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真的太小看薛琬了。

  在皇城的謠言到處亂竄的時候,薛琬已經派人搜集到了長史的所有信息。

  長史和太子生母都是北縣人,隔壁鄰居,當初一塊兒被甄選入宮,一個當了侍衛,一個當了舞姬。

  深宮寂寞,兩個人本來就青梅竹馬,所以早早地就做了一對。

  沒有想到,陛下酒後亂性,因為舞姬說話的聲音與死去的元後有點像,就強要了舞姬。

  舞姬懷了太子,但算了算日子,孩子應該是長史的。

  這種事,當然不可能對外宣告。

  所以,舞姬默默地將孩子懷著,一直到生下來的那日,賢妃買通了穩婆想要一屍兩命。

  長史及時趕到,雖然救下了太子,但是舞姬卻失血過多死了。

  第441章 遺旨

  長史為了成功去勢,還自導自演了一場刺客案,在那場刺客案中,刺客逃了,他宮了。

  後來,為了掩蓋時間,長史還去篡改了淨身的時間。

  然而,就算時間再久,也總有人記得當年的事。

  當年那場刺客案中,並不只是長史一個人受此影響,另外也有三人,因為追刺客不力,被發配了出去。

  薛琬連那三個人都找到了。

  長史可以篡改敬事房的淨身時間,但是他的手卻伸不到那麼長,他改不了那三個人被發配的時間。

  這麼一來,時間上就有出入了。

  當然長史已經死了,這時候空口白舌說他才是太子的父親,其實也很難證明。

  畢竟,所謂的滴血認親什麼,其實並不可靠。

  但是當初陛下強要舞姬,也是記錄了時間的。

  結合一下太子出生的日子,已經穩婆的口供,還是可以看出點問題來的。

  就算太子狡辯,但是陛下會聽進去的。

  這大盛朝趙家的江山,不可能給一個身世不清楚的人,他冒不起這個風險。

  所有的證據都記錄在紙上,然後讓師勇抄錄了一份,由連澈帶入了宮中,秘密交給了陛下查閱。

  陛下的臉色越來越壞。

  他對當年的事其實沒啥印象了,但是人都有多疑之心,特別是那麼多的證據都擺在那裡,讓他不得不心中起了懷疑。

  那麼多個兒子,其他人都長得很一般,主要是他老趙家的底子不咋好,就算娶了再美麗的妻子,但是生出來的兒子就是差強人意。

  雖然他是陛下,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自己長得不咋的。

  所以,他才會對這個外貌特別出色的兒子另眼看待。

  要不然,不過只是個舞姬一夜風流後的孩子,哪裡還能時不時在他面前晃悠呢?還不是因為他生得好看?

  原本以為是舞姬太美,這孩子像母親。

  但是仔細一想,長史也生得十分俊美啊!

  陛下心裡有些憋屈,難道我老趙家的兒子就只能丑里吧唧的了嗎?

  這麼想,其實已經將太子認定為是他人的種了。

  既然太子不是趙家的種,自然是不能讓他繼續當太子了,可是陛下也很犯難。

  魯王最先出事,被罰去了看守皇陵,沒想到才半年,就在皇陵得了病,去年病死了。

  魯王膝下沒有孩子。

  秦王也去看守皇陵了,但不知道是不是皇陵的風水不好,才剛去也得了病,雖然還沒有死,但是也差不多就最後一口氣了。

  秦王倒是有兩個兒子,可是那兩小子前些日子忽然失蹤了。

  連帶著秦王妃也不見了人影。

  也不知道是逃走了,還是被……

  陛下閉上眼,實在是不敢想。

  如今,他膝下,只有一個鄭王了。

  鄭王倒是百分比一定是他的兒子,畢竟鄭王長得和他幾乎一模一樣,這是不可能搞混血脈的。

  但是,鄭王膝下只有一女,而他的命根子也受了傷,以後都不可能有兒子了。

  哎!

  雖說前些日子鄭王過繼了襄陽王的兒子為子,也算是有兒子了,可是……襄陽王的兒子,畢竟不是他的子孫啊!

  陛下這麼一想,頭疼得越發厲害了。

  王公公連忙請了太醫過來。

  但是太醫卻也無能無力。

  陛下這是氣數到了,說實話,這麼虛空的身子,能夠活到現在也是因為全天下的好藥都送了進來,要在尋常人家,早好幾年就死了。

  太醫委婉將意思一說,王公公算是懂了。

  陛下也懂了。

  他無奈地擺擺手說道,「我服老,也服天命。你們去吧!」

  人都散了,只留下陛下和王公公兩個人。

  陛下嘆口氣問道,「老王,你是我身邊人,我這邊的事也從不瞞你,將來我若是去了,你總是也要跟我一道去的,路上有你陪伴,我去了那邊也熱鬧一點嘛。」

  他頓了頓,「所以,我的煩惱,我就不避諱你了,你也給我好好分析分析,到底我該怎麼辦?」

  王公公誠惶誠恐,「陛下,能夠為您分憂是老奴的福分啊!」

  陛下將情況一說,「太子是個好的,而且外頭也都是謠言,這很難證實不是嗎?可是,倘若萬分之一的情況,他真的不是我趙氏血脈,那我豈不是對不起列祖列宗嗎?」

  「我若是將位置給了鄭王,那將來這皇位就便宜了襄陽王的兒子,豈不是當年我祖父也是做了無用功嗎?還不是給他人做了嫁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