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那黃雲錫呢?」
遊星不確定是哪般感覺,「不知道,現在更多覺得愧疚,對不起他。他也是無辜者,受害者。我對他的傷害無法彌補,也不該將傷害延續下去。忘記吧,忘記是最好的結果,對不對?」
她和他有了一致想法,他說:「學會釋懷,不執著於曾經,遺忘也不代表忘記愛的人,他們就像星星,一直閃爍著照耀我們。」
「我容忍自己因失去親人而痛楚,但我不會允許自己一直沉浸其中。」周硯均說的是他,也是她。
「我知道,那你怪過我嗎?」
「想不明白時會。雲錫他是一個很善良,很為他人著想的人,當時想不明白為什麼他要做傻事,為什麼你要找他。後來知道,都是命運,一環扣一環,全都是因,並非全是你的錯。」
遊星如今能坦誠面對自己的錯,「是啊,都是命運的捉弄。但還是覺得,如果那天不去找他,多好。是不是他就好好活著,說不定結婚生子了。」
「人生沒有如果,沒有要是。」周硯均想起一事,「我從來沒和你說過,我爺爺是怎麼去世的。」
周硯均初中時在鄉鎮就讀,周母原是鄉鎮的小學教師,為了他努力調去了縣城。但剛調去時變了政策,教師子女無法跟隨就讀,轉學去縣裡要尋關係。
周母調去縣城已經耗費人力財力,只能任他先在鄉鎮讀。父親去世,母親不在身邊,他跟隨爺爺奶奶住,青春期沒人管,很是叛逆,打架逃學抽菸網吧,他從年紀第一成了反面教材,問題少年。
爺爺做過多次思想教育,但無用,最後開始採取暴力手段。爺爺打過他兩次,他印象很深刻,一次是他被綁在樹上,又細又軟的竹條抽身。另一次的緣由不記得,只記得老師和爺爺告狀,下午回家他又吃了一頓竹條炒肉。那時的他不懂事,和爺爺吵架離家出走。
爺爺奶奶擔心,夜裡打著電筒找他。
爺爺翻到山頭去他的同學家尋他,下過雨,山路濕滑,又是夜裡。爺爺滑到摔下坡,等發現送去醫院時,爺爺已經不行了,彌留之際和奶奶說:不怪他,是我不該打他。
等周硯均氣消了回家,是兩天以後,等待他的是家門前一具黑漆反光的棺材,和吹吹打打的哀樂。
遊星聽完怔愣一瞬,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周硯均看向她:「我自責,懊悔,恨不得以死謝罪。我爺爺就是知道我會哪般,所以特意告訴奶奶,要她開導我,不要自我責罰。」
「所以我從小就知,不要用既定的過錯來懲罰當下,更好的方式是將懊悔和痛苦化為力量,化為愛,給在身邊的人。」
——
四月細雨紛紛,清明節來臨。遊星要去給家人掃墓,但她想到周硯均一個人孤苦伶仃,還要獨自去給家人掃墓,她很想陪他。
難以抉擇,很是惆悵。
周硯均知道她想陪自己,寬慰她不要糾結於此,他獨來獨往慣了,不是什麼事。遊星只好說:「那你幫我上柱香。」
以往每年,蘇玉都會早早將香紙備好,天蒙蒙亮就催周硯均起床收拾。
父母和爺爺的墓挨著,爺爺的墓給奶奶留著空,只是墓碑沒來得及刻上奶奶的字。周硯均難免會惆悵,小雨紛紛,陰霾難散。
只有清明節時,奶奶會來,祭日就只有周硯均會來。他不是第一次自己掃墓,只是這次,格外清冷。他的內心再強大,在世間眾人之中卻再無一人與他有牽連,像是萬物消失殆盡,生機不再,唯獨他目睹著。
他單手舉傘,拿火機點香。不大好操作,索性將傘擲身旁,伸手將香和火機躲到傘下,自己冒著雨。
一隻纖瘦白皙的手握住傘把,周硯均看過去,火機按住,火光飄忽舞動,卻忘記移動手裡的香。「你怎麼來了?」
眼前的女生穿著卡其色呢子衣,周硯均穿的灰色呢子,莫名其妙的默契。
他出發前,人兒還在跟他抱怨說流原離川平遠,無法兩邊兼顧。但他不知,其實那時她已經在來的高速路上了。
遊星鬱悶,和譚斯羽說了這事,她沒想過不去游母的墓前,只是心疼周硯均一人孤寂得很。譚斯羽轉身卻和游厲說,游厲竟一反常態,「想去就去,沒人攔她。」
遊星還是猶豫,譚斯羽說:「年年清明節掃墓都是一樣的,每年都去,不差這一回。這是第一年他的親人皆不在世,會格外孤寂難熬些,想陪同就陪吧。」
是啊,這是第一個清明節,他孤零零的活在世上,與所有親人陰陽相隔。
遊星為了早些趕到,五點就起床坐車。阿敏困得眼睛都睜不開,遊星不大好意思,說正好她回家,給她放兩日假。阿敏一聽馬上精神抖擻,開車時神清氣爽。
如今阿敏在給譚斯羽母女做司機,偶爾被遊星徵用過來。
「因為想奶奶。」她為他撐傘,示意他點香。
有人幫忙,他的動作順暢起來。兩人沒說多話,遊星能感覺到他的磁場低沉,沒有格外活躍氣氛讓他開心。
雨小了些許,她舉著傘影響他的動作,於是收了傘站在他的身後。
他俯身在墓前擺瓜果,點燭火,又拿了帕子擦拭灰塵。霏霏細雨落在他的衣裳上,像呢子衣上披了一層晶瑩剔透的薄膜。
