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本來是民間的事情,如果沒有太子的支持,他們完全可以用其他辦法勒令其關閉,但太子不僅去了,還表達了讚賞,所以這件事情又只能拿到朝堂上來議了。
吏部尚書道,“太子殿下,這不成體統!”
他說著,看向左相和戶部尚書,想找兩個同盟,奈何這兩個人家中都有要進去讀書的姑娘,甚至還是這件事情的主謀,一個想著家裡的老娘,一個想著撒嬌的小女兒,一時間都有些底氣不足。
好在這次他有了新的同盟,禮部尚書站了出來,“殿下,這不成體統!女子想長見識或者學知識,有專門的族學可以讀書,也可以請先生回家,怎麼能和男人一樣出來讀書,若以後女子都跟男人一樣,家中之事該由誰來操持?男人們如何安心為朝廷辦事?!子嗣又如何繁衍?男人女人做同僚,會有多少空子可鑽?”
第127章 皇室日常
怎麼說呢,這是非常實際的理由,別說古代,便是現代也還有不少這種觀念的男人,要求女人全職在家,伺候一家老小,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然後還能高高在上的說,“這個家是由我來養的,你就應該做好這些事情。”
最後一點,雖然後黎在這些年在姬星淵的影響之下,對女子不那麼嚴苛,但對女子的束縛是整個時代的背景,並不是能夠馬上改變的事情,只能一點點,一步步的去做。
就像禮部尚書說提出的問題,是這個時代的實際問題,也非常容易被眾人接受,所以姬星淵只能從另一個角度來切入了。
“既然大家都准許女子們來參加專考,卻不給她們學習的機會,就跟要和人打架,自己拿著鋒利的刀卻要求對方手無寸鐵一樣,不覺得這樣太無恥了麼?”
“都說了可以回家去學習。”禮部尚書道。
“你們明明都知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姬星淵道,“為什麼晉江郡主和柳先生能夠在男人中脫穎而出,那是因為她們見識得比別人多!這絕對不是靠在家裡讀書讀出來的,男人們到處遊學,女人們只能關在家裡面?這不太公平吧!”
太子就揪住專考一事說事,眾臣才發覺為什麼太子對於女子是否被錄取並不沮喪,他的主要目的本來也不是要立刻錄取女子,而是以後能源源不斷的錄取女子!
這位儲君不僅激進,還步步為營的激進!
奈何他們鬥不過……
“好了,這件事情本來也不是朝廷的事情,”姬星淵道,“事情還沒做,你們怎麼就能肯定會有問題?在專考之前你們不也擔心人不能用麼?可事實如何?”
“眾人自有智慧,朝廷只要給予適當的管束就好,其他的便由他們自己發展就行了。”
此事在朝堂上爭論不下,太子和大臣都互不讓步,但這也不屬於國事,陶然書院也不是什麼無名之輩,因此就在巨大的爭議中繼續開了下去。
到第二年末,專考女子的報名人數達到了一百人,雖然只有一人被錄取,但也是歷史性的進步,之後,陶然女子書院進步一擴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代表著百姓的意願,此時不管吏部尚書如何反對,太子鋪出的道路堅實而充滿希望,他們若再明目張胆的反對,百姓們也不答應。
轉眼到了太子監國的第三年,沒錯,自從皇上開始靜養之後,忽然覺醒了享受之魂,太子事情做的好,完全能壓的住朝臣,左相等人雖然還時不時的想要翻個身,但太子卻出乎意料的精明。
皇上完全放了心,基本上就完全撒手讓太子監國了,他本來想禪位做太上皇的,但又想著太子雖然心中有數,但畢竟年輕,萬一不小心犯個錯什麼的,他作為皇上比做太上皇處理要更方便些。
不過兩年多過去,他已經徹底放了心,就想著找個機會禪位給太子,自己也可以徹底歇下來了,想到這裡,皇上靠在迎枕上,享受著皇后遞過來的葡萄,有些昏昏欲睡。
皇后有些擔憂的看著他,正想扶著他躺下,讓他睡得舒服一點,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就傳了進來,“皇祖父!皇祖母!”
皇上一下子清醒過來,或者說他甚至沒意識到自己剛剛幾乎要睡著,臉上露出一個慈愛的笑容來,“乖寶來了。”
只見一個三歲左右的小胖墩出現在鳳儀宮的門口,走到高高的門檻前停下來,自覺的架起小胳膊,跟在他身後的姬星溱伸手將人抱過門檻,默契十足,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
小胖墩一落地,便邁著小腿噠噠的跑向殿中擺著的冰盆,嘴裡叫著“好熱好熱。”
皇上失笑,皇后嗔怪的對著在後面進來的姬星溱和他的側妃鍾氏道,“怎麼挑了最熱的時候過來?”
