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不會有你漂亮。」手捻銀針的辛不離,低聲開言。

  蓮生吃吃地笑起來:「哎呀,不離哥哥,你什麼時候也會扯謊哄人了呢。」

  「你啊,我說你長得太好看,須多加小心,防範壞人,你始終不肯信。你以為朱貴、吳大器他們一直追著你欺負,是因為什麼?趙督郵與馮別駕的公子強要買你做妾,是因為什麼?走到哪裡都有人盯著看你,是因為什麼?……」

  「因為我太髒太破啊,」蓮生驚奇地眨著眼睛:「還能因為什麼?朱貴他們麼,哼,他們就是壞人啊,見人身份低賤,就欺上頭來。」

  辛不離輕輕搖了搖頭,俯身在她面前,靜靜凝視她片刻,將手中最後幾枚毫針,緩緩刺入她柔潤皎潔的腮邊。「那些禍端,都是因為你太好看。你從來都不像是苦水井的孩子,容光太過惹眼,倒像是壁畫上的飛天,只差一身漂亮衣裳。」

  蓮生恍如聽到了世上最好笑的笑話,頓時笑得前仰後合:「不離哥哥,我看你像壁畫上的佛,只差一道神光!」……

  破敗的席棚,開裂的棚頂和牆壁,四下里射入一道道光柱,籠罩著這一對說說笑笑的少年。光柱中浮塵流散,縈繞在兩人身邊,仿佛身處一個縹緲的夢境,真實又虛幻,動盪又安然。

  ——————

  敦煌的夏夜,與白天仿佛不是同一個世界。

  旭日西沉之後,空氣中的熾熱立即消斂於無形,清涼夜色如深湛的湖水,悄然浸滿了整個空間。暴曬一天的肌膚,每顆毛孔中的汗水都已被壓榨一空,此時終於在晚風撫慰下,得到一點難得的舒暢。

  蓮生已經告辭回家,辛不離也抱著自己從不離手的醫書,出了屋門,借著宜人的清風與月色,坐在院中細細攻讀。

  小小院落里,早已擠滿了人:阿爺,阿娘,帶著外甥回母家探親的大姊,大兄一家五口,還有尚未娶親的二兄、三兄、沒出閣的二姊……大人說笑,孩子嬉鬧,吵得樹上烏鴉驚飛,土坯牆上的泥灰都撲簌簌掉下來。

  然而辛不離早已習慣,雙眼努力辨認著月光下模糊不清的書卷,恍若周圍全無人跡。

  「七寶。」辛陳氏搖著葵扇,湊近兒子身邊,輕輕為他驅趕蚊蟲:「也不點個油燈。這樣要把眼睛熬壞的。」

  「沒事的,阿娘,今日這一輪滿月當空,明亮得緊。」

  辛陳氏微嘆了一口氣。她豈不知兒子為了省油,日日都是這樣趁著月色攻讀,就算不是滿月,再烏雲滾滾的陰天,他也不會去點油燈。家中貧寒,讓兒女們從小都這樣吃苦,心中百般酸楚,卻也是萬般無奈。

  「蓮生這就走了?不留她多坐會兒。」

  「她忙得很,還要回去琢磨製香,我幫不上忙。」

  提起這小妹子的名字,低頭凝視醫書的辛不離,眼神中微微地有些甜蜜又有些空茫,一瞬間思緒不知飛到了哪裡。

  辛陳氏堆滿皺紋的臉上,漸漸浮起慈愛的笑意。

  「唉,日子過得真快。還記得你第一次領蓮生來家,才三歲半的小女娃,髒得跟泥堆里挖出來似的,一張小臉瘦得只剩下兩隻大眼睛了,也不知你是打哪兒把她撿回來……」

  「打巷子南頭那個枯井邊,老槐樹底下,王大娘門前。」辛不離低聲開言:「王大娘病了,沒人照看她,餓得坐在門檻上哭,我就領她回咱們家……」

  「真可憐。張婆婆過世後,就是東一家西一家的剩粥把她拉扯大。要是咱們能一直養著她就好了,可是那年……」

  辛陳氏用葵扇掩住面孔,沒再說下去。辛不離也一時黯然。

  那年饑荒,苦水井死了不少百姓,辛不離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三姊和幼弟餓死在席棚……再多一張嘴,實在養不起,只能又把蓮生交給了鄰居賈家。賈家又交給了顧家,顧家交給湯家……蓮生九歲那年,收養她的汪家打算把她賣掉,多虧蓮生機靈,逃在尼姑庵里……

  「……一個女孩子,這樣孤苦流離,實是比咱們有家有戶的都更不容易。」辛陳氏幽幽長嘆一聲:「稍微性子弱點的話,都不知會淪落到什麼樣子,要不賣身為奴為妓,要不早就尋了短見了。人家硬是熬下來,如今水靈靈一個大姑娘,真招人喜歡。我看敦煌城裡就沒有姑娘比她更好看,只不過是沒法子精心打扮……」

  辛不離想起剛才與蓮生的對話,不禁嘴角微微泛出一絲笑意。「還好,她也不在意這些。她一點都沒覺得自己好看。」

  辛陳氏也微笑點頭:「這姑娘,真憨。你說她像壁畫上的飛天,瞧把她笑得那樣子。」

  辛不離愕然睜圓雙眼,望著母親,霎時間雙頰紅漲,一直紅到頸間:「阿娘!你怎麼偷聽我們說話!」

  「還用我偷聽啊。」辛陳氏舉起葵扇,愛憐地戳著兒子額頭:「咱們家那板壁破得,大縫子都能直接鑽個人過去,阿娘在房裡縫補衣衫,你們就在隔壁又說又笑,教我怎麼辦,難道把耳朵堵上嗎?」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稱呼:老讀者可能已經發現,前文中蓮生和李重耳的賭誓「輸了跪著叫爹」改成「跪著叫阿爺」了。當然是「跪著叫爹」讀起來更帶感,不過想來想去,唐代以前都還沒有「爹」這個稱呼,就算是架空文,也還是儘量規範一點吧。

  當時對父母的稱呼倒是也有很多種,「阿爺阿娘」「阿父阿母」,也有稱父親為「耶耶」「大人」「哥」的,本文採用了「阿爺阿娘」的叫法。《木蘭辭》中說「爺娘聞女來」「阿爺無大兒」,指的就是父母,與本文故事發生的年代一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