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信認得這具屍體,這是東宮四友中的安海山。此人早在十九年前就已經被殺,屍首已經朽成枯骨,腰間竟還佩戴著東宮輔護都尉的純金腰牌,想必是家人給埋下的陪葬。如今這具枯骨口不能言,身卻能動,骷髏頭上兩隻黑洞扭轉來望住李信,令李信止不住地一陣陣顫抖。

  李信的腳邊,橫七豎八地倒著一地的人。貴嬪陰鳳儀,貴人乞伏氏,婕妤宋小桃……都被牢牢綁縛,全無反抗之力,一雙雙哀切的眼睛,望向他們的君王。然而李信也被綁縛在殿柱上,對面殿柱上綁著皇后莊氏,夫妻對視,悲戚無語。

  “聖上!……”殿門口傳來一聲絕望的呼喚,眾人一齊望去,是屍鬼又拖了兩人進來。都已經長發披散,衣衫撕裂,是經歷了一番苦戰,後面那人,更是胸前染滿血跡,呼吸急促,已經是奄奄一息。

  “阿三!阿五!”李信終於哀叫出聲:“你們也……”

  最後的希望,至此徹底斷絕。

  陰鳳儀與乞伏氏嘶聲哭泣,掙扎著撲向前去,所有的妃嬪全都哭成一團。

  殿口的屍鬼,忽然跌跌撞撞地讓向兩邊。陰風過處,十六扇柵格門一齊開啟,一個高瘦的人影,出現在雨霧之中。

  光頭僧鞋,卻披著玄黑織金龍袍,極度懾人又極度詭異。緩步踏入殿中,眸光銳利寧定,全然視兩旁的屍鬼如無物。懷中抱著一隻琵琶,遍體螺鈿閃耀,縱是在這幽暗大殿中,也籠罩著一層柔和光暈。

  李信已經認不出這面容了,蒼老,冷漠,皺紋堆疊,滿面風霜。然而目光移向他的雙耳,只見那雙耳朵厚實飽滿,耳垂大而圓,正作元寶形狀。

  “你……你……”李信的語聲,已經完全暗啞。

  “二弟,好久不見。”

  太子李譚,滿臉皺紋牽動,慢慢綻出一個愉悅的笑容。

  他的身後,跟著一群朝臣,個個畏畏縮縮地緊隨李譚前行,驚懼地瞟著兩旁屍鬼。唯有走在最前面的章琮,雙眉緊蹙,望向屍鬼的眼神,除了畏懼,更多的是憂慮。

  “殿下,這些妖魔,驅散了罷,不能再放任他們屠戮無辜了。敦煌百姓死傷無數,那都是盡心護國、抵禦柔然的良民。”

  李譚並未回頭,腳步依然沉穩,閒適,一步步踏上漫長的御階:“勝負未分,怎能自損兵馬?未到最後關頭,不可輕易驅散。”

  “殿下已經勝了。”章琮望一眼被綁得一地的李信家眷,神情中閃過一線不忍:“一切都已在殿下掌控之中,勝得不能再勝。惠王多行不義必自斃,斬殺他們父子也就是了,其他人,饒恕了罷,都是殿下的子民……”

  李譚猛然回頭,驚得章琮一顫。那張威嚴面龐上,雖然保持著微笑,卻浮蕩著一股異樣的森寒之意。

  “患難之中棄我於不顧的,豈能算作是我的子民。今日徹底清算舊帳,肅清餘孽,來日重振朝綱,再現繁榮天下,只要君臣同心,又有何難。”

  身後追隨的宋昀,趕緊點頭響應:“是是是,謹遵殿下……不,陛下之意。我等已經棄暗投明,今後唯陛下之命是從,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章琮一聲不響。良久,慢慢嘆了口氣:“是我老了,腦筋糊塗,一時還未能接受殿下復生這個訊息。殿下已經勝券在握,老臣還是去找主上,平定妖魔,救護百姓罷。”

  說著,向李譚恭敬跪倒,叩了三個頭,匆匆起身,走下長長御階,快步奔向殿外。

  李譚已經走到御座邊,見狀只微微一笑,一言未發,只掂起一隻手指,在懷中琵琶弦上,輕輕一撥。

  樂音脆亮,瞬間飄蕩殿周。本來看守在李信身邊的安海山,如被什麼無形的線索操控,猛然揮起手中長劍,飛身衝下御階。章琮尚未走到殿口,身子已被那長劍一劍貫穿,一頭撲倒在殷紅絲毯上。

  “還有他。”李譚微微轉頭,面向哆嗦得不成模樣的宋昀:“別看屍鬼無心,無心更加忠誠,比那些黑心之人更值得信任。”

  宋昀見勢不妙,縱起身形,拼盡全力向殿外奔去,卻哪裡逃得脫滿殿的屍鬼,利爪撲上,一陣悽厲的慘呼,絲毯上霎時血肉橫飛。

  李譚輕輕搖了搖頭,轉過身子,面對李信。

  第216章 長兄殺弟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李信勉力抬頭,與那雙眼眸對視。

  黑若玄壇,冷若寒冰。微笑中飽含的凜凜殺意,激得他全身又是一陣顫抖。手腳早已綁到酸麻,毫無掙脫綁縛的可能,周遭重重屍鬼,眼前死而復生的仇敵,一點點碾盡他心頭所有生機,只余茫茫荒土,一片死灰。

  那兄長卻只含笑不語,默默欣賞著他的顫抖與掙扎,良久,才轉身望著御座,凝神沉吟片刻,雙袖一振,坐在龍案之後。

  一聲悠長的嘆息,自那薄薄的唇間發出。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雖然十九年的時間長了點,可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報仇報得精細,徹底,才是我的心愿。”

  李信拼盡全力,維持一個尚算平穩的語聲:

  “阿兄,這位子,我原封不動還給你。我從此……從此閉門思過,再也不問朝堂之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