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感情自然是非常好,而且也沒等到十六歲後兩人成親,僅僅在楚承平十四歲時,兩人就大婚了。

  事情是這樣的……

  “平平,我今早不小心看到劉小兵方便了!”李湄滿頭疑惑的問正在校場大帳里讀書的楚承平。

  楚承平一聽李湄的話,先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只是“哦”了一聲,而後立刻蹦起!

  “方