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據說水木相生,合得來。

  取名真是個學問。

  棠昭那會兒還似懂非懂地問:為什麼要合得來?

  媽媽笑了:你奶奶和他奶奶給你們定了個娃娃親,取名自然也要花點心思。

  棠昭坐車上偷瞄著周泊謙,想著媽媽的話,有點不好意思地紅了臉。

  周泊謙在外交學院念大三,比她年長三四歲的樣子。人如其名,有種儒雅淡泊的氣質。

  「長途跋涉,是不是特累?」周泊謙開著車,看一眼副駕的棠昭。

  她點點頭:「有一點困。」

  「你睡會兒吧,到了我喊你。」

  棠昭應下了,卻睜著眼睡不著。

  她對這裡的一切都充滿好奇。

  這一趟來北京,是為了見周泊謙的爺爺周延生,周延生是京圈的大前輩導演,盤根錯節的影視圈裡,他是打頭的核心人物,中年之後開始轉型拍正劇,即便是後來聲名鵲起的第五代導演,也要畢恭畢敬地喊一聲老師。

  中國電影史的教材用了整整三張紙記錄他的功勞。

  棠昭不敢自稱是演員,她長這麼大總共也就拍過兩部戲,那時劇組在南京的小學挑演員,她被導演看中,被撿去客串了主角小時候。

  聽說周延生正在拍的古裝劇劇組裡缺個年輕女演員,角色是個十六歲的格格。

  媽媽方妍雪看了周導發過去的人物小傳,心想這個機會太難得了,這個角色簡直是為她女兒量身定做,要昭昭一定去試試。

  為這個角色,棠昭在家裡還頂了一個月的碗。

  周泊謙發現棠昭沒睡覺,跟她搭話,「這是南長街,前面就到了。」

  棠昭趴在車窗看外面:「這條路好長啊。」

  「所以大家都說麼,這紫禁城,進去了就真的插翅難飛了。」

  她目色驚詫:「還好不是古代人。」

  耳側傳來一聲輕柔的笑。

  「能進去參觀嗎?」

  周泊謙想了想,說:「過幾天吧,你估計還得去演戲呢,月迎格格是不是?」

  棠昭點一點頭,回眸看他,「周導的戲都是在故宮取景嗎?」

  「正劇都是,不過我爺爺統共也就拍了兩部古裝片。」

  「他好厲害。」她適當地在嘴上抹蜜。

  要知道,即便是知名導演,也不是人人都能夠在這兒實景拍攝。

  「還行吧。」周泊謙虛懷若谷,「時勢造英雄,況且我爺爺的學生比他們這一輩厲害多了,拍反思片的那一批導演思想太陳舊了,做不出名堂來才轉電視劇。」

  棠昭百度過。

  周導的父親年輕時戰功赫赫,一直留在延安任職,周延生出生在西北,所以拍的電影都在展現一種渾厚的風土人情與民族特色,拍正劇氣魄十足,不過缺陷也明顯。

  教材上是這麼寫他的:經歷過戰爭的殘酷,鏡頭習慣於聚焦民族苦難,但由於出身較高,對小我的底層苦難缺乏認知與感受力。

  ——對周延生的那三張紙的分析她可以倒背如流。

  棠昭說:「雖然現在看可能顯得陳腐,但是當年驚世駭俗,即便時無英雄,周導也不可能是庶子嘛。」

  周泊謙笑了一笑,點頭說是。

  棠家跟周家的聯繫在她奶奶那兒。

  棠昭奶奶年輕的時候在七機部任職,跟周延生的妻子是同門,關係很瓷實,用現在的話說,叫閨蜜。後來棠奶奶退了休遷回老家南京頤養,眼見棠昭高三了,一通電話打到周家:

  北京高考不容易些麼,姑娘想考北影,戶口也在北京呢,可不能浪費了這資格啊!

  周家自然沒二話。

  於是棠昭就這麼懷揣著夢想北上了。

  奶奶沒說出口的話是,也想讓周導關照著些,看看能不能把孩子往演員的方向培養培養。

  她這一趟來,算是一舉兩得了。

  哦不,三得,還得跟她的娃娃親對象……培養感情。

  見到導演,是在南池子的一間四合院,改良過的房屋,三進院落,改成二層小別墅了。

  周家父母不住這兒,算是周爺爺周奶奶的退休公寓。

  棠昭進門時,周延生和他的妻子都在家。

  屋內很整潔,到處都是書和照片,密密麻麻,客廳里掛了個大大的主席像,書櫃一隅擺滿了陳舊的錦旗和勳章。

  「昭昭,坐。」周延生留兩邊白花花的鬍鬚,說話時鬚鬚跟著他的氣息打顫,面容冷峻,和採訪里的樣子如出一轍,不過和棠昭說話時語氣挺隨和的。

  棠昭被喊過去落座的時候,周泊謙正幫她把行李往二樓搬。

  「學過樂器?」周延生問她。

  她點頭:「古琴,古箏都會一點。」

  「舞蹈呢。」

  「會一點古典舞。」

  「古箏什麼水平?」周奶奶也過來問,老人家一頭白髮,氣質柔婉,後來在北航教過幾年書,現在是退休老師。

  棠昭說:「十級。」

  「十級還叫一點啊。」她說著就笑了,「這麼謙虛。」

  「一點」自然是一種收著的說法,她知道要削弱自己的鋒芒,因為這時並不是真的削弱。

  是一種姿態。

  格外重要的。

  「劉海撈起來我看看。」

  棠昭照做。

  周延生瞧了沒一會兒,那邊廚房的惠姨喊吃飯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