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皇上笑著點點他道,“好了,去歇著吧,我和你母親說說話。”
……
當天晚上,皇上在睡夢中去了,他走的很安詳,嘴角甚至帶著笑。
姬星淵看著他像睡著了一樣的模樣,只覺得心口像是被挖空了一塊,呼吸都有些困難,雖然他半路才來到這個身體,但不知什麼時候,早就把皇上當做真正的父親一樣敬重親近。
皇后仿佛並不難過,她看著姬星淵通紅的眼睛笑道,“以後就是一國之主了,可不能哭鼻子,你們兄弟姐妹團結有愛,後黎眼瞅著也會蒸蒸日上,你父皇走的很開心,我們也沒什麼不放心的了。”
等眾臣到來,皇后宣布的皇帝的遺詔,遺詔是早就擬好的,中間也沒什麼變故,不管朝臣們和姬星淵有什麼政見上的矛盾,皇上都是一位讓人敬重的君主,他的遺願至少在這個時候,他們是真心實意的想要遵守的。
遺詔公布之後,皇后讓眾人去忙著準備皇上的後事,自己則說再單獨陪皇上一會兒,姬星淵兄弟姐妹們知道皇后和皇上一直伉儷情深,皇后也一直很堅強的模樣,就沒有多想。
等姬星淵覺得不放心,匆匆近了寢宮之後,不祥的預感越來越濃,待看到躺在皇上旁邊的皇后,不由悲痛失聲,“母后!”
然而,這一對年輕時也曾吵吵鬧鬧,年老後相濡以沫的帝國最尊貴的夫妻,連上黃泉路都要攜手同行……
宮中剛剛停下不久的喪鐘又繼續敲響,眾人驚詫過後又再次陷入哀痛之中。
滿城的白色飄揚的時候,北境傳來急報,北狄人開始攻城了。
這是北黎迄今為止最難熬的一年,北方大旱、皇帝駕崩、北狄入侵全都聚在一起,給新上任的繼承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即便如此,姬星淵白天處理政事,晚上依然堅持守靈,只有寧穆茵在身邊的時候才靠在她懷裡睡一會兒。
如此不過半個月的時間,姬星淵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瘦了下去。
年若在身體好了一些之後,就又回到了宮裡,她沒有去戶部,而是直接留在御書房協助太子,太子妃也在,畢竟於軍事上,太子妃比年若要強的多。
朝臣們沒有說什麼,畢竟年若的辦事能力他們心裡都很清楚,有她在,大家的速度能快很多。
那些不堪和齷齪都被皇上的去世和北狄的入侵暫時遮蓋。
因為事先早有準備,姬星淵行事效率極高,南邊的糧食很快都調了過來,北境的糧草和兵器供應及時,北狄人一點便宜都沒討到。
於是,在百姓們都提心弔膽的一個月中,沒有增稅、沒有徵兵、也沒有丟失國土,只有整日繁忙的朝臣和日漸消瘦的年輕儲君。
百姓們雖然愚昧,雖然不懂政治陰謀,但他們懂得感恩,知道誰替他們頂住了這些巨大的壓力,在太子未執政之前,他們根本不敢想像有一天遭遇災禍和戰爭的時候,他們依然能夠安然的生活。
皇上皇后出殯的這一天,太子親自捧著牌位走在最前方,京城的百姓們跪在大道兩旁看著他們即將繼任的帝王,他的雙頰微微凹陷,眼底布滿血絲,寬大的孝服讓他看起來仿佛就剩下一個骨頭架子,但他神態依然堅定,步伐依然穩健,
仿佛只要他在那裡,就能讓人覺得安穩。
哀哀戚戚的哭嚎聲中,不知誰喊了一聲,“太子殿下,請保重身體!”