等他忙完,她上前點香問候他的親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遊星不確定是哪般感覺,「不知道,現在更多覺得愧疚,對不起他。他也是無辜者,受害者。我對他的傷害無法彌補,也不該將傷害延續下去。忘記吧,忘記是最好的結果,對不對?」
她和他有了一致想法,他說:「學會釋懷,不執著於曾經,遺忘也不代表忘記愛的人,他們就像星星,一直閃爍著照耀我們。」
「我容忍自己因失去親人而痛楚,但我不會允許自己一直沉浸其中。」周硯均說的是他,也是她。
「我知道,那你怪過我嗎?」
「想不明白時會。雲錫他是一個很善良,很為他人著想的人,當時想不明白為什麼他要做傻事,為什麼你要找他。後來知道,都是命運,一環扣一環,全都是因,並非全是你的錯。」
遊星如今能坦誠面對自己的錯,「是啊,都是命運的捉弄。但還是覺得,如果那天不去找他,多好。是不是他就好好活著,說不定結婚生子了。」
「人生沒有如果,沒有要是。」周硯均想起一事,「我從來沒和你說過,我爺爺是怎麼去世的。」
周硯均初中時在鄉鎮就讀,周母原是鄉鎮的小學教師,為了他努力調去了縣城。但剛調去時變了政策,教師子女無法跟隨就讀,轉學去縣裡要尋關係。
周母調去縣城已經耗費人力財力,只能任他先在鄉鎮讀。父親去世,母親不在身邊,他跟隨爺爺奶奶住,青春期沒人管,很是叛逆,打架逃學抽菸網吧,他從年紀第一成了反面教材,問題少年。
爺爺做過多次思想教育,但無用,最後開始採取暴力手段。爺爺打過他兩次,他印象很深刻,一次是他被綁在樹上,又細又軟的竹條抽身。另一次的緣由不記得,只記得老師和爺爺告狀,下午回家他又吃了一頓竹條炒肉。那時的他不懂事,和爺爺吵架離家出走。
爺爺奶奶擔心,夜裡打著電筒找他。
爺爺翻到山頭去他的同學家尋他,下過雨,山路濕滑,又是夜裡。爺爺滑到摔下坡,等發現送去醫院時,爺爺已經不行了,彌留之際和奶奶說:不怪他,是我不該打他。
等周硯均氣消了回家,是兩天以後,等待他的是家門前一具黑漆反光的棺材,和吹吹打打的哀樂。
遊星聽完怔愣一瞬,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周硯均看向她:「我自責,懊悔,恨不得以死謝罪。我爺爺就是知道我會哪般,所以特意告訴奶奶,要她開導我,不要自我責罰。」
「所以我從小就知,不要用既定的過錯來懲罰當下,更好的方式是將懊悔和痛苦化為力量,化為愛,給在身邊的人。」
——
四月細雨紛紛,清明節來臨。遊星要去給家人掃墓,但她想到周硯均一個人孤苦伶仃,還要獨自去給家人掃墓,她很想陪他。
難以抉擇,很是惆悵。
周硯均知道她想陪自己,寬慰她不要糾結於此,他獨來獨往慣了,不是什麼事。遊星只好說:「那你幫我上柱香。」
以往每年,蘇玉都會早早將香紙備好,天蒙蒙亮就催周硯均起床收拾。
父母和爺爺的墓挨著,爺爺的墓給奶奶留著空,只是墓碑沒來得及刻上奶奶的字。周硯均難免會惆悵,小雨紛紛,陰霾難散。
只有清明節時,奶奶會來,祭日就只有周硯均會來。他不是第一次自己掃墓,只是這次,格外清冷。他的內心再強大,在世間眾人之中卻再無一人與他有牽連,像是萬物消失殆盡,生機不再,唯獨他目睹著。
他單手舉傘,拿火機點香。不大好操作,索性將傘擲身旁,伸手將香和火機躲到傘下,自己冒著雨。
一隻纖瘦白皙的手握住傘把,周硯均看過去,火機按住,火光飄忽舞動,卻忘記移動手裡的香。「你怎麼來了?」
眼前的女生穿著卡其色呢子衣,周硯均穿的灰色呢子,莫名其妙的默契。
他出發前,人兒還在跟他抱怨說流原離川平遠,無法兩邊兼顧。但他不知,其實那時她已經在來的高速路上了。
遊星鬱悶,和譚斯羽說了這事,她沒想過不去游母的墓前,只是心疼周硯均一人孤寂得很。譚斯羽轉身卻和游厲說,游厲竟一反常態,「想去就去,沒人攔她。」
遊星還是猶豫,譚斯羽說:「年年清明節掃墓都是一樣的,每年都去,不差這一回。這是第一年他的親人皆不在世,會格外孤寂難熬些,想陪同就陪吧。」
是啊,這是第一個清明節,他孤零零的活在世上,與所有親人陰陽相隔。
遊星為了早些趕到,五點就起床坐車。阿敏困得眼睛都睜不開,遊星不大好意思,說正好她回家,給她放兩日假。阿敏一聽馬上精神抖擻,開車時神清氣爽。
如今阿敏在給譚斯羽母女做司機,偶爾被遊星徵用過來。
「因為想奶奶。」她為他撐傘,示意他點香。
有人幫忙,他的動作順暢起來。兩人沒說多話,遊星能感覺到他的磁場低沉,沒有格外活躍氣氛讓他開心。
雨小了些許,她舉著傘影響他的動作,於是收了傘站在他的身後。
他俯身在墓前擺瓜果,點燭火,又拿了帕子擦拭灰塵。霏霏細雨落在他的衣裳上,像呢子衣上披了一層晶瑩剔透的薄膜。
等他忙完,她上前點香問候他的親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