,忘了自己坐在繡墩上,身子一歪,竟是直接從繡墩上掉了下去。
雖然手腕被他抓住了,沒有讓她趴在地上,但也沒好到哪兒去,屁股都坐到地上了,這麼大的人了竟然還會從繡墩上掉下來。
李澈蹲下身,把繡墩拿到一邊,扶住她的胳膊道:「磕疼了沒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個名兒怎麼了?」他問道。
蕭時善傻了才把那堆破事扯出來,她推了推他,催促道:「你接著說。」
李澈沒有揪著不放,接起被她打斷的思緒,「我們來的頭一天架閣庫便著了火,即使最後沒有造成多大影響,裡面的帳冊卷宗也被燒毀了不少。」
「你是覺得這裡面有貓膩?」蕭時善順著他的話琢磨起來,她起初只認為這場火是下馬威,但仔細一想為何別處沒有起火,偏偏這架閣庫起火呢。
李澈頷首道:「你知道今年朝廷撥下多少銀子以作軍需嗎?」
蕭時善搖搖頭,身子朝他傾了傾,「多少?」
「二百二十萬兩,這二百二十萬兩銀子一部分是抗倭費用,另一部分則是給鎮壓僮民起義的軍餉,一旦打起來仗來,便是花錢如流水,這筆銀子說多不多,但也絕對不少,可如今仗還沒打,就先沒了軍餉,你說這銀子都花在什麼地方了?」
說到這兒,李澈從椅子上起身,從隔子的陳設中取了只白玉盤,將桌子上的荔枝放在了裡面。
蕭時善的眼睛看著他,等他重新坐回來的時候,她迫不及待地說道:「是都進了某些人的錢袋了吧,俗話說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自然是先緊著自個兒的腰包。」那位總督大人隨便一個見面禮就是一匣子珠寶,闊氣得很呢。
李澈從不妄下定論,這邊的形勢往小里說是地方動亂,往大里說興許會影響整個朝野格局,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之後如何都是未知之數。
受好奇心驅使,蕭時善開口問道:「你從雷知府的相好那兒發現什麼了?」
李澈把玉盤往她身邊送了送,淡聲道:「雷知府記了本帳冊,大概記了些要緊的東西。」
她伸手揪了一顆,一邊吃著荔枝一邊說道:「在那個碧荷手裡?」
「這種東西在她手裡保不住,不過她倒說了個人,興許從那人的身上可以有所發現。」
「是誰?」
「橫宣知縣馬椿。」
「是他啊。」
李澈揚了下眉,有些詫異地道:「你聽過這個人?」
蕭時善點點頭,「遠寧府的官夫人我差不多都見個遍了,便是離得遠的也來走了一趟,只有這橫宣縣沒有半點動靜,我就稍稍留心了些。」
他笑了笑,「你都打聽到什麼了?」
她出門做客可不是光知道享樂,是真在給他打聽事。
蕭時善下巴微抬,心下略感得意,「我聽人說這個橫宣知縣跟那位雷知府關係鬧得很僵,之前雷知府做壽,遠寧府的各個府衙都送了禮,只有這個馬知縣沒有送。這人也夠怪的,連這點人情世故都不懂,頭頂的官帽還怎麼戴得住。」
李澈聽她說完,沉吟道:「看來這橫宣縣是值得一去了。」
蕭時善朝他瞧過來,「你要親自去?」
「是我們。」他糾正道。
她停了一下,細白的手指指向自己,不太確定地道:「我?」
李澈明確地告訴她,她沒有聽錯,「所以我說你這脾氣發得正是時候,關上門處理幾日家務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去做什麼?」
他拿著帕子擦了擦手上的汁水,目光在她臉上轉了轉,「你不是嫌府里悶?」
蕭時善白了他一眼,「我現在一點也不悶。」
每日裡有那麼多事,她忙都忙不過來了,又要跟那些夫人交際往來,後院裡的大事小情下人們也來找她詢問,仿佛離了她根本沒法運轉。
他太會給她找事做了,又或者她就不是個能閒得住的人,回頭一想,才發現自己大包大攬了不少事。
蕭時善後知後覺地道:「我怎麼覺得自己被你給繞糊塗了。」
「比如呢?」李澈態度坦然地回視她。
她盯了他一眼,自個兒也說不出什麼,但就是覺得哪裡不對勁,通常情況下,蕭時善是喜歡動動腦子的,也愛聽他跟她講的那些事,從千頭萬緒中找到一點頭緒,是極有成就感的事。
但在她和他之間的事上,蕭時善一點都不想動腦子,因為每當她絞盡腦汁也是想不出個所以然的時候,就分外讓人頭疼煩躁,最後索性丟到一邊。
她把腦袋往椅子上輕磕了一下,姑且就當他襟懷坦蕩好了。
李澈伸手擋住她的額頭,目之所及是奪人眼目的一抹朱唇,紅潤的唇瓣沾著荔枝汁水,唇珠飽滿,馥郁香艷,比新剝殼的荔枝還令人口舌生津。
蕭時善觸及到他的視線,面上有些發燙,忙往後退去,然而她往後仰得急,忘了自己坐在繡墩上,身子一歪,竟是直接從繡墩上掉了下去。
雖然手腕被他抓住了,沒有讓她趴在地上,但也沒好到哪兒去,屁股都坐到地上了,這麼大的人了竟然還會從繡墩上掉下來。
李澈蹲下身,把繡墩拿到一邊,扶住她的胳膊道:「磕疼了沒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