漸漸附和聲起,一開始還稀稀拉拉,但後來便整齊而有力起來。
姬星淵愣了一下,他顯然沒想到這些什麼都不知道的百姓們會安慰他。
但這樣他更讓人心酸不是麼?他一直在為他們忙碌,可顯然從未期待過有什麼回報。
有些事情只要做了,總會有人知道,總有那些不考慮什麼政治,只憑著良心做事的人,總有認識他,知道他付出了多少的人……
“太子殿下,我們信你!”粗狂的吼聲傳出來去很遠,此起彼伏的附和聲漸漸響起來,“太子殿下,我們信你……”
姬星淵知道,他們實在說一直傳的沸沸揚揚的他和年若有染的事情。
他捧著牌位,眼前漸漸模糊,父皇,您是不是都想到了,才在臨走的時候,為我解決了所有的麻煩……
第133章 挑撥離間
皇上葬入皇陵,諡號武昌。
之後姬星淵正式登基為帝,年號長安。而導致朝廷劍拔弩張的事情,武昌帝駕崩之前都解決掉了,讓姬星淵煩惱的事情,武昌帝駕崩後也替他解決掉了。
太子納妃之事,沒有人再提,太子要為皇上皇后守孝三年,至少三年內,太子夫婦不用再為這件事情操心。
姬星淵其實一直沒覺得納妃這件事情讓他有壓力,只是覺得煩躁罷了,但此時此刻,當這件事情完全解決之後,他才發覺心裡異常輕鬆。
看著下面的大臣們,姬星淵才發覺自己竟然是個多愁善感的人,以至於皇上已經去世一個多月了,想起他時仍然會覺得難過。
稅改之事雖然有不少人反對,但這是武昌帝最後的旨意,沒有人會在這種時候出頭,而且距離晉江郡主前去赴任,他們至少還有一年的時間可以準備,總能想法子阻止。
晉江郡主能在京城打下一片天地,全靠太子的提拔和邵將軍的全力支持,如果去了晉江那邊,太子鞭長莫及;至於邵將軍,這次出了郡主和太子有染的謠言,邵將軍必然心有芥蒂,只要稍加挑撥,她怕是成不了什麼氣候。
在眾人心思涌動的時候,北境的捷報隨著十月初的一場大雨送入京城:鎮軍將軍邵元松和武安侯寧鴻彬大敗北狄。
不僅如此,邵將軍還深入草原,洗劫了對方的王帳,抓了北狄大王和大王子,如今正在和北狄談割地賠款的事宜。
姬星淵大喜,看來征戰南黎的那幾年,邵元松已經把戰後折衝尊俎的一套玩的輕車熟路。
不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對北狄是一種削弱,對周邊的鄰居們也是一種震懾。想要找後黎的麻煩?總要想想失敗的後果,他們如今可不是想撩就撩,來打草谷單純的攆出去就能簡單完事了。
所有的侵犯,我都要你付出沉重的代價。
邵元松雖然從小一直不喜歡做商人,但他卻完美的繼承了祖父和父親的商業素質,至少“邵扒皮”這個稱呼可不是浪得虛名。
一個月後,邵元松不出意外的大獲全勝,北狄每年向後黎提供良馬一千匹、普通戰馬兩千匹,當然,後黎也是很人性化的,不會完全讓北狄沒活路,畢竟還要靠著他們養馬,不過等價值的東西就別想了,後黎會提供這些戰馬一半價值的糧食給北狄,這些還是能讓他們勉強活下去的。
所有的暴亂大部分都是因為溫飽問題沒辦法解決,邵元松的這些條件,既可以持續削弱北狄的戰力,又能維持北狄基本的溫飽,在北狄青壯已經死傷一大半的情況下,北狄至少十年之內,沒有侵犯後黎的能力了。
消息傳來,皇上龍心大悅,朝臣和百姓們都交口稱讚,實在是這件事辦的太漂亮了,一時間“邵將軍”三個字的頻率在百姓口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
當天晚上,皇上在睡夢中去了,他走的很安詳,嘴角甚至帶著笑。
姬星淵看著他像睡著了一樣的模樣,只覺得心口像是被挖空了一塊,呼吸都有些困難,雖然他半路才來到這個身體,但不知什麼時候,早就把皇上當做真正的父親一樣敬重親近。
皇后仿佛並不難過,她看著姬星淵通紅的眼睛笑道,“以後就是一國之主了,可不能哭鼻子,你們兄弟姐妹團結有愛,後黎眼瞅著也會蒸蒸日上,你父皇走的很開心,我們也沒什麼不放心的了。”
等眾臣到來,皇后宣布的皇帝的遺詔,遺詔是早就擬好的,中間也沒什麼變故,不管朝臣們和姬星淵有什麼政見上的矛盾,皇上都是一位讓人敬重的君主,他的遺願至少在這個時候,他們是真心實意的想要遵守的。
遺詔公布之後,皇后讓眾人去忙著準備皇上的後事,自己則說再單獨陪皇上一會兒,姬星淵兄弟姐妹們知道皇后和皇上一直伉儷情深,皇后也一直很堅強的模樣,就沒有多想。
等姬星淵覺得不放心,匆匆近了寢宮之後,不祥的預感越來越濃,待看到躺在皇上旁邊的皇后,不由悲痛失聲,“母后!”