“碩哥兒知道今天能見到旭哥哥,午覺都不睡,非要跑過來。”鍾氏就像他的親生母親一樣,看著孩子的時候,眼底盛滿溫柔。
姬星溱看著她,嘴角不自覺的勾起。
碩哥兒是姬星溱過繼的兒子,當初姬星淵說操持他子嗣的事情,並不是專門為了膈應錢氏。
而姬星溱在錢氏屢屢挑戰他的底線之後,也對她失去了耐心,可惜錢氏已經理所當然的習慣了姬星溱的忍讓,又仗著自己陪著他一同從高處跌落的情義絲毫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當姬星溱最後一次問她關於過繼的事情,又被她岔開話題後,他便帶著側妃鍾氏去做這件事情了。
鍾氏是鼓州鍾家之女,鼓州鍾家和青州李家一樣都是大儒之家,但因為鼓州靠近北狄,那邊民風尚武,再加上讀書人去那邊讀書不方便,所以鍾家的名聲沒有李家的響。
鍾氏是當初姬星溱還是太子,出征北狄之時路上所救,因為涉及到姑娘名節問題,且那時他也娶了錢氏為太子妃三年,便納了鍾氏為側妃。
如果錢氏是裝大度,鍾氏便真是個恬淡的性子,從來不爭不搶,姬星溱本也不重女色,又因為北狄虎視眈眈、南黎收復的重任,他於後院一事上並不怎麼上心。
家裡只有這一正一側兩位妃子,又都是守規矩的,也不會出現爭風吃醋之類的事情,他從來沒覺得後院有什麼麻煩。
後來他和錢氏相繼出事,那段時間全靠鍾氏在撐著太子府,可惜他當時受的打擊頗大,並沒有在意,後來因為憐惜錢氏失了孩子又沒了太子妃之位,他自己也身體虛弱,便很少再去鍾氏那裡了。
直到他不想再縱容錢氏的行為,才漸漸往鍾氏這邊多了起來,然後發現,在她這邊不管是身體還是心裡都很舒服。
再後來抱回碩哥兒交給鍾氏養著,他開始很少去錢氏那裡,不是因為故意冷落錢氏,也不是因為想要補償鍾氏,而是有了貪戀和想念,每每陪著鍾氏逗弄孩子,一起吃飯,間或聽到一向不愛說話的鐘氏嘮叨的說著碩哥兒的各種事情時,他忽然就久違的感受到了夫妻間該有的溫情。
直到一年之後,錢氏終於發現姬星溱即使只是個閒散親王,不再管朝政之事,但他想要阻止她,束縛她都是輕而易舉,自從姬星溱對她冷淡下來,她做事情都不再順利,便動了想要把孩子要過去撫養的念頭,但從來沒有爭過的鐘氏第一次露出的強硬的爭取姿態。
吏部尚書道,“太子殿下,這不成體統!”
他說著,看向左相和戶部尚書,想找兩個同盟,奈何這兩個人家中都有要進去讀書的姑娘,甚至還是這件事情的主謀,一個想著家裡的老娘,一個想著撒嬌的小女兒,一時間都有些底氣不足。
好在這次他有了新的同盟,禮部尚書站了出來,“殿下,這不成體統!女子想長見識或者學知識,有專門的族學可以讀書,也可以請先生回家,怎麼能和男人一樣出來讀書,若以後女子都跟男人一樣,家中之事該由誰來操持?男人們如何安心為朝廷辦事?!子嗣又如何繁衍?男人女人做同僚,會有多少空子可鑽?”
第127章 皇室日常
怎麼說呢,這是非常實際的理由,別說古代,便是現代也還有不少這種觀念的男人,要求女人全職在家,伺候一家老小,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然後還能高高在上的說,“這個家是由我來養的,你就應該做好這些事情。”
最後一點,雖然後黎在這些年在姬星淵的影響之下,對女子不那麼嚴苛,但對女子的束縛是整個時代的背景,並不是能夠馬上改變的事情,只能一點點,一步步的去做。
就像禮部尚書說提出的問題,是這個時代的實際問題,也非常容易被眾人接受,所以姬星淵只能從另一個角度來切入了。
“既然大家都准許女子們來參加專考,卻不給她們學習的機會,就跟要和人打架,自己拿著鋒利的刀卻要求對方手無寸鐵一樣,不覺得這樣太無恥了麼?”
“都說了可以回家去學習。”禮部尚書道。
“你們明明都知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姬星淵道,“為什麼晉江郡主和柳先生能夠在男人中脫穎而出,那是因為她們見識得比別人多!這絕對不是靠在家裡讀書讀出來的,男人們到處遊學,女人們只能關在家裡面?這不太公平吧!”
太子就揪住專考一事說事,眾臣才發覺為什麼太子對於女子是否被錄取並不沮喪,他的主要目的本來也不是要立刻錄取女子,而是以後能源源不斷的錄取女子!
這位儲君不僅激進,還步步為營的激進!
奈何他們鬥不過……
“好了,這件事情本來也不是朝廷的事情,”姬星淵道,“事情還沒做,你們怎麼就能肯定會有問題?在專考之前你們不也擔心人不能用麼?可事實如何?”
