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頁
故而,趁夜,崔誠一聲令下,眾人收拾細軟,安排車駕,待天色微明,便敞門而出,緩緩行向西籬門。
所幸此次前來建康,崔誠所帶之人,皆為心腹,這才未將消息散出,至於徑直前往戒備森嚴的西籬門,而非繞道另外一座城門,則是崔莞的心思。
賜婚一事,已將眾人目光引到崔氏身上,即便出行一事未外泄,但馬車一出大門,定會被暗中盯著的人察覺,以其耗費時辰繞道,給旁人醒悟的時機,倒不如直截了當,行往西籬門。
「阿莞,這身裝扮……」崔陸氏略有不適的扯了扯身上的衣袍,又看向同為一身寶藍長袍的崔莞,眉尖若蹙。
「母親放心,殿下乃明理之人,定不會心生怒意。」崔莞輕聲勸慰道,得知劉珩讓眾人前往城外軍營後,她便起了以郎君裝扮示人的心思,一來是為行事方便,二則是為劉珩所想。
軍營不比別處,歷來便是女子止步之處,雖說古有木蘭從軍,可也是扮作男兒,未明姑子之身,現下正是爭鋒之際,她不能,亦不願拖累劉珩。
崔莞思緒百轉千回,而前行的馬車突然一晃,隨即停下。
「主子,前方西府軍押解刑囚入城,暫且封道。」
還未等崔莞出聲詢問,駕車的墨十八已將車外的情形低聲稟出。
押解刑囚?崔莞微怔片刻,驀然便記起周肅等人,隨即掀開車簾往外一探,果然遠遠望見不遠處的城門前人頭攢動,已聚集不少圍觀的百姓,且仍有源源不斷的身影越過馬車,匆匆奔向城門。
略微思忖,崔莞便道:「先避讓到一旁罷。」
墨十八點了點頭,扯動韁繩,將馬車行到路旁一處空地上,為免引人注目,崔莞與崔陸氏共乘一輛馬車,而崔誠與護衛則是策馬前行,此時,崔誠等人也紛紛環繞過來,將馬車護在中間。
橫豎是身著男裝,崔莞索性撩簾而出,立在車架上,一手扶著車廂門框,朝城門處舉目遠眺。
起初離得遠,未能清晰所見,雖著押解刑囚的西府軍越行越近,喧囂漸盛。
縱使街道兩旁均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著手持爛蔬果,臭雞蛋的百姓,高高立在車架上的崔莞,仍是一眼目及了打馬行在最前端之人。
那騎著高頭大馬,一身鎧甲,英姿颯爽的少年,即便帶著頭盔,也難以遮掩一張清俊的面容,襯著冉冉升起的朝暉,那熟悉的輪廓,華光四射,深深的映入崔莞眸中。
阿謹。
崔莞眼底微澀,那曾經依偎在她身旁,百般信賴的孩童,已長成這般風姿卓華,令人傾慕不已的翩翩郎君了啊!
她心中,泛起一絲莫名的欣慰,可隨著目光輕移,旋即又生出一股無盡的愕然。
蕭謹身後,便是拘押在囚車中的周肅等人,前方三、四輛囚車,各載有一個,後方七、八輛則是三三兩兩擠了數人,每名囚犯的手腳均帶有鐵打的鐐銬。
崔莞的目光緊緊盯著最後一輛單人囚車,那碗口粗的圓頭木料釘成的囚車中,已落了不少菜葉爛果,而縮在一角,蓬頭垢面的面容,她竟熟悉不已!
