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二舅兄,藥鋪的事我們應下了!」

  寧為心滿意足的走了,說是要去給江郎中報這個喜信兒。

  他是一早來的,這會兒時辰也不早了,喜春留他用午食兒,寧為不肯,著急趕回去,喜春只得由了他,朝外邊看了看天色,喜春起了身兒,準備去廚房說一聲兒今日備下的飯菜:「昨日見你愛吃那糯米球,我叫人去備一道來。」

  她剛走了兩步,後邊周秉繃著臉:「我沒病。」

  喜春抬腳的步子一愣。

  周秉又加重了聲音,重複一次:「我沒病。」

  喜春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哭笑不得的順著點頭:「是是是,你沒病。」

  誰沒病還用得著特意點出來的?

  都準備做這門買賣了,喜春也想開了。不就是男人的隱疾麼,挺好的。人這一輩子不長不短,都吃這五穀雜糧,誰又能保證自己不生病呢?

  她餘光撇了撇周秉,覺得以後他要是有了隱疾,有二哥在,也不至於跟沈家公子沈凌一般四處尋醫求藥了。

  周秉靠在椅上,黑沉的眼閃過滿意之色。

  糯米球是外邊推著小車的小吃食兒,放著兩個簍子,前邊放糯米球,後邊擱著爐子,邊角插上一支梅花,爐灶上蓋著荷葉,幾個銅錢煮一碗,裡頭還擱著紅彤彤的小果子,紅白相間,溫熱裊裊的氣兒緩緩升起,襯得十分好看。

  這種小吃食本是周嘉兄弟幾個愛吃的,前回先生考校他功課,得先生評了個甲等,叫伴讀蔣翰慫恿來兄嫂面前討獎勵,便吃上了一回糯米球,兩個弟弟沾了兄長的光也得了半碗,周秉跟喜春嘗了嘗,周秉倒是極愛這口味兒。

  喜春看在眼裡,心裡記了下來。

  自家做的糯米球也是極好的,廚娘們心思巧,連碗的邊沿都布置了一番,插了幾朵花上去,晌午周秉吃了一碗,周嘉用了一碗,周澤和周辰年紀小,只得了半碗。

  周嘉還跟喜春講了起來:「嫂嫂,下回先生考校我功課,我若是再得了甲等,能不能得獎勵啊。」

  喜春笑著看了看旁邊的周秉,問他:「你怎的不問你大哥。」

  周嘉撇撇嘴兒,說了句:「我們男人家都是粗心的,哪有嫂子心細。」

  當然,這話也是跟著伴讀蔣翰學的,蔣翰在平日的生活中十分有經驗,這些都是盡數觀摩家中父母相處。他告訴周嘉的核心一條就是,在一個家中,要首先觀察這個家中是誰當家,誰做主,蔣翰他娘雖說經常氣回娘家,但蔣家卻是她當家,因此蔣翰也十分會哄人。

  「哄高興了,經常給我銅板叫我去買零嘴兒。」

  周家富裕,不缺這幾個錢,但他們雖說身為小主子,卻極少能吃到外邊的街邊兒小食兒,按他們大哥的話說,怕不乾淨。

  喜春笑得樂不可支的。才七歲的半大小子就已經會說自己是男人了。

  還果真如周秉說的,他這是長大了。

  下晌甄婆子捧了府中的帳本交給喜春,被意味深長的看了眼,叫她忍不住朝自己身上看了看:「少夫人,老奴可是有何不妥的?」

  喜春嘴邊升起笑意,又被壓了下去:「沒事沒事。」

  「只是忍不住感慨,甄嬤嬤一家這日子過得當真精彩。」

  喜春覺得,自打蔣翰成伴讀到了周嘉身邊後,他們家的日子都不同起來了,整日就看著蔣翰慫恿著嘉哥兒做一些自以為經驗老道的事,足以叫她能想像到蔣家日常的雞飛狗跳。

  甄嬤嬤這樣得體的婆子,哪能瞧得出在府上管束有方的婆子回家後照常要面對著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甄婆子神色驀然一變,心裡頓時想開了。

  少夫人提及她家中,莫不是家裡有誰惹了事兒撞在少夫人手裡了?

  喜春翻開了帳本,她習慣先拿了府外各鋪子的帳本先看了看,衣料布匹、胭脂水粉,這些鋪子上的收、支都記錄得詳細,收入與前月都有對比,相差不大,只在翻看到酒樓的收、支後,喜春這才細看起來。「上月與這月足足相差了五千倆銀子,酒樓那邊送來帳冊就沒說甚?」

  「說了。」甄婆子回:「說是近日府城來了個身份貴重的公子,聽說家中的官位比咱們知府大人還大呢,對做買賣有興趣,點了沈公子作陪合作,說是要在城外弄一個甚湯池,這不,城中的這些人,見不到那位公子,便捧著銀子去沈記酒樓尋沈公子了。」

  去了酒樓里想分一杯羹,總不能點杯水酒吧。

  喜春回去後把這事兒同周秉說了,問他:「你說怎麼辦,咱家買賣都被沈記給搶了。」

  周秉拉著人去看他新做的畫像,藍天白雲之下,畫像上男女隨意坐在涼亭之中,身前的草地上,幾個孩童歡快的玩耍著。

  其心昭昭。

  他拉著人,大掌裹著小手:「不必管他,我已經叫玉河去置辦紅綢杯盞、棗核花生圓干,下月十五是個好日子,我們重新辦一回合卺酒可好?」

  他目光灼灼,往日黑沉的眼中盡數含著期盼,喜春看著他,只覺得臉頰渾身一寸寸的發燙起來,情不自禁的隨著他的眼神輕輕點了頭。

  「好。」

  他突然笑了起來,長臂攬過來,把她擁入懷中。

  喜春還是想知道沈家弄湯池莊子的事,周秉過後一條條跟她分析起來,先點了那位據說身份貴重的公子:「是道台陳大人家的庶出公子,倒不是當真對行商有興趣,而是如今朝堂上下對各家勛貴子弟買賣低等官位管束嚴苛,每家只允兩位家族子弟進,餘下只得依靠家中出力自尋了出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