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竟從殿裡將那方帕子尋了出來。
慕煙看皇帝將那日她故意未繡完的對蝶繡帕遞給她道:「是你自己說要為朕繡的,你既許諾了,就當繡好。」
皇帝這樣說後,又擔心她的身體。儘管季太醫等說她無事,但她到底是吃了摻藥的茶而不是一杯白水,皇帝覺得她還是當好好歇息調養一陣子,就道:「不急,慢慢繡。」
經了永壽宮事,皇帝覺得她當時時待在他身邊,他才能安心。但他心如此,她卻不願,翌日仍是要回幽蘭軒。
幽蘭軒十分偏僻,是後宮中離帝宮最遠的居所,皇帝這時後悔當初將她安排得遠遠的,後悔自己當初氣性那樣大,一根針而已,當時何必惱成那般。
他是送神容易請神難,在慕煙走時,皇帝又提起了那隻匣子,「你若真扔了,朕再送你也是一樣。」
皇帝道:「朕希望你能收下,拿著它,到朕這里來。」
因為皇帝幾次三番提起,彆扭里透著鄭重的態度,慕煙在回到幽蘭軒後,就問茉枝那隻匣子擱到哪兒了。
因是御賜之物,即使采女主子半點不在意,茉枝也十萬分地留心著、小心地收放著,聽采女問,立刻就將那隻泥金花卉匣取了過來,呈給采女。
茉枝侍奉在旁,看采女主子打開匣子時,金燦燦的光芒立從匣中透了出來。
茉枝不認字,從前在敏妃宮中時也只是個灑掃小宮女,見識有限,不認識匣中那兩樣究竟是什麼,就覺得其中一樣像是金制的幾頁小冊子,另一樣像是一方印。
茉枝見采女主子打開金冊看一眼後就放下了,將泥金牡丹花紋的匣蓋又蓋上了。
儘管心中實在好奇,但茉枝也不便逾越身份相問,見采女主子將匣子蓋上後,似沒興致再看了,就詢問著道:「奴婢將它收起來吧?」
姜采女喜不喜歡這御賜之物無所謂,別扔了就行,若扔了罪過可就大了。
看姜采女沒否定,茉枝就將這匣子收放回了原處,再回身時,她見姜采女走到了窗邊,將花窗推開,看向了庭中蕭瑟的深秋之景。
昨日在永壽宮究竟發生何事,茉枝並不知曉,就見後來聖上將似是昏厥的采女抱出了永壽宮,見季遠季太醫等人為姜采女在清晏殿外守到深夜。
雖然姜采女這會兒看著似是無事,但茉枝擔心姜采女身體,捧著披風走近為姜采女披上後,還是勸道:「快入冬了,天氣越來越冷了,主子離窗戶遠些吧,小心受凍。」
姜采女卻仍是站在窗畔,也不知在想什麼。幽蘭軒本就沒什麼景致,這時節庭中幾株樹木葉子都快落光了,實在是沒甚可賞看的,茉枝不解姜采女是在長久凝看什麼時,見姜采女又走回了室內,從袖中取出了一方未繡完的繡帕。
「拿針線來。」采女主子說道。
茉枝忙就取了針線過來。她見姜采女帕上繡的是對蝶紋樣,其中一隻展翅的蝴蝶已經完全繡完,另一隻也已繡好了外圍輪廓。
茉枝在旁幫著穿線時,真心實意地誇讚起采女主子的繡功,又說對蝶紋樣寓意極好,嘴甜地道:「成雙成對的,一點也不會孤單。」
「是不會孤單。」采女主子淡淡接著她的話道。
這方對蝶帕子,采女主子繡得很慢,明明只差一隻蝴蝶與一叢花草,以主子精湛的繡功,認真起來,半日定可繡完,可主子對繡帕這事上心又不上心。
說對這帕子不上心吧,采女主子幾乎每天都會將之拿起來繡幾針,可說上心吧,也就繡那麼幾針而已,就像是在完成什麼每日任務而已,戳幾針就擱回繡籮中。
臨近冬日的時節,宮苑中蝴蝶自然早就湮滅蹤跡,幽蘭軒繡籮里的蝴蝶帕子,漸漸多了半隻成形的蝶翅時,無形中似也有蝶翅輕輕揚起,將啟朝前朝後宮都掀起了風波。
前朝,多名獨孤氏朝臣被貶,聖上在申飭宣威將軍獨孤敬等人時,有句話說得惹人深思。聖上說獨孤敬等是借太后之勢胡作非為,但這話究竟是斥責獨孤敬等仗著太后娘娘驕橫越矩,還是言指深宮中太后娘娘有弄權之嫌,朝臣們心中各有思量。
而在後宮,聖上的旨意與一小采女有關。因從暮春起,聖上儘管有時會冷落這采女,但對這名姜姓女子始終未真正丟開手,頗多寵愛,不僅前朝注目,就連宮外平民都知宮內有位姜采女,得聖上偏寵勝過各位娘娘。
姜采女雖有聖寵,但因其出身卑微,聖上又始終未升其位份,後宮娘娘們都還坐得住,直到這時候聖上下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御令。
聖上竟恩許姜采女不必向各宮妃嬪行禮,就連太后那裡,也不必按規矩問安。
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後宮妃嬪人心惶惶。自是不敢去找聖上討個說法,妃嬪們只得在向太后請安時聚在永壽宮中,將這話題挑起,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
當然不先提姜采女不必向她們行禮的事,而先議說姜采女不可對太后娘娘無禮。
第57章
