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好。」
「你什麼也沒看見。」
趙在洹閉上眼, 笑道:「我什麼也沒看見。」
胡明玉看著他合上的眼睫,嘴唇動了動,沒說什麼,只撿起那把染血的匕首, 她不講究地在黑衣人身上擦了擦,而後收起匕首。
「快走吧。」
「好。」
兩人沒有多留,趁著夜色急急走了, 只是夜路難走,視線不清, 草木茂盛, 胡明玉在前帶路, 她牽著烏駿的韁繩,趙在洹跟在她背後。
一路無言。
直到走下這最後一座山,兩人從林中鑽出,面前是一條平坦大路,趙在洹停住腳,胡明玉緊了緊韁繩:「到了。」
趙在洹沉默片刻,走上前來從身後環抱住她,他將頭擱在她肩頭,呼吸輕微,他眼瞼輕動,帶著些許癢意,又似躁動:「胡明玉。」
胡明玉咬咬唇,像是嗔道:「你又要做什麼?」
片刻後,趙在洹直起身,拉過韁繩,他縱身上馬,只留下一句:「再會了。」
噠噠——
馬蹄聲響起,胡明玉看著他消失於夜色中,她賭氣般自語著:「我不會記著你的。」
只是她仍未離去,固執地站在原地,眼神空茫地看著一無所有的前方。
呼呼——
夜風吹來,她現在才察覺到這涼意,她縮起身子,抱臂轉過身去,向著來路走去。
「我不會記著你的。」
噠噠——
「嘶嘶——」
駿馬長鳴,馬蹄聲由遠及近,她豁然回頭看去,正見依稀月光下他蒼白面容,趙在洹猛地拉住韁繩,馬蹄揚起,他躍下馬來,一手托起她側臉,落下一吻。
「我想了想,還是覺得救命之恩當以身相報。」
他眸色認真,一連串地說著:「此事兇險,我亦無完全把握,生死難料,本不想把你卷進來,可是我不甘心。」
胡明玉愣愣地看著他,有些沒反應過來。
趙在洹於她腰間箭筒處抽出一支箭來,用力折斷,他將帶有箭簇的那截遞給她,自己握緊另外半截木枝。
「以此為信物,待我歸來,再還此恩情。」
胡明玉伸手接過這半截箭矢,她緊緊攥住這斷箭,咬牙道:「你答應過我的,絕對不會死。」
「我不會死。」
他再次翻身上馬,消失不見,這次他沒有回來。
徐州。
這幾日蔚以風派遣人手於徐州邊緣探尋,更有人潛入儋州,只是都沒能找到趙在洹蹤跡,匈奴人那邊也沒有任何音信,京城這事越演越烈,趙在洹遲遲未現,更有甚者,妄圖安個叛國大罪。
趙府已然關了禁閉,謝淮自請出征平戰,朝堂議論紛紛,聖上暫未定下主意,只是援軍已在集結中,再派八千兵馬,勢要徹底擊退匈奴。
趙在洹一路急行,守夜的士卒攔下他。
「何人來此?!」
他拉下面巾,露出真容:「嘉平將軍麾下之人,求見長陵將軍。」
守衛一見他的臉便收起來劍,將他拉至一旁,低聲道:「原來是趙公子,將軍早有吩咐,若見公子,即刻通傳,請隨我來。」
趙在洹將信將疑地跟著他入了城,沒有驚動旁人,直入帥營,一人正立於桌旁看著布防圖,眉眼熟悉,正是長陵將軍。
蔚以風仔細瞧了瞧他,這才放下心來,他長嘆一口氣:「難為你了。」
他簡略地說了說儋州和京城情勢,又詳細問他當日情況,趙在洹從頭到尾說了個清楚明白,而後又說道:「我有一事請求將軍。」
「你只管說來。」
「西夷借兵,無暇顧及徐州,反倒儋州,被兩族虎視眈眈,陳士振狼子野心,賀將軍一人恐難守住,還請將軍借我兵馬,馳援儋州,洗刷罪名。」
因他一人之故,如今牽連家中,實在叫他愧疚,此心難安,當務之急便是守住儋州,而後立即歸京洗刷冤屈,他放於膝上的雙手緊握成拳,神色焦急。
借兵一事不可輕率,尤其是趙在洹並非儋州主帥,而今更是「戴罪之身」,若是兩族並未大舉進犯,那麼他私自借兵一事,將累及蔚以風,徐州更是徒增危險。
蔚以風:「如此,我便借你三千兵馬。」
油燈下他神色如昔,帶著氣定神閒的從容,仿佛這並不是一件難事。
他自信能守住徐州。
蔚以風看著趙在洹,這孩子一身傷,臉色蒼白,卻神色清明,遭逢此難也未莽撞行事,行事頗有章法,自有打算,也不怯懦,一身清正難掩。
實在太像他外祖父。
便是不因嘉平將軍之故,也當相信他的為人。
趙在洹抱拳,鄭重道謝:「多謝將軍信重。」
「你傷勢未愈,且先休養一日。」
「是。」
等安頓好趙在洹後,蔚以風提筆寫信,言明趙在洹安然歸來,而後他遲疑片刻,另起一封信,他皺著眉,凝神思索半晌,這才動筆。
「常夫人親啟。」
「令公子平安歸來,不日將歸京。」
「所受皆為外傷,刀劍無眼,在所難免。」
「心有成算,孝心拳拳。」
「……」
「嘉平將軍舊部,長陵敬上。」
寫完後他仔細看了又看,確認措辭得當,並無冒犯後這才歸入信封內,一封由信鴿送往將軍府,一封由鏢局送往趙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你什麼也沒看見。」
