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周妙瞪大了眼,心中沉沉而落,卻見李佑白揚唇笑道:「自此之後,我便時常猜想李元盛根本就不喜歡我。後來我尋到了一個宮裡的老嬤嬤,人之將死,她告訴了我,當年金翎兒並非因李元盛「去母留子」身死,而是自縊,她是自縊而亡。她生下了我,便自縊而去。」
周妙不知不覺地攀緊了他的手臂。
「莊沉舟,若真有心,不該如此懦弱,若真有所求,便欲盡可取之。」李佑白的笑意淡了,「事後追悔莫及,惺惺作態,又有何用。」
周妙心頭一凜,李佑白怨恨李元盛,他也怨恨道七。
「你哭什麼?」李佑白眉心皺攏,抬手抹了抹周妙的眼角。
周妙其實不曉得自己何時哭了,可被他一抹眼淚,眼淚頓時流得更凶,她的鼻頭酸澀,眼睛發脹,心頭悵悵,好似起了一層薄霧,索性哇哇大哭。
李佑白眉頭越皺越緊,慍惱道:「別哭了。」
周妙胸中酸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淚水早已模糊了雙眼。
朦朦朧朧的視線中,李佑白無可奈何地伸手又來抹她的眼淚,低聲道:「別哭了,朕已經不難過了。」
可是他說話的時候,分明像是難過。
周妙一頓,抽抽噎噎地想要止住哭,口中只好道:「但我的手好疼啊……」
李佑白聞言一怔,仿佛輕輕地舒了一口氣,一臉的哭笑不得,道:「別哭了,我喚太醫來。」
作者有話說:
第107章
歲寒未減, 十二月中,李元盛的棺槨被送出了殯宮。天地茫茫皆裹素,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 一日一夜,風雪不停。
李元盛的棺槨終於入了皇陵。
轉眼便是年關,禮部的奏疏日益頻繁。
後宮無主,百官勸諫。
出乎眾人意料, 皇帝又在禮部的名單上圈了袞州滄縣令周仲安之女的名號。
莊太后再也坐不住了, 即便猶在病中, 她也吩咐人將李佑白喚來了寢殿,隔簾而坐。
此一回,他並未推脫政務繁忙不來。
月余未見, 莊太后開門見山地問道:「哀家聽聞你又駁了禮部的奏疏。那周氏女郎, 是你讓人添的?」
李佑白答道:「正是,朕打算立她為後。」
莊太后聞音起身,險些摔了手中茶甌。
「周氏是什麼出身?憑她能統轄後宮, 克制妃嬪,掣肘他人麼?」
李佑白緩緩搖頭, 笑道:「她不必克制妃嬪,掣肘他人。後宮之中,既無旁人, 何來克制妃嬪?」
莊太后聽得一口氣吊在喉頭, 喘不上來, 她劇烈地咳嗽了起來。
一旁的柳嬤嬤連忙上前, 輕撫她的後背, 為她順氣。
莊太后咳了好一會兒, 才止住了咳。
她疾言厲色道:「皇帝, 你這是何意?皇門子嗣為重,六宮空置,只娶一後,何其荒唐!」
李佑白笑了半聲:「哪怕六宮齊全,有時亦不能如願。」
柳嬤嬤聽得臉色一變,皇帝說的是先帝,而莊太后無子,一直是她的心結。
如此聽來,委實不近人情。
莊太后果然臉色發青,道:「皇帝如今不愛聽哀家的了,是哀家老了,不中用了。」她深吸一口氣,又道,「袞州滄縣,你再怎麼扶持,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換了門楣,皇后若沒有母族支持,在後宮哪會有容易日子。」
「母后所言極是,往後周氏還須母后盡心教導。」
這是心意已決了。
莊太后嘴唇翕動,喘息片刻,卻吐不出個字來。
李佑白只坐了一盞茶的功夫便走了。
他是鐵了心地要娶周氏。
莊太后曉得了他的心思。
禮部的人也漸漸回過味來。先前屢戰屢敗,原來是皇帝心裡早有了後位人選。
過了三日,高朗上書稱高姝忽生了頭疾,要往豫州祖宅養病,陛下准了。
高姝被禮部除了名。
又過三日,皇帝金筆一揮,指了一門親事,將兵部侍郎長女何橙指給了高長史高恭。
禮部的冊子上轉眼只剩了莊麗芙和周妙。
周妙雖然不問朝政,但從周圍人的態度上,她意識到了,李佑白說要娶她,是真有其事。
她依舊住在華陽宮裡,但身邊莫名多了三個嬤嬤和六個年紀稍長的宮女,昨日典儀的人還進了寢殿,為她量尺寸,說是要做新衣裳,後來御膳,典茶司,以及從前沒聽過的這個司,那個司的人都陸陸續續地來見她了。
周妙不得不打起精神,應付一連串的來人。
待到人去樓空,她適才見到了下朝的李佑白。
周妙下定決心,今天,她一定要趁機和他好好「談一談」。
她將要開口,李佑白笑道:「你有話要說?」
周妙頷首,李佑白卻問:「今日內侍省的人來過麼?」
周妙回憶了片刻,又點了點頭。
李佑白笑了笑,撩袍而坐,好整以暇地等著她開口。
周妙坐到了他對面,斟酌了語調,問:「陛下真要娶我啊?」
李佑白冷哼一聲:「你說呢?」
周妙乾巴巴一笑,又醞釀了須臾,說:「娶了我之後,陛下能不能再不看別人了?」她說得儘量委婉。