那是一位故人,一位曾令她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將其抽筋扒皮,挫骨揚灰的故人。
☆、第二百九十七章 今朝風水輪流轉(中)
「曾信。」
原以為,言出二字,必定是恨得咬牙切齒,然而此時此刻,崔莞發覺,她心中,無愛,無恨,仿若拭去塵埃的明鏡,明澈平靜。
上一世她為曾信,焚盡己身,只餘下一腔滔天恨意。
可這一世,幾經生死,她方漸明,曾信此人,於她而言,已是微不足道。
至於曾信因何會捲入周肅裡通外敵一案中,不必細想也知,定是秦四郎所為,不過,以曾信見縫插針,費盡心機往上攀爬的脾性,也未必不是他自投羅網。
崔莞移開眼,不在看那囚車中,被百姓以爛菜爛果,臭蛋泔水又砸又潑,一身污穢難辨真容的曾信,當然,周肅等人亦是如此。
一陣陣激昂的怒罵聲討中,西府軍押著囚車漸行漸遠,街道兩旁的百姓紛紛追隨而去,城門前的道路漸漸暢通,只餘下滿街的狼藉。
嗅及一股難以言喻的惡臭,崔莞看了一眼掩鼻的崔誠,面不改色的返回車廂中,對墨十八道:「走罷。」
陷入裡通外敵一事,無論士族還是寒門,皆不會留下這些人,曾氏一族可說是覆滅在即,無需她再花費心思了。
馬車再次緩緩移動,行到城門前時,墨十八掏出身上的令牌,在守城侍衛眼前一晃,正欲上前阻攔的侍衛面色微凜,退下放行。
城外不過六、七丈便是營地,馬車停穩後,同為男子裝扮的碧落已下馬,扶著崔莞與崔陸氏穩穩落地。
下了馬車,崔莞一抬眼,便望見不知何時已立在營地門前的人影。
她直直的望著劉珩,一雙清透的眸子中,從容鎮定之下,透出一抹無法遮掩的欣喜。
「見過太子殿下。」崔城上前一禮,崔陸氏與也隨之行禮。
「不必多禮。」劉珩斂回落在崔莞身上的目光,瞥了眼一臉喜色的崔誠與略微拘謹的崔陸氏,並未多言,而是喚來墨十三,讓他將人先領往早已安排妥當的營帳。
「隨我來。」劉珩並未在意頻頻回頭張望的崔陸氏,截下崔莞便往營地中間的大帳行去,崔莞自是緊隨其後。
所幸此次前來建康,崔誠所帶之人,皆為心腹,這才未將消息散出,至於徑直前往戒備森嚴的西籬門,而非繞道另外一座城門,則是崔莞的心思。
賜婚一事,已將眾人目光引到崔氏身上,即便出行一事未外泄,但馬車一出大門,定會被暗中盯著的人察覺,以其耗費時辰繞道,給旁人醒悟的時機,倒不如直截了當,行往西籬門。
「阿莞,這身裝扮……」崔陸氏略有不適的扯了扯身上的衣袍,又看向同為一身寶藍長袍的崔莞,眉尖若蹙。
「母親放心,殿下乃明理之人,定不會心生怒意。」崔莞輕聲勸慰道,得知劉珩讓眾人前往城外軍營後,她便起了以郎君裝扮示人的心思,一來是為行事方便,二則是為劉珩所想。
軍營不比別處,歷來便是女子止步之處,雖說古有木蘭從軍,可也是扮作男兒,未明姑子之身,現下正是爭鋒之際,她不能,亦不願拖累劉珩。
崔莞思緒百轉千回,而前行的馬車突然一晃,隨即停下。
「主子,前方西府軍押解刑囚入城,暫且封道。」
還未等崔莞出聲詢問,駕車的墨十八已將車外的情形低聲稟出。
押解刑囚?崔莞微怔片刻,驀然便記起周肅等人,隨即掀開車簾往外一探,果然遠遠望見不遠處的城門前人頭攢動,已聚集不少圍觀的百姓,且仍有源源不斷的身影越過馬車,匆匆奔向城門。
略微思忖,崔莞便道:「先避讓到一旁罷。」
墨十八點了點頭,扯動韁繩,將馬車行到路旁一處空地上,為免引人注目,崔莞與崔陸氏共乘一輛馬車,而崔誠與護衛則是策馬前行,此時,崔誠等人也紛紛環繞過來,將馬車護在中間。
橫豎是身著男裝,崔莞索性撩簾而出,立在車架上,一手扶著車廂門框,朝城門處舉目遠眺。
起初離得遠,未能清晰所見,雖著押解刑囚的西府軍越行越近,喧囂漸盛。
縱使街道兩旁均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著手持爛蔬果,臭雞蛋的百姓,高高立在車架上的崔莞,仍是一眼目及了打馬行在最前端之人。
那騎著高頭大馬,一身鎧甲,英姿颯爽的少年,即便帶著頭盔,也難以遮掩一張清俊的面容,襯著冉冉升起的朝暉,那熟悉的輪廓,華光四射,深深的映入崔莞眸中。
阿謹。
崔莞眼底微澀,那曾經依偎在她身旁,百般信賴的孩童,已長成這般風姿卓華,令人傾慕不已的翩翩郎君了啊!
