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蔣氏的父母知道文元伯世子不是良人,壓根不願意,但蔣家族長覺得能攀上伯府已經是天大的機遇,威逼利誘的讓蔣氏嫁了。

  還好有蔣氏的父母疼愛,蔣氏也是個剛硬的性子,才要求以正妻之位聘之,否則她很有可能只會是個妾。

  婚後文元伯卻是稀罕了夫人兩個月,新鮮勁兒過後就故態復萌,另尋新歡了。

  文元伯府雖然沒落,但也勉強躋身世家大族之列,蔣氏的身份完全不夠看,文元伯不在意她後,她在伯府的日子就不太好過,連下人也看不起她,更遑論其他。

  所以,她很少出現在各種宴會上,認識她的人就不多了。

  年若很欣賞蔣氏,不管人生落入怎樣的境地,她始終在努力不是嗎。

  就像今天這樣的事情,一般人肯定不會來找她,但蔣氏來了,她在抓住一切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年若正需要這種通過自己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人。

  左相他們是政客,他們也許會以為她只是想幫著太子跟他們斗,或者利用這些人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可是,她真正想做的,只是想給這個時代的女人一個機會,即使有著很多束縛,即使有著很多身不由己,但她們不比任何人差,只要努力去爭取,她們就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這當然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總要有人開始,她帶領的這些人,也許不會是先驅,但至少是一點領路的光。

  另一個名不經傳的人物蔡氏,就更沒有認識,她只是邵元鬆手底下一個大管事的女兒,算盤打的非常厲害,年若專門找的。

  眾人只見她們很快就有條不紊的做起事情來,前面的四個人翻著文書快速記錄,記完一本就互相交換,沒錯,跟對面一個人負責一個地方的統計和計算不同,他們這邊是流水線作業,前面的四個人分別找出戶籍、青壯丁口、田畝等年若需要的數據記錄下來,然後由算盤打的非常好的蔡氏負責統計,有算學基礎的李姑娘和柳先生負責按照表格進行最後的驗證以及謄抄整理。

  最後由年若進行總體計算。

  最後這一項最為複雜,年若之前自然也是不會的,但這是姬星淵的強項啊,這點東西,對於姬星淵來說,簡直是小兒科,他那龐大的商業帝國,報表幾乎每天都伴隨著他,除了收入報表,他看的最多的就是預算報表了。

  年若有現代學習系統的底子,姬星淵帶了她一段時間之後就教會了,太過複雜的可能還需要姬星淵指點,但這些預算並不複雜。

  只要把思路捋順了,套用一個公式很快就能全算出來了,也是這個時候只能靠人工計算,要是在現代,一個Excel表格,公式一填,結果自動輸出,一分鐘都不用就能搞定。

  年若理順思路,他們這邊速度就快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開始不被看好的年若這一邊,漸漸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實在是他們幹活比對面有趣多了,對面的官員一人拿著一本文書奮筆疾書,旁邊擺著個算盤,間或撥弄兩下,幾乎都在緊皺著眉頭思考、填寫。

  而年若這邊呢?互換、傳遞、謄錄,因為是簡單機械的工作,只要細心就行,偶一經過最初的磨合之後,她們的配合越來越默契。

  蔡氏炫技一般的算盤撥的人連連驚嘆,不論在哪個時代,一項技藝做到極致都令人佩服。

  年若在最初的思索之後,也放下筆,開始和蔡氏一同計算。

  她也不用算盤,不知道怎麼算的,只頓一下,或者在紙上劃拉兩下,就填下一個數字,和蔡氏撥算盤的速度竟然不相上下。

  都說認真的人最美,她們行雲流水一般的操作,再加上炫酷的技術,在女子特有的細膩柔美中,簡直美的讓人移不開眼。

  文元伯世子盯著自己的妻子,心中自豪又激動,他早就忘記了當初執著著娶她回來的心情,但此刻只覺得,她太美了……

  當然,別人也美,不過沒有一個他能惹得起的。

  一個時辰之後,年若這邊的文書處理速度已經開始明顯比對面要快。

  劉勉之急的滿頭大汗,一個勁兒催促底下人做快點,但年若的工作方法是幾千年積累的下來的智慧,就算戶部官員每個人都技術過硬,也依然比不上這邊的速度。

  過了最初的新鮮感之後,眾人也開始無聊,好在姬星淵準備充分,覺得累的人就去偏殿休息閒聊都可以,就當是個小宴會了。

  對於沉浸在工作中的人來說,時間就過的很快了,未時末,年若從書案上抬起頭來,對面還在忙,戶部尚書顯然也時刻注意著她們這邊的動靜,見年若抬頭,也立刻看了過來,四目相對,年若衝著他微微一笑,劉勉之不知為何心裡一突。

  反應過來又覺得自己不像話,竟然會怕個小姑娘,正想著回敬對方一個從容不迫的笑容,卻見年若舉起手道,“我們這邊算完了。”

  “什麼?”劉勉之從容的笑容只露出一半,便被驚詫的表情給凝固了,所以有些滑稽,“怎麼可能?”他們這邊還有不少呢!

  年若的舉動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大家陸陸續續都回到了座位上,過程沒意思,但結果肯定有意思啊,而且竟然是郡主先做完的,絕對有好戲看了。

  眾人都看著戶部,他們以為即便是年若這邊先做完了,戶部那邊應該也差不多,畢竟六個人同時算呢,而且他們也比年若這一幫剛上手的千金們有經驗的多。

  結果劉勉之硬著頭皮頂著眾人期待的目光,硬生生的挺了一個多時辰才做完。

  眾人已經從期待變得不耐,不管結果如何,這麼長的時間差,已經讓他們落了下風。

  不過劉勉之一路走到戶部尚書的位置,這點心裡素質還是有的,事到如今,他只要保證他給出的結果非常漂亮,就能扳回一城,眾人自然也能忘了他們做的慢的事情,畢竟這個事情並不是拼速度。

  想到這裡,劉勉之看了看對面的年若,心中暗暗撇嘴,這會兒先得意著吧,等一會兒缺東缺西的時候,且等著丟臉吧。

  第122章 比試(下)

  “淮明郡今年共有三千三百戶,丁口一萬二千人,預估撥款五十萬兩。”戶部尚書稟報導,“其中糧食二十五萬兩、糧種十萬兩、引渠灌溉修葺五萬兩、百姓們的房屋修葺、布匹補貼共約五萬兩、醫藥補貼五萬兩。”

  “嗯,”皇上和安親王點點頭,幾乎每年都需要賑災,所以知道劉勉之這次下了大力氣,做得還算精細。

  “年若你這邊算出來多少?”皇上和藹的問道,皇上和其他圍觀的人不一樣,他也和朝臣們這邊想法一致,知道速度快卻並不意味著算的好,他也以為年若可能是想的少了,才算的快。

  眾人的目光也隨著皇上的詢問從戶部轉到年若這邊。

  “啟稟皇上,臣女統計淮明郡今年共有三千三百戶、丁口一萬二千人,其中青壯年八千,十歲以下幼兒一千五,婦孺兩千,老者五百。”

  “哦?”皇上笑道,“年若算的這麼細。”

  年若笑道,“這是必然的,青壯和老弱婦孺無論是做農活兒還是吃糧食都不一樣,自然要分開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