李佑白眉骨一揚,卻問:「這是何意?」
啊,果然聽不懂她委婉的說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周妙不知不覺地攀緊了他的手臂。
「莊沉舟,若真有心,不該如此懦弱,若真有所求,便欲盡可取之。」李佑白的笑意淡了,「事後追悔莫及,惺惺作態,又有何用。」
周妙心頭一凜,李佑白怨恨李元盛,他也怨恨道七。
「你哭什麼?」李佑白眉心皺攏,抬手抹了抹周妙的眼角。
周妙其實不曉得自己何時哭了,可被他一抹眼淚,眼淚頓時流得更凶,她的鼻頭酸澀,眼睛發脹,心頭悵悵,好似起了一層薄霧,索性哇哇大哭。
李佑白眉頭越皺越緊,慍惱道:「別哭了。」
周妙胸中酸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淚水早已模糊了雙眼。
朦朦朧朧的視線中,李佑白無可奈何地伸手又來抹她的眼淚,低聲道:「別哭了,朕已經不難過了。」
可是他說話的時候,分明像是難過。
周妙一頓,抽抽噎噎地想要止住哭,口中只好道:「但我的手好疼啊……」
李佑白聞言一怔,仿佛輕輕地舒了一口氣,一臉的哭笑不得,道:「別哭了,我喚太醫來。」
作者有話說:
第107章
歲寒未減, 十二月中,李元盛的棺槨被送出了殯宮。天地茫茫皆裹素,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 一日一夜,風雪不停。
李元盛的棺槨終於入了皇陵。
轉眼便是年關,禮部的奏疏日益頻繁。
後宮無主,百官勸諫。
出乎眾人意料, 皇帝又在禮部的名單上圈了袞州滄縣令周仲安之女的名號。
莊太后再也坐不住了, 即便猶在病中, 她也吩咐人將李佑白喚來了寢殿,隔簾而坐。
此一回,他並未推脫政務繁忙不來。
月余未見, 莊太后開門見山地問道:「哀家聽聞你又駁了禮部的奏疏。那周氏女郎, 是你讓人添的?」
李佑白答道:「正是,朕打算立她為後。」
莊太后聞音起身,險些摔了手中茶甌。
「周氏是什麼出身?憑她能統轄後宮, 克制妃嬪,掣肘他人麼?」
李佑白緩緩搖頭, 笑道:「她不必克制妃嬪,掣肘他人。後宮之中,既無旁人, 何來克制妃嬪?」
莊太后聽得一口氣吊在喉頭, 喘不上來, 她劇烈地咳嗽了起來。
一旁的柳嬤嬤連忙上前, 輕撫她的後背, 為她順氣。
莊太后咳了好一會兒, 才止住了咳。
她疾言厲色道:「皇帝, 你這是何意?皇門子嗣為重,六宮空置,只娶一後,何其荒唐!」
李佑白笑了半聲:「哪怕六宮齊全,有時亦不能如願。」
柳嬤嬤聽得臉色一變,皇帝說的是先帝,而莊太后無子,一直是她的心結。
如此聽來,委實不近人情。
莊太后果然臉色發青,道:「皇帝如今不愛聽哀家的了,是哀家老了,不中用了。」她深吸一口氣,又道,「袞州滄縣,你再怎麼扶持,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換了門楣,皇后若沒有母族支持,在後宮哪會有容易日子。」
「母后所言極是,往後周氏還須母后盡心教導。」
這是心意已決了。
莊太后嘴唇翕動,喘息片刻,卻吐不出個字來。
李佑白只坐了一盞茶的功夫便走了。
他是鐵了心地要娶周氏。
莊太后曉得了他的心思。
禮部的人也漸漸回過味來。先前屢戰屢敗,原來是皇帝心裡早有了後位人選。
過了三日,高朗上書稱高姝忽生了頭疾,要往豫州祖宅養病,陛下准了。
高姝被禮部除了名。
又過三日,皇帝金筆一揮,指了一門親事,將兵部侍郎長女何橙指給了高長史高恭。
禮部的冊子上轉眼只剩了莊麗芙和周妙。
周妙雖然不問朝政,但從周圍人的態度上,她意識到了,李佑白說要娶她,是真有其事。
她依舊住在華陽宮裡,但身邊莫名多了三個嬤嬤和六個年紀稍長的宮女,昨日典儀的人還進了寢殿,為她量尺寸,說是要做新衣裳,後來御膳,典茶司,以及從前沒聽過的這個司,那個司的人都陸陸續續地來見她了。
周妙不得不打起精神,應付一連串的來人。
待到人去樓空,她適才見到了下朝的李佑白。
周妙下定決心,今天,她一定要趁機和他好好「談一談」。
她將要開口,李佑白笑道:「你有話要說?」
周妙頷首,李佑白卻問:「今日內侍省的人來過麼?」
周妙回憶了片刻,又點了點頭。
李佑白笑了笑,撩袍而坐,好整以暇地等著她開口。
周妙坐到了他對面,斟酌了語調,問:「陛下真要娶我啊?」
李佑白冷哼一聲:「你說呢?」
周妙乾巴巴一笑,又醞釀了須臾,說:「娶了我之後,陛下能不能再不看別人了?」她說得儘量委婉。
李佑白眉骨一揚,卻問:「這是何意?」
啊,果然聽不懂她委婉的說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