她心中,泛起一絲莫名的欣慰,可隨著目光輕移,旋即又生出一股無盡的愕然。
蕭謹身後,便是拘押在囚車中的周肅等人,前方三、四輛囚車,各載有一個,後方七、八輛則是三三兩兩擠了數人,每名囚犯的手腳均帶有鐵打的鐐銬。
崔莞的目光緊緊盯著最後一輛單人囚車,那碗口粗的圓頭木料釘成的囚車中,已落了不少菜葉爛果,而縮在一角,蓬頭垢面的面容,她竟熟悉不已!
那是一位故人,一位曾令她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將其抽筋扒皮,挫骨揚灰的故人。
☆、第二百九十七章 今朝風水輪流轉(中)
「曾信。」
原以為,言出二字,必定是恨得咬牙切齒,然而此時此刻,崔莞發覺,她心中,無愛,無恨,仿若拭去塵埃的明鏡,明澈平靜。
上一世她為曾信,焚盡己身,只餘下一腔滔天恨意。
可這一世,幾經生死,她方漸明,曾信此人,於她而言,已是微不足道。
至於曾信因何會捲入周肅裡通外敵一案中,不必細想也知,定是秦四郎所為,不過,以曾信見縫插針,費盡心機往上攀爬的脾性,也未必不是他自投羅網。
崔莞移開眼,不在看那囚車中,被百姓以爛菜爛果,臭蛋泔水又砸又潑,一身污穢難辨真容的曾信,當然,周肅等人亦是如此。
一陣陣激昂的怒罵聲討中,西府軍押著囚車漸行漸遠,街道兩旁的百姓紛紛追隨而去,城門前的道路漸漸暢通,只餘下滿街的狼藉。
嗅及一股難以言喻的惡臭,崔莞看了一眼掩鼻的崔誠,面不改色的返回車廂中,對墨十八道:「走罷。」
陷入裡通外敵一事,無論士族還是寒門,皆不會留下這些人,曾氏一族可說是覆滅在即,無需她再花費心思了。
馬車再次緩緩移動,行到城門前時,墨十八掏出身上的令牌,在守城侍衛眼前一晃,正欲上前阻攔的侍衛面色微凜,退下放行。
城外不過六、七丈便是營地,馬車停穩後,同為男子裝扮的碧落已下馬,扶著崔莞與崔陸氏穩穩落地。
下了馬車,崔莞一抬眼,便望見不知何時已立在營地門前的人影。
她直直的望著劉珩,一雙清透的眸子中,從容鎮定之下,透出一抹無法遮掩的欣喜。
「見過太子殿下。」崔城上前一禮,崔陸氏與也隨之行禮。
「不必多禮。」劉珩斂回落在崔莞身上的目光,瞥了眼一臉喜色的崔誠與略微拘謹的崔陸氏,並未多言,而是喚來墨十三,讓他將人先領往早已安排妥當的營帳。
「隨我來。」劉珩並未在意頻頻回頭張望的崔陸氏,截下崔莞便往營地中間的大帳行去,崔莞自是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