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蒲昌,祁連郡最大一縣,亦是大涼著名的稻米絲絹碼頭。

  西南形勝,自古繁華。春夏之交,風光旖旎尤甚,遍地煙柳畫橋,風簾翠幕,與北地敦煌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情。五月初五端陽佳節,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之一,全城傾巢而出,天還未亮就已經填街盈衢。

  驛館門外,車水馬龍,一派鬧市景象,路邊到處擠著小販,高聲叫賣端陽風物:“角黍,豆娘,長命縷!艾人,艾虎,五毒帽!……哎,小郎君和小娘子,來一對艾虎吧?端陽怎麼能不佩艾虎?”

  驛館走出來的蓮生與李重耳,出門不遠便被兜售艾虎的小販堵住。佩戴艾虎是敦煌也有的端陽習俗,以艾草編成虎頭形狀,簪在髮髻上辟邪,蓮生不但自己編了一個,還給李重耳也編了一隻佩戴,當下笑嘻嘻指指自己的擷子髻:

  “我們已經佩了艾虎啦!”

  “這個太簡陋啦!”小販不屈不撓地奮力爭取:“聽口音,兩位是外地人吧?我們蒲昌的端陽節,夫妻倆要佩戴成對的艾虎,看,這個和這個,才是夫妻艾虎,只要兩文錢,兩文錢!”

  蓮生的小臉,瞬間火辣辣地紅熱,不自禁地瞥了李重耳一眼,那少年也是連脖子都紅了,彼此目光一對,更是紅得難堪,飛快地轉回視線,各自專心欣賞那對艾虎。

  “來一對吧?來一對?”

  兩人都不說話,不買,卻也不走,只盯著艾虎左看右看,暈紅雙頰上掛著抑制不住的笑容。

  做買賣的人,最會察言觀色。小販頓時眯起眼睛,使勁打量這對少年人一番。

  那小郎俊秀英挺,器宇非凡,必是大富大貴出身。小娘俏麗明媚,帶著異常的出塵風姿,也是個驚艷的美人。買是肯定買得起,但瞧這情形,必是新婚不久,情深愛濃卻還有些羞嗒嗒,要怎麼說服他們買,就要看賣家的口舌本事啦。

  小販撩開嗓子,連說帶唱地勸起來:

  “嘿,來一對吧!夫妻艾虎,人人佩戴,情深意濃,相親相愛!艾虎佩成對,郎君當富貴,艾虎配成雙,娘子世無雙,艾虎來兩隻,永結連理枝,艾虎來兩個,百年同喜樂!……對了,佩了夫妻艾虎,今日城中所有商鋪都給你廉宜兩成,合算得很啊!”

  蓮生一把拔起了那對艾虎。“買了吧?能省很多錢啊。”

  李重耳的手早已在佩囊上攥得出汗,聞言飛快扯開佩囊,抓出一把銅錢遞給小販:“說得是,省錢最要緊了!”……

  通往祁水的街衢,花團錦簇人流如織。蓮生與李重耳相互望著各自簪在發間的艾虎,忍不住一路含笑。那艾虎做得相當精緻,是以七彩絲線在布殼上纏出虎頭,貼以艾草,每一對都有獨特花色,人群中果然見到不少夫妻成雙成對地佩戴。

  “哎喲,是小夫妻呀,便宜兩文啦!恭祝郎君和小娘百年好合!……”

  正如小販所說,商鋪見了是小夫妻,都滿口善祝善禱,主動廉宜兩成。李重耳興沖沖地買了一堆吃食玩意捧給蓮生:

  “這個習俗,敦煌倒沒聽說。待我回去教他們在民間宣揚宣揚,讓市集的商販們也都照做!那咱們在敦煌也可以……”

  一語未畢,已知失言,只見蓮生行若無事地塞了一塊果子在口中,笑道:“異鄉異俗,哪裡能夠勉強?能在這裡體味一天已經很難得啦。”

  “是。”李重耳點點頭:“我們好好體味一天!”

  異鄉異俗,果真風情各異。敦煌的端陽節流行滑沙,那一日的鳴沙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熱鬧,全城少男少女雲集鳴沙山頭,無所顧忌地盡情玩耍,嘻笑聲蓋過漫天沙鳴,響徹大地山川;而蒲昌的端陽節,最大的盛事是龍舟競技,這遊戲只有南方有,北地從來沒見過。

  “望都,威武!”“洺州,必勝!”……

  整齊的號子聲里,一隻只巨大木舟如箭般溯江而上,龍首鳳尾,金碧輝煌,翻騰的水浪中如真龍奔騰,兩岸民眾夾江歡呼,舟上各鄉各村的健兒們半身赤-裸,奮力划動畫槳,船頭銅鼓驚天動地,船尾巫師載歌載舞。

  李重耳最愛看這等好男兒激烈搏殺的場面,浩浩江水更激發胸中豪情,隨著人群一起縱聲高呼號子,激動得滿面紅漲,一回頭卻見身邊的蓮生比他還要興奮,揮舞雙拳跳著腳兒尖叫:

  “沖啊!殺啊!斗贏那條綠龍!只差一點點啦!沖啊,加把勁兒!幹掉它,幹掉它!……”

  如此全城盛會,江邊圍觀賽龍舟的女子自然不少,然而像這樣歡呼尖叫著鼓勁兒的姑娘家,唯有蓮生獨一個。李重耳看著她的模樣,一邊笑著,一邊心中微動,那雙激情勃發的黑眸,生龍活虎的神色,依稀與另一個人酷似,細細想來,卻又無處追尋。

  “果真是紅龍贏啦,真過癮!”蓮生拍手雀躍,手中的果子、蜜餞、布猴布偶、彩線鞠球跟著一起亂跳:“要是我們也能一起去比試比試就更好玩了!”

  龍舟競技都是鄉村自組的隊伍,常年訓練,配合精熟,外人自然不能參與,然而市集上亦有各種比試,周圍擁滿躍躍欲試的少年。蓮生擠進人群,一眼看見稻草把子上高插的一列豆娘,豆娘本是端陽節女子們人手一支的簪飾,然而這組豆娘,端的是美得與眾不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