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為防意外,雲亭給他的馬同樣配上了弓箭。
冷白的手指搭在刻著雲紋的弓上。
「夕舟——」
數箭離弦。
遠處人影倒地。
梅長君的話語卡到一半,便見裴夕舟沉著眸放下弓,對她淡淡道:「並未傷及性命。」
「如今時間緊迫,不宜結下死仇,否則……」
他抿了抿唇,沒有繼續下去。
梅長君握著韁繩,看著裴夕舟微含歉意的眸色,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因著那青年的阻撓,其他百姓也漸漸追了過來。
她眉尖一跳,道:「快撤。」
見她加快了速度,裴夕舟也立刻跟了上去。
兩人穿過崎嶇的小路,甩過追兵,馬兒也近乎到了極限。
前方是一道彎彎曲曲的深溝。
梅長君勒了勒韁繩,疾馳的馬兒反應不及,前蹄踏入碎石中,嘶鳴著要往地上摔去。
「長君小心。」
裴夕舟一直關注著這邊,立即傾身將人接住。
她扶著他站定,往前走了幾步,竟覺得有幾分脫力。
梅長君無奈扶額:在顧家養尊處優久了,騎上數日的馬也成了難事?
她牽著馬略微停了停,緩過勁後想繼續往前方走去。
身體突然騰空。
梅長君無奈的神色一滯,回過神時已被裴夕舟打橫抱在懷中。
裴夕舟神色淺淡地解釋道:「此地村鎮頻繁爭鬥,不甚安全。前方道路難以騎馬,身後追兵又可能循著印跡跟過來,還是儘快離開為好。」
他垂眸看著懷中人微詫的模樣,壓下眼底的笑意。
所以……恕臣冒犯。
第2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三)
見梅長君認同地點了點頭, 裴夕舟清雋的眉眼微舒,抱著她往前走去。
躲完追兵,兩人也走到了無人之地。梅長君回憶著之前看過的圖冊, 辨了辨方向,問道:「我們從東部直接過去?」
「嗯,」裴夕舟似是心情極好, 聲音也不如往常那般清冷,「義烏也不是全然混亂, 我們走安定的村落過便好。」
「你倒是了解得一清二楚。」
空寂的鄉道上飄著梅長君含笑的聲音。
「與長君同行, 得萬事小心。」
「因為我動不動就拔劍?」
「自然不是……」
「那是為何?」
因為珍而重之, 不願你處於任何危境。
他淺笑未答,將話題轉移開:「長君先前不是問我,江浙的兵為何這般不堪麼?」
「你覺得江浙整體民生如何?」
梅長君的興致被勾了起來,一邊思索一邊道:「除去少數如義烏縣等民風剽悍的山區, 江浙整體較為富庶,平日裡賦稅也少……」
「嗯。」
裴夕舟一邊走,一邊垂下眸來, 看著她繼續分析下去。
「改稻為桑才開始不久,百姓們還未脫離原先的印象……既然不難混碗飯吃,不到萬不得已, 自然無人願意拼命。」
梅長君說著,眸光微亮。
「前人習氣,後人遵循, 這般得過且過, 打仗時便無人真正出力了。」
裴夕舟點了點頭。
「便是如此。」
「脾性如此, 任是用上多少獎懲也難以扭轉。」梅長君蹙眉道,「地方軍不力, 即便外地援兵過來,護得了一時,也守不了一世。」
「也不絕對。」裴夕舟看著一副憂國憂民派頭的梅長君,輕笑道,「你看看義烏縣。」
他緩聲講起義烏這些年的情況。
山區艱苦,生活在這片土壤上的義烏百姓性格強硬、民風剽悍、極不畏死。
「我之前了解到,多年來在義烏,最頻繁的事情便是鬥毆。」
作為立志安定天下的少年國師,前世裴夕舟在繼任後便去過江浙考察。
他本以為百姓平日爭鬥,起不了太大的風浪,但到了義烏縣,細細詢問過後,便被記載於族廟中的鬥毆史震驚到了。
裴夕舟了解到,義烏縣在貧瘠的山區,百姓都一窮二白。後來該地陸續發現了許多礦藏,
農民們紛紛離開耕地,改行成為礦工。
大乾缺礦,百姓們挖出來的礦自然比種得的糧食更值錢,義烏人藉此迎來了發家致富的機會。
這本是好事,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附近的永康人聞聲而至,想要分一杯羹。
那邊嚷嚷著見者有份,這邊自然不願將利益拱手讓人。
爭執無果,永康的百姓們一拍桌案,抄著農具便浩浩蕩蕩地往義烏來。
雙方俱是一身火氣,在義烏城外的八寶山相遇,慘烈而漫長的鬥毆由此開始。
「打了多久?」
裴夕舟語聲溫潤,梅長君本是漫不經心地聽著,但「漫長」二字讓她陡然一醒,有些好奇地問道。
「最長的一次歷時四個月,從夏末打到了秋收。」
裴夕舟的神色也有些感嘆。
這實在是十分特別的、曠日持久的鬥毆。在聽聞永康人的挑釁後,義烏的鄉民們與從永康趕來的「掠奪者」械鬥,四個月間,雙方參與鬥毆的人數超過了三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冷白的手指搭在刻著雲紋的弓上。
「夕舟——」
數箭離弦。
遠處人影倒地。
梅長君的話語卡到一半,便見裴夕舟沉著眸放下弓,對她淡淡道:「並未傷及性命。」
「如今時間緊迫,不宜結下死仇,否則……」
他抿了抿唇,沒有繼續下去。
梅長君握著韁繩,看著裴夕舟微含歉意的眸色,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因著那青年的阻撓,其他百姓也漸漸追了過來。
她眉尖一跳,道:「快撤。」
見她加快了速度,裴夕舟也立刻跟了上去。
兩人穿過崎嶇的小路,甩過追兵,馬兒也近乎到了極限。
前方是一道彎彎曲曲的深溝。
梅長君勒了勒韁繩,疾馳的馬兒反應不及,前蹄踏入碎石中,嘶鳴著要往地上摔去。
「長君小心。」
裴夕舟一直關注著這邊,立即傾身將人接住。
她扶著他站定,往前走了幾步,竟覺得有幾分脫力。
梅長君無奈扶額:在顧家養尊處優久了,騎上數日的馬也成了難事?