“眾人自有智慧,朝廷只要給予適當的管束就好,其他的便由他們自己發展就行了。”
此事在朝堂上爭論不下,太子和大臣都互不讓步,但這也不屬於國事,陶然書院也不是什麼無名之輩,因此就在巨大的爭議中繼續開了下去。
到第二年末,專考女子的報名人數達到了一百人,雖然只有一人被錄取,但也是歷史性的進步,之後,陶然女子書院進步一擴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代表著百姓的意願,此時不管吏部尚書如何反對,太子鋪出的道路堅實而充滿希望,他們若再明目張胆的反對,百姓們也不答應。
轉眼到了太子監國的第三年,沒錯,自從皇上開始靜養之後,忽然覺醒了享受之魂,太子事情做的好,完全能壓的住朝臣,左相等人雖然還時不時的想要翻個身,但太子卻出乎意料的精明。
皇上完全放了心,基本上就完全撒手讓太子監國了,他本來想禪位做太上皇的,但又想著太子雖然心中有數,但畢竟年輕,萬一不小心犯個錯什麼的,他作為皇上比做太上皇處理要更方便些。
不過兩年多過去,他已經徹底放了心,就想著找個機會禪位給太子,自己也可以徹底歇下來了,想到這裡,皇上靠在迎枕上,享受著皇后遞過來的葡萄,有些昏昏欲睡。
皇后有些擔憂的看著他,正想扶著他躺下,讓他睡得舒服一點,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就傳了進來,“皇祖父!皇祖母!”
皇上一下子清醒過來,或者說他甚至沒意識到自己剛剛幾乎要睡著,臉上露出一個慈愛的笑容來,“乖寶來了。”
只見一個三歲左右的小胖墩出現在鳳儀宮的門口,走到高高的門檻前停下來,自覺的架起小胳膊,跟在他身後的姬星溱伸手將人抱過門檻,默契十足,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
小胖墩一落地,便邁著小腿噠噠的跑向殿中擺著的冰盆,嘴裡叫著“好熱好熱。”
皇上失笑,皇后嗔怪的對著在後面進來的姬星溱和他的側妃鍾氏道,“怎麼挑了最熱的時候過來?”
“碩哥兒知道今天能見到旭哥哥,午覺都不睡,非要跑過來。”鍾氏就像他的親生母親一樣,看著孩子的時候,眼底盛滿溫柔。
姬星溱看著她,嘴角不自覺的勾起。
碩哥兒是姬星溱過繼的兒子,當初姬星淵說操持他子嗣的事情,並不是專門為了膈應錢氏。
而姬星溱在錢氏屢屢挑戰他的底線之後,也對她失去了耐心,可惜錢氏已經理所當然的習慣了姬星溱的忍讓,又仗著自己陪著他一同從高處跌落的情義絲毫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當姬星溱最後一次問她關於過繼的事情,又被她岔開話題後,他便帶著側妃鍾氏去做這件事情了。
鍾氏是鼓州鍾家之女,鼓州鍾家和青州李家一樣都是大儒之家,但因為鼓州靠近北狄,那邊民風尚武,再加上讀書人去那邊讀書不方便,所以鍾家的名聲沒有李家的響。
鍾氏是當初姬星溱還是太子,出征北狄之時路上所救,因為涉及到姑娘名節問題,且那時他也娶了錢氏為太子妃三年,便納了鍾氏為側妃。
如果錢氏是裝大度,鍾氏便真是個恬淡的性子,從來不爭不搶,姬星溱本也不重女色,又因為北狄虎視眈眈、南黎收復的重任,他於後院一事上並不怎麼上心。
家裡只有這一正一側兩位妃子,又都是守規矩的,也不會出現爭風吃醋之類的事情,他從來沒覺得後院有什麼麻煩。
後來他和錢氏相繼出事,那段時間全靠鍾氏在撐著太子府,可惜他當時受的打擊頗大,並沒有在意,後來因為憐惜錢氏失了孩子又沒了太子妃之位,他自己也身體虛弱,便很少再去鍾氏那裡了。
直到他不想再縱容錢氏的行為,才漸漸往鍾氏這邊多了起來,然後發現,在她這邊不管是身體還是心裡都很舒服。
再後來抱回碩哥兒交給鍾氏養著,他開始很少去錢氏那裡,不是因為故意冷落錢氏,也不是因為想要補償鍾氏,而是有了貪戀和想念,每每陪著鍾氏逗弄孩子,一起吃飯,間或聽到一向不愛說話的鐘氏嘮叨的說著碩哥兒的各種事情時,他忽然就久違的感受到了夫妻間該有的溫情。
直到一年之後,錢氏終於發現姬星溱即使只是個閒散親王,不再管朝政之事,但他想要阻止她,束縛她都是輕而易舉,自從姬星溱對她冷淡下來,她做事情都不再順利,便動了想要把孩子要過去撫養的念頭,但從來沒有爭過的鐘氏第一次露出的強硬的爭取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