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快。”柳染低聲道。

  曇多覺點了點頭,嘆息著雙手合什:“善哉,善哉。”

  簡單裁製的布囊,通體素黑,幾乎與周圍的幽暗融為一體,然而紐扣掀開,瞬間光芒輝映全室。

  囊中包裹的,是一隻娑羅木五弦琵琶。色澤厚重而光潤,遍身鑲嵌閃亮螺鈿,繪出一幅幅曼妙圖案:飛天、迦陵頻伽鳥、菩提樹、五色奇花……湛湛光暈浮動,籠罩琵琶全身,那花紋竟不似鑲成,仿佛自然生就的一般。

  無相的屍身,靜置地室中央。眾人在周圍坐下,肅然俯首合什。蕭澄明將琵琶橫抱懷裡,朱紅撥子緩緩撥動,五弦錚琮響起,奏出一曲曼妙樂音。

  “魂兮歸來,前路無所。天人千仞,惟魂是索。

  魂兮歸來,流沙千里。勿入雷淵,散不可止。……”

  自第一聲樂韻響起,那琵琶仿若自沉睡中醒轉,生命驀然綻放,滿室一片輝煌。面板上流光溢彩,花紋瞬間鮮活,鳥在振翅歌唱,樹在迎風搖曳,飛天輕盈起舞,碩大的五色花朵飛旋室中。

  樂韻簡單,只有數節,循環往復。那琵琶卻如活物般光芒煥發,綻出越來越強烈的異彩,罩住蕭澄明身前無相方丈的面龐。鮮血褪卻,煙塵消散。皺紋漸漸舒展,痛楚的神情化為坦然。

  “……魂兮歸來,離彼不祥。朱明承夜,晞采朝陽。

  魂兮歸來,往恐危身。光風轉蕙,入我修門。”

  無相的雙眼,緩緩睜開,迷茫地望向四周。

  “這是……”

  荀良遇一把扶起他的身體,負在背上,飛步奔出室外。昏暗燈光中,蕭澄明收起琵琶,仔細套上布囊,仍然藏入佛龕下的暗室,室中一片靜寂,無花,無樹,無飛天,仿若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義父,我想……”

  柳染的目光,長久停留在已經關閉的暗室門上。曇多覺凝視他的神情,淡淡微笑一下。

  “主上請直言。”

  “守城戰況慘烈,我軍死傷殆盡,無數英雄義士殉國,依我看,已經是琵琶大展神通之時。不妨多救些人來,以琵琶復生,確保此戰全勝,義父以為如何?”

  “老衲也有此意。”曇多覺點了點頭:“但是,主上,你須明白,這琵琶是天神的法器,我們只是僥倖得來,一旦消息泄露,不但會引來李信那廝追殺搶奪,還可能會引動天界追蹤,到那時候天神降災於敦煌,生靈塗炭,豈不是我們的罪過。”

  柳染神情微動,長久無言。曇多覺接著說下去:

  “三年前飛天忽然現世,與阿修羅大戰鳴沙山,城南遭遇浩劫,整座九嬰林都陷入地下,你還記得吧。多虧當時琵琶尚未恢復神通,不然一定被天神感應到,那場惡戰則不知會慘烈到何等程度。”

  “孩子,你宅心仁厚,有如此善念,老衲十分欣慰。只是,世間萬事,皆有因果,非人力所能干預。有些時候,只因一念之差,救人反而成了害人。這琵琶的來歷,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柳染的視線,慢慢轉向蕭澄明。

  那僧人與柳染四目對視,長嘆一聲,緩緩搖了搖頭。

  蕭澄明,東宮四友之一。

  軍旅出身,卻熟識音律,是個文武兼通的良臣。此人不擅言談,只是武功極高,又極忠勇,故此柳染並不安排他處理外務,只要他貼身守衛義父。

  琵琶的來歷,是蕭澄明講給柳染。

  那是在庚子二十年,冬天異常寒冷,蕭澄明身為太子輔護都尉,奉命在街巷中巡查民情,卻聽見前方不遠處,傳來錚琮琵琶聲。

  他自幼精研樂器,卻從未聽過那支樂曲。一個好樂之人,哪經得起這樣的誘惑?當即飛奔過去看個究竟。

  只見漫天飛雪裡,一頂朱紅肩輿停在路邊。寶蓋瓔珞,四角金色翟尾高挑,分明是誥命夫人輿駕。周圍卻並沒有太多從人,只見一個侍女抱著一柄琵琶,正蹲在路旁雪堆邊彈奏。

  那琵琶正如柳染今日所見,樂聲中光暈燦爛,花鳥飛旋。蕭澄明驚駭地仔細審視,才發現那侍女面前並不是雪堆,而是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僵臥雪中,身邊有木棍,有破爛的竹籃,看著是個拾荒的貧民。

  “多謝恩人……”那老婦艱難起身,顫抖著伏地跪倒:“謝姑娘……”

  “別謝我,”那侍女笑著,抱起琵琶回到肩輿邊:“謝謝夫人吧,是飛天神救了你。”

  “迦陵,住口。”肩輿中傳出一個女子聲音,極輕,極柔,極溫暖:

  “張婆婆,我瞧你偌大年紀,在大雪中凍倒街頭,實在可憐,才救你醒轉。這裡有些錢帛,你拿去謀生,這等寒冬,不要再出來拾荒了。今日之事,還望你不要聲張。”

  “是是是,飛天神在上,我絕不敢告訴他人!”張婆婆連連叩頭。那侍女將琵琶送入肩輿簾內,一隊人馬重新啟程,向澹臺將軍府方向而去。

  蕭澄明看得清清楚楚,那張婆婆遍身積雪覆蓋,明明早已凍僵,卻在琵琶反覆彈奏的樂韻里,漸漸睜開了眼睛。救她活轉的,就是這隻琵琶、這曲音韻,這是何等神奇的功力,不愧是護國護民的飛天神!

  肩輿已經遠去,蕭澄明仍在街角呆立了許久。終於回過神的時候,他看見斜對面的街巷裡,還有一個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