就算太后曾經偏護著姜采女,可一采女竟可不向太后問安,太后娘娘怎可能接受這般荒唐之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慕煙看皇帝將那日她故意未繡完的對蝶繡帕遞給她道:「是你自己說要為朕繡的,你既許諾了,就當繡好。」
皇帝這樣說後,又擔心她的身體。儘管季太醫等說她無事,但她到底是吃了摻藥的茶而不是一杯白水,皇帝覺得她還是當好好歇息調養一陣子,就道:「不急,慢慢繡。」
經了永壽宮事,皇帝覺得她當時時待在他身邊,他才能安心。但他心如此,她卻不願,翌日仍是要回幽蘭軒。
幽蘭軒十分偏僻,是後宮中離帝宮最遠的居所,皇帝這時後悔當初將她安排得遠遠的,後悔自己當初氣性那樣大,一根針而已,當時何必惱成那般。
他是送神容易請神難,在慕煙走時,皇帝又提起了那隻匣子,「你若真扔了,朕再送你也是一樣。」
皇帝道:「朕希望你能收下,拿著它,到朕這里來。」
因為皇帝幾次三番提起,彆扭里透著鄭重的態度,慕煙在回到幽蘭軒後,就問茉枝那隻匣子擱到哪兒了。
因是御賜之物,即使采女主子半點不在意,茉枝也十萬分地留心著、小心地收放著,聽采女問,立刻就將那隻泥金花卉匣取了過來,呈給采女。
茉枝侍奉在旁,看采女主子打開匣子時,金燦燦的光芒立從匣中透了出來。
茉枝不認字,從前在敏妃宮中時也只是個灑掃小宮女,見識有限,不認識匣中那兩樣究竟是什麼,就覺得其中一樣像是金制的幾頁小冊子,另一樣像是一方印。
茉枝見采女主子打開金冊看一眼後就放下了,將泥金牡丹花紋的匣蓋又蓋上了。
儘管心中實在好奇,但茉枝也不便逾越身份相問,見采女主子將匣子蓋上後,似沒興致再看了,就詢問著道:「奴婢將它收起來吧?」
姜采女喜不喜歡這御賜之物無所謂,別扔了就行,若扔了罪過可就大了。
看姜采女沒否定,茉枝就將這匣子收放回了原處,再回身時,她見姜采女走到了窗邊,將花窗推開,看向了庭中蕭瑟的深秋之景。
昨日在永壽宮究竟發生何事,茉枝並不知曉,就見後來聖上將似是昏厥的采女抱出了永壽宮,見季遠季太醫等人為姜采女在清晏殿外守到深夜。
雖然姜采女這會兒看著似是無事,但茉枝擔心姜采女身體,捧著披風走近為姜采女披上後,還是勸道:「快入冬了,天氣越來越冷了,主子離窗戶遠些吧,小心受凍。」
姜采女卻仍是站在窗畔,也不知在想什麼。幽蘭軒本就沒什麼景致,這時節庭中幾株樹木葉子都快落光了,實在是沒甚可賞看的,茉枝不解姜采女是在長久凝看什麼時,見姜采女又走回了室內,從袖中取出了一方未繡完的繡帕。
「拿針線來。」采女主子說道。
茉枝忙就取了針線過來。她見姜采女帕上繡的是對蝶紋樣,其中一隻展翅的蝴蝶已經完全繡完,另一隻也已繡好了外圍輪廓。
茉枝在旁幫著穿線時,真心實意地誇讚起采女主子的繡功,又說對蝶紋樣寓意極好,嘴甜地道:「成雙成對的,一點也不會孤單。」
「是不會孤單。」采女主子淡淡接著她的話道。
這方對蝶帕子,采女主子繡得很慢,明明只差一隻蝴蝶與一叢花草,以主子精湛的繡功,認真起來,半日定可繡完,可主子對繡帕這事上心又不上心。
說對這帕子不上心吧,采女主子幾乎每天都會將之拿起來繡幾針,可說上心吧,也就繡那麼幾針而已,就像是在完成什麼每日任務而已,戳幾針就擱回繡籮中。
臨近冬日的時節,宮苑中蝴蝶自然早就湮滅蹤跡,幽蘭軒繡籮里的蝴蝶帕子,漸漸多了半隻成形的蝶翅時,無形中似也有蝶翅輕輕揚起,將啟朝前朝後宮都掀起了風波。
前朝,多名獨孤氏朝臣被貶,聖上在申飭宣威將軍獨孤敬等人時,有句話說得惹人深思。聖上說獨孤敬等是借太后之勢胡作非為,但這話究竟是斥責獨孤敬等仗著太后娘娘驕橫越矩,還是言指深宮中太后娘娘有弄權之嫌,朝臣們心中各有思量。
而在後宮,聖上的旨意與一小采女有關。因從暮春起,聖上儘管有時會冷落這采女,但對這名姜姓女子始終未真正丟開手,頗多寵愛,不僅前朝注目,就連宮外平民都知宮內有位姜采女,得聖上偏寵勝過各位娘娘。
姜采女雖有聖寵,但因其出身卑微,聖上又始終未升其位份,後宮娘娘們都還坐得住,直到這時候聖上下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御令。
聖上竟恩許姜采女不必向各宮妃嬪行禮,就連太后那裡,也不必按規矩問安。
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後宮妃嬪人心惶惶。自是不敢去找聖上討個說法,妃嬪們只得在向太后請安時聚在永壽宮中,將這話題挑起,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
當然不先提姜采女不必向她們行禮的事,而先議說姜采女不可對太后娘娘無禮。
第57章
就算太后曾經偏護著姜采女,可一采女竟可不向太后問安,太后娘娘怎可能接受這般荒唐之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