然而,這一對年輕時也曾吵吵鬧鬧,年老後相濡以沫的帝國最尊貴的夫妻,連上黃泉路都要攜手同行……
宮中剛剛停下不久的喪鐘又繼續敲響,眾人驚詫過後又再次陷入哀痛之中。
滿城的白色飄揚的時候,北境傳來急報,北狄人開始攻城了。
這是北黎迄今為止最難熬的一年,北方大旱、皇帝駕崩、北狄入侵全都聚在一起,給新上任的繼承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即便如此,姬星淵白天處理政事,晚上依然堅持守靈,只有寧穆茵在身邊的時候才靠在她懷裡睡一會兒。
如此不過半個月的時間,姬星淵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瘦了下去。
年若在身體好了一些之後,就又回到了宮裡,她沒有去戶部,而是直接留在御書房協助太子,太子妃也在,畢竟於軍事上,太子妃比年若要強的多。
朝臣們沒有說什麼,畢竟年若的辦事能力他們心裡都很清楚,有她在,大家的速度能快很多。
那些不堪和齷齪都被皇上的去世和北狄的入侵暫時遮蓋。
因為事先早有準備,姬星淵行事效率極高,南邊的糧食很快都調了過來,北境的糧草和兵器供應及時,北狄人一點便宜都沒討到。
於是,在百姓們都提心弔膽的一個月中,沒有增稅、沒有徵兵、也沒有丟失國土,只有整日繁忙的朝臣和日漸消瘦的年輕儲君。
百姓們雖然愚昧,雖然不懂政治陰謀,但他們懂得感恩,知道誰替他們頂住了這些巨大的壓力,在太子未執政之前,他們根本不敢想像有一天遭遇災禍和戰爭的時候,他們依然能夠安然的生活。
皇上皇后出殯的這一天,太子親自捧著牌位走在最前方,京城的百姓們跪在大道兩旁看著他們即將繼任的帝王,他的雙頰微微凹陷,眼底布滿血絲,寬大的孝服讓他看起來仿佛就剩下一個骨頭架子,但他神態依然堅定,步伐依然穩健,
仿佛只要他在那裡,就能讓人覺得安穩。
哀哀戚戚的哭嚎聲中,不知誰喊了一聲,“太子殿下,請保重身體!”
漸漸附和聲起,一開始還稀稀拉拉,但後來便整齊而有力起來。
姬星淵愣了一下,他顯然沒想到這些什麼都不知道的百姓們會安慰他。
但這樣他更讓人心酸不是麼?他一直在為他們忙碌,可顯然從未期待過有什麼回報。
有些事情只要做了,總會有人知道,總有那些不考慮什麼政治,只憑著良心做事的人,總有認識他,知道他付出了多少的人……
“太子殿下,我們信你!”粗狂的吼聲傳出來去很遠,此起彼伏的附和聲漸漸響起來,“太子殿下,我們信你……”
姬星淵知道,他們實在說一直傳的沸沸揚揚的他和年若有染的事情。
他捧著牌位,眼前漸漸模糊,父皇,您是不是都想到了,才在臨走的時候,為我解決了所有的麻煩……
第133章 挑撥離間
皇上葬入皇陵,諡號武昌。
之後姬星淵正式登基為帝,年號長安。而導致朝廷劍拔弩張的事情,武昌帝駕崩之前都解決掉了,讓姬星淵煩惱的事情,武昌帝駕崩後也替他解決掉了。
太子納妃之事,沒有人再提,太子要為皇上皇后守孝三年,至少三年內,太子夫婦不用再為這件事情操心。
姬星淵其實一直沒覺得納妃這件事情讓他有壓力,只是覺得煩躁罷了,但此時此刻,當這件事情完全解決之後,他才發覺心裡異常輕鬆。
看著下面的大臣們,姬星淵才發覺自己竟然是個多愁善感的人,以至於皇上已經去世一個多月了,想起他時仍然會覺得難過。
稅改之事雖然有不少人反對,但這是武昌帝最後的旨意,沒有人會在這種時候出頭,而且距離晉江郡主前去赴任,他們至少還有一年的時間可以準備,總能想法子阻止。
晉江郡主能在京城打下一片天地,全靠太子的提拔和邵將軍的全力支持,如果去了晉江那邊,太子鞭長莫及;至於邵將軍,這次出了郡主和太子有染的謠言,邵將軍必然心有芥蒂,只要稍加挑撥,她怕是成不了什麼氣候。
在眾人心思涌動的時候,北境的捷報隨著十月初的一場大雨送入京城:鎮軍將軍邵元松和武安侯寧鴻彬大敗北狄。
不僅如此,邵將軍還深入草原,洗劫了對方的王帳,抓了北狄大王和大王子,如今正在和北狄談割地賠款的事宜。
姬星淵大喜,看來征戰南黎的那幾年,邵元松已經把戰後折衝尊俎的一套玩的輕車熟路。
不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對北狄是一種削弱,對周邊的鄰居們也是一種震懾。想要找後黎的麻煩?總要想想失敗的後果,他們如今可不是想撩就撩,來打草谷單純的攆出去就能簡單完事了。
所有的侵犯,我都要你付出沉重的代價。
邵元松雖然從小一直不喜歡做商人,但他卻完美的繼承了祖父和父親的商業素質,至少“邵扒皮”這個稱呼可不是浪得虛名。
一個月後,邵元松不出意外的大獲全勝,北狄每年向後黎提供良馬一千匹、普通戰馬兩千匹,當然,後黎也是很人性化的,不會完全讓北狄沒活路,畢竟還要靠著他們養馬,不過等價值的東西就別想了,後黎會提供這些戰馬一半價值的糧食給北狄,這些還是能讓他們勉強活下去的。
所有的暴亂大部分都是因為溫飽問題沒辦法解決,邵元松的這些條件,既可以持續削弱北狄的戰力,又能維持北狄基本的溫飽,在北狄青壯已經死傷一大半的情況下,北狄至少十年之內,沒有侵犯後黎的能力了。
消息傳來,皇上龍心大悅,朝臣和百姓們都交口稱讚,實在是這件事辦的太漂亮了,一時間“邵將軍”三個字的頻率在百姓口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