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秉對自己人十分豪爽,送喜春時,知道女子喜首飾,便一箱又一箱的送,對自己弟弟就是送一箱又一箱的書籍。

  從周嘉到周辰,兄弟三個一個不落。

  周辰還未進學,但他已經有了一個小書房。

  可謂凝結了來自兄長的殷切期盼。

  是以,兄弟三個除了收到不重樣的書籍外,壓根就沒有這等孩童的玩物。周嘉、周澤看著那泥車瓦狗也滿是歡喜。

  陳氏把玩物往他們身前一推:「好孩子,這是嬸子送你們的,你們嫂子沒經驗,也不知道該為你們挑著些,往後你們喜歡甚只管跟嬸子提便是。」

  「真、真的是送我們的嗎?」周嘉還不大好意思。

  陳氏:「這是當然。」

  兄弟幾個都高興了,抱著各自歡喜的在懷中,還不忘了同陳氏道謝。

  周嘉甚至在心裡想著。

  為什麼只見過一次的嬸子都知道他要什麼,但他的親大哥卻不知道?

  陳氏母子在府城住了兩日,顧不得喜春再三挽留,便家去了。

  喜春如今身後多了個小尾巴,每日一早周嘉、周澤兄弟去進學讀書,周辰則被送到了正院裡,喜春看帳冊,聽掌柜們講事,周辰便在眼皮子底下玩耍,或是跟巧雲兩個在院子裡玩一玩。待兄長下學,用過飯後,喜春再把他們給送回引芳院。

  大夫人也是挑了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走的,三倆馬車行禮運到了碼頭,走的水路上京,不耽擱□□日便能順利抵達。

  大夫人出發時不過六月,還不是最熱的天兒,正合適,等喜春叔嫂幾個年節入京,已是十月,雨水多,倒不適合走水路,倒是官道更合適,沿途也有驛站。

  臨行前,大夫人喚了喜春,把這些都給交代了一遍。

  走那日,喜春帶著周辰去碼頭送了送,待船揚帆起航,在眼中只剩了個小點,這才返身回府。叔嫂兩個剛進門,便有下人拿了一張燙金的帖子來,是沈家使人送來的。

  這個沈家,便是前回喜春一行在玉前街上碰上的沈凌,知府大人愛妾的兄弟。

  夜裡用飯,喜春與周嘉兄弟們說了大夫人回京的事,又說起過幾月他們也要上京。

  周澤跟周辰兩個小,只顧著點頭,倒是周嘉,聽聞後一張臉都擠一堆兒了,頗有些擔憂,帶著大人的嘆氣:「那我們去了,家裡可怎的辦?」

  「家裡有管事婆子和丫頭們呢,又不會丟了。」喜春沒想到讀書還教這個呢,小小年紀就操心起這些來了。

  她這個當嫂子的都想得沒這麼深遠呢。

  周嘉紅著小臉擺擺手,忙說不是這意思。

  好一會兒喜春才知道他在擔憂什麼。

  周秉往年在的時候,周嘉也是跟隨過兄長一起年節祭祖了的,周秉同他說過,祭祖一來是懷念先祖,好叫他們知道後人不曾丟了先祖顏面,其後便是一番孝順之心了。

  大哥走了,若是年節他們上了京,可不就沒人孝順了嗎?

  喜春默了默。

  伸手在周嘉腦袋上摸了摸,感念他這一番赤子之心,輕聲保證:「嘉哥放心,我們去了盛京也能祭拜你大哥的,到時候嫂子帶你們去親自挑選祭品如何?」

  至於她,小祭時給挑了香、燭,年節這等隆重的大祭,便給周秉多挑上一個貌美的紙丫頭伺候他吧。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要上夾子啦,所以更新會推後,應該在晚上23點左右了。

  提醒天使們,章節評論有隨機紅包,全訂有抽獎紅包哦~

  第32章

  周嘉得了保證,把心頭最後一點擔憂去了。

  用過飯食,府上各處燈燭早已高高懸掛,橘色的光芒灑落在院子裡,仿若罩上了一層薄薄的光暈,又帶著黑夜的寂靜,蟲鳴鳥叫,只有淺淺的呼吸和閒肆的腳步聲,不輕不重,無端叫人靜下了心來。府外,隱隱能聽見熱鬧的吆喝,碼頭下貨的壯巍。

  這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朝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大晉宗法禮儀延自前朝,在穿戴、談吐卻稍加內斂,前朝原還有宵禁規矩,這宵禁便是指夜裡不許出行,一更夜禁、五更開禁,若有犯夜者答打三十,只病、育、喪可通行。至本朝廢止,從京、各州府通宵達旦。

  周家離得不近,只隱約能聽到那絲竹器樂之聲,倒給這寂靜的夜添了兩分不同。

  喜春把人送到引芳院,見他們兄弟三個牽著手進去,又有甄婆子早早就候著,指著院子裡的丫頭端水捧衣,有條有理的,放心回了正院裡。

  她從裡間洗漱好,披著薄衣長發出來,巧雲兩個鋪好床榻,告退前,巧香那張沈家今日送來的燙金貼給喜春過目。

  喜春只聽門房說了一嘴,便叫巧香把帖子收好,還未曾來得及看。

  沈家找上周家,卻是想要與周家做一筆買賣。

  雕木的大桌上,放著數盞白瓷牡丹茶盞,清香從盞中散發,幽幽熱氣裊裊升起,高椅上,坐了數位周家鋪子的得力掌柜們,主位面前擺著一張燙金的帖子,喜春著一身杏色羅裙,用紅真珠冠半挽著發,她請幾位掌柜來,便是商議沈家口中的買賣。

  沈家口中的買賣名為石炭。

  石炭呈黑色,堅硬,帶著黑色的粉末,用手觸之則沾上一手黑,采於地下,與木柴木炭一般,都可做燒飯、供暖。

  皇都盛京,早在前幾載便盡仰石炭、木炭,如秦州府這等府城,家家戶戶用的是木炭、木柴。城中大戶人家多用木炭,少則木柴,而普通人家多仰木柴,往下各縣、鎮上也多用木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