她牽著馬略微停了停,緩過勁後想繼續往前方走去。
身體突然騰空。
梅長君無奈的神色一滯,回過神時已被裴夕舟打橫抱在懷中。
裴夕舟神色淺淡地解釋道:「此地村鎮頻繁爭鬥,不甚安全。前方道路難以騎馬,身後追兵又可能循著印跡跟過來,還是儘快離開為好。」
他垂眸看著懷中人微詫的模樣,壓下眼底的笑意。
所以……恕臣冒犯。
第2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三)
見梅長君認同地點了點頭, 裴夕舟清雋的眉眼微舒,抱著她往前走去。
躲完追兵,兩人也走到了無人之地。梅長君回憶著之前看過的圖冊, 辨了辨方向,問道:「我們從東部直接過去?」
「嗯,」裴夕舟似是心情極好, 聲音也不如往常那般清冷,「義烏也不是全然混亂, 我們走安定的村落過便好。」
「你倒是了解得一清二楚。」
空寂的鄉道上飄著梅長君含笑的聲音。
「與長君同行, 得萬事小心。」
「因為我動不動就拔劍?」
「自然不是……」
「那是為何?」
因為珍而重之, 不願你處於任何危境。
他淺笑未答,將話題轉移開:「長君先前不是問我,江浙的兵為何這般不堪麼?」
「你覺得江浙整體民生如何?」
梅長君的興致被勾了起來,一邊思索一邊道:「除去少數如義烏縣等民風剽悍的山區, 江浙整體較為富庶,平日裡賦稅也少……」
「嗯。」
裴夕舟一邊走,一邊垂下眸來, 看著她繼續分析下去。
「改稻為桑才開始不久,百姓們還未脫離原先的印象……既然不難混碗飯吃,不到萬不得已, 自然無人願意拼命。」
梅長君說著,眸光微亮。
「前人習氣,後人遵循, 這般得過且過, 打仗時便無人真正出力了。」
裴夕舟點了點頭。
「便是如此。」
「脾性如此, 任是用上多少獎懲也難以扭轉。」梅長君蹙眉道,「地方軍不力, 即便外地援兵過來,護得了一時,也守不了一世。」
「也不絕對。」裴夕舟看著一副憂國憂民派頭的梅長君,輕笑道,「你看看義烏縣。」
他緩聲講起義烏這些年的情況。
山區艱苦,生活在這片土壤上的義烏百姓性格強硬、民風剽悍、極不畏死。
「我之前了解到,多年來在義烏,最頻繁的事情便是鬥毆。」
作為立志安定天下的少年國師,前世裴夕舟在繼任後便去過江浙考察。
他本以為百姓平日爭鬥,起不了太大的風浪,但到了義烏縣,細細詢問過後,便被記載於族廟中的鬥毆史震驚到了。
裴夕舟了解到,義烏縣在貧瘠的山區,百姓都一窮二白。後來該地陸續發現了許多礦藏,
農民們紛紛離開耕地,改行成為礦工。
大乾缺礦,百姓們挖出來的礦自然比種得的糧食更值錢,義烏人藉此迎來了發家致富的機會。
這本是好事,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附近的永康人聞聲而至,想要分一杯羹。
那邊嚷嚷著見者有份,這邊自然不願將利益拱手讓人。
爭執無果,永康的百姓們一拍桌案,抄著農具便浩浩蕩蕩地往義烏來。
雙方俱是一身火氣,在義烏城外的八寶山相遇,慘烈而漫長的鬥毆由此開始。
「打了多久?」
裴夕舟語聲溫潤,梅長君本是漫不經心地聽著,但「漫長」二字讓她陡然一醒,有些好奇地問道。
「最長的一次歷時四個月,從夏末打到了秋收。」
裴夕舟的神色也有些感嘆。
這實在是十分特別的、曠日持久的鬥毆。在聽聞永康人的挑釁後,義烏的鄉民們與從永康趕來的「掠奪者」械鬥,四個月間,雙方參與鬥毆的人數超過了三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