趙在洹閉上眼, 笑道:「我什麼也沒看見。」
胡明玉看著他合上的眼睫,嘴唇動了動,沒說什麼,只撿起那把染血的匕首, 她不講究地在黑衣人身上擦了擦,而後收起匕首。
「快走吧。」
「好。」
兩人沒有多留,趁著夜色急急走了, 只是夜路難走,視線不清, 草木茂盛, 胡明玉在前帶路, 她牽著烏駿的韁繩,趙在洹跟在她背後。
一路無言。
直到走下這最後一座山,兩人從林中鑽出,面前是一條平坦大路,趙在洹停住腳,胡明玉緊了緊韁繩:「到了。」
趙在洹沉默片刻,走上前來從身後環抱住她,他將頭擱在她肩頭,呼吸輕微,他眼瞼輕動,帶著些許癢意,又似躁動:「胡明玉。」
胡明玉咬咬唇,像是嗔道:「你又要做什麼?」
片刻後,趙在洹直起身,拉過韁繩,他縱身上馬,只留下一句:「再會了。」
噠噠——
馬蹄聲響起,胡明玉看著他消失於夜色中,她賭氣般自語著:「我不會記著你的。」
只是她仍未離去,固執地站在原地,眼神空茫地看著一無所有的前方。
呼呼——
夜風吹來,她現在才察覺到這涼意,她縮起身子,抱臂轉過身去,向著來路走去。
「我不會記著你的。」
噠噠——
「嘶嘶——」
駿馬長鳴,馬蹄聲由遠及近,她豁然回頭看去,正見依稀月光下他蒼白面容,趙在洹猛地拉住韁繩,馬蹄揚起,他躍下馬來,一手托起她側臉,落下一吻。
「我想了想,還是覺得救命之恩當以身相報。」
他眸色認真,一連串地說著:「此事兇險,我亦無完全把握,生死難料,本不想把你卷進來,可是我不甘心。」
胡明玉愣愣地看著他,有些沒反應過來。
趙在洹於她腰間箭筒處抽出一支箭來,用力折斷,他將帶有箭簇的那截遞給她,自己握緊另外半截木枝。
「以此為信物,待我歸來,再還此恩情。」
胡明玉伸手接過這半截箭矢,她緊緊攥住這斷箭,咬牙道:「你答應過我的,絕對不會死。」
「我不會死。」
他再次翻身上馬,消失不見,這次他沒有回來。
徐州。
這幾日蔚以風派遣人手於徐州邊緣探尋,更有人潛入儋州,只是都沒能找到趙在洹蹤跡,匈奴人那邊也沒有任何音信,京城這事越演越烈,趙在洹遲遲未現,更有甚者,妄圖安個叛國大罪。
趙府已然關了禁閉,謝淮自請出征平戰,朝堂議論紛紛,聖上暫未定下主意,只是援軍已在集結中,再派八千兵馬,勢要徹底擊退匈奴。
趙在洹一路急行,守夜的士卒攔下他。
「何人來此?!」
他拉下面巾,露出真容:「嘉平將軍麾下之人,求見長陵將軍。」
守衛一見他的臉便收起來劍,將他拉至一旁,低聲道:「原來是趙公子,將軍早有吩咐,若見公子,即刻通傳,請隨我來。」
趙在洹將信將疑地跟著他入了城,沒有驚動旁人,直入帥營,一人正立於桌旁看著布防圖,眉眼熟悉,正是長陵將軍。
蔚以風仔細瞧了瞧他,這才放下心來,他長嘆一口氣:「難為你了。」
他簡略地說了說儋州和京城情勢,又詳細問他當日情況,趙在洹從頭到尾說了個清楚明白,而後又說道:「我有一事請求將軍。」
「你只管說來。」
「西夷借兵,無暇顧及徐州,反倒儋州,被兩族虎視眈眈,陳士振狼子野心,賀將軍一人恐難守住,還請將軍借我兵馬,馳援儋州,洗刷罪名。」
因他一人之故,如今牽連家中,實在叫他愧疚,此心難安,當務之急便是守住儋州,而後立即歸京洗刷冤屈,他放於膝上的雙手緊握成拳,神色焦急。
借兵一事不可輕率,尤其是趙在洹並非儋州主帥,而今更是「戴罪之身」,若是兩族並未大舉進犯,那麼他私自借兵一事,將累及蔚以風,徐州更是徒增危險。
蔚以風:「如此,我便借你三千兵馬。」
油燈下他神色如昔,帶著氣定神閒的從容,仿佛這並不是一件難事。
他自信能守住徐州。
蔚以風看著趙在洹,這孩子一身傷,臉色蒼白,卻神色清明,遭逢此難也未莽撞行事,行事頗有章法,自有打算,也不怯懦,一身清正難掩。
實在太像他外祖父。
便是不因嘉平將軍之故,也當相信他的為人。
趙在洹抱拳,鄭重道謝:「多謝將軍信重。」
「你傷勢未愈,且先休養一日。」
「是。」
等安頓好趙在洹後,蔚以風提筆寫信,言明趙在洹安然歸來,而後他遲疑片刻,另起一封信,他皺著眉,凝神思索半晌,這才動筆。
「常夫人親啟。」
「令公子平安歸來,不日將歸京。」
「所受皆為外傷,刀劍無眼,在所難免。」
「心有成算,孝心拳拳。」
「……」
「嘉平將軍舊部,長陵敬上。」
寫完後他仔細看了又看,確認措辭得當,並無冒犯後這才歸入信封內,一封由信鴿送往將軍府,一封由鏢局送往趙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