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刺客的供詞呈到了皇帝面前。他一直猶豫不決,本就子嗣單薄,太子又一直孝順,單憑三支射出的箭和刺客的一面之詞確實很難斷定。

  十一月二十四,冬至過後第三天,朔方節度使周尹與裴遠愈派出的張繼一道,進宮面聖。原來周尹生父因不願與太子結交謀逆而被其毒害。

  皇帝大怒,下詔將太子元天權貶為庶人。太子妃蘇家、太子良娣的蕭家都受到牽連,貶官流放。

  十一月二十五,冬至過後的第四天,寒風凜冽,不願俯首就擒的太子想逃出京城,下令左右率府的禁軍突破金吾衛的包圍,在東宮嘉福門相持不下。

  還念一絲父子親情的皇帝最終下詔處死太子及他的兩個兒子。一個是三年前太子妃所生的,另一個就是太子良娣、崔逢月的手帕交蕭楚梅剛生下的還在襁褓之中的兒子。

  最終,東宮禁軍不敵裴遠愈親自率領的金吾衛,太子被擒。

  「裴遠愈,孤有話與你單獨說。」

  裴遠愈揮揮手,金吾衛即刻向後十丈之遠,嘉福門前寂靜得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是你還是舒王設下的局?」

  裴遠愈靠近他,緩緩道:「既生惡念,必得惡果。是誰都不重要了。上路吧,太子殿下!」

  「裴遠愈,你若還顧念著孤與你往日在國子監的友情,給孤留下一點血脈。」

  漫天風雪之中太子被金吾衛斬殺。皇太孫也不能倖免,只有蕭楚梅和她的兒子不知所蹤。

  京城城門關閉兩日,全力搜捕,但一無所獲,只得開啟了城門嚴加查問出城的人。

  清晨,城門剛開不久,崔逢月的車輿就停在了通化門前。

  「王妃娘娘這是往哪裡去?」負責守門的張繼問道。

  崔逢月掀開車簾笑笑道:「張丞辛苦,崔家在萬年縣的職田出了些麻煩,我不得不跑一趟。」

  職田是官員薪俸的一部分,就是朝廷按照官員的階品,分發農田,官員或者租出去,或者僱人耕種,租金或者收成都歸自己。

  儘管張繼與崔逢月有交情,裴遠愈治下甚嚴,他照例讓崔逢月和弄棋下車,指揮一名守門侍衛查探,發現並無異常準備放行。

  「天寒地凍,路上濕滑,王妃一路小心。」

  崔逢月回到車上,剛要出城,一匹疾馳而來的馬攔住了她的去路。

  「王妃娘娘大腹便便,什麼天大的事情值得冒險出城?」

  熟悉的聲音傳入崔逢月耳中,心跳加快,如同被圍捕的小鹿驚惶不已。

  第49章

  親事

  「你們都退回城內,本官有事要與王妃說。」

  裴遠愈翻身下馬,二話不說,上了崔逢月的車輿,乾脆利落地從她車內夾層找到了被餵了麻沸散的太子庶子。崔逢月呆呆望著他,直到他將人帶下車輿,才回過神來。

  「遠愈哥……裴卿,他只是個孩子,放了他吧!」

  裴遠愈已經在馬上,似笑非笑地看著她:「崔逢月,你說世上還有比你更膽大妄為的嗎?」

  說完,喝馬疾馳而去。

  蕭楚梅走投無路,將孩子交給她,眼見就能將孩子送出城去,裴遠愈讓她功虧一簣。

  他再不是他的遠愈哥哥,他是皇帝手中的利劍,身負重傷還為皇帝披荊斬棘。

  崔逢月跌坐回軟墊上,氣喘吁吁,拉著弄棋的手低聲傾訴:「弄棋,他今日要了別人孩子的命,來日他的孩子當如何自處!」

  崔逢月的悲傷還沒有來得及擴大,舒王領著金吾衛把崔逢月的車團團圍住。

  舒王前日得了皇帝的詔令,回京勤王護駕。剛得消息,說有人可能將太子庶子帶離京城,不料想這個人是崔逢月。

  金吾衛好一通搜查,一無所獲。

  屏退所有人後,舒王疾言厲色地問她:「你把太子庶子藏到什麼地方了!」

  崔逢月冷冷一笑:「王爺這真是不怕往自己身上潑髒水,可見在王爺心裡,咱倆早就不是榮辱一體了。」

  等舒王離去後,弄棋問:「娘子,咱還出城麼?」

  「出去還有什麼用!」崔逢月有些咬牙切齒。

  她該去,出去城外就知道太后布下的天羅地網,還有崔逢月不知道的,冬至大典上的第三支箭是太后布下,但裴遠愈知道。

  皇帝還不算趕盡殺絕,廢太子為庶人之後又追封為節愍太子,如此,太子家的女眷無須流放,全部住在京城邊上的感業寺。但太子的兒子包括崔逢月想救的蕭楚梅的兒子,全部被勒死在大理寺的詔獄內。

  皇帝後又感念太子多年來的孝道,命舒王親自督建建節愍太子廟,以示兄友弟恭。

  程振元在太子死後一月回京,京中已由風聲鶴唳變回了原有的繁花似錦。他還未回京就知曉了太子遭遇的種種。憤恨悲傷都拋在了後頭,要緊的是仍舊得到皇帝的信任,以待時機。

  紫宸殿書房內,程振元恭恭敬敬地伺候著皇帝。

  「聖人近日因節愍太子之事憂傷過度,奴婢懇請聖人放寬心,莫要因為他的錯誤傷了自個兒的身子。」程振元畢恭畢敬地說道。

  「嗯,振元辛苦,賑災連日辛勞。如今宮中事多,禁軍元帥一職一直空缺,在冬至大典上,裴遠愈捨命護朕,把元帥一職交給他歷練歷練。」

  程遠振與皇帝相處二十多年,知道皇帝心意不可逆轉,也在等他的接下來的話,他把節奏把握好了,才道:「聖人,裴遠愈如今是個有殘缺的人,已完全無當年的鬥志,若是能讓他任兵馬元帥,一來可以緩和聖人與太后之間的齟齬,二來華妃娘娘有所依靠,三來能讓河東原來裴九洲的舊部效忠聖人,不至於讓皇后娘娘的母家高家一枝獨秀,此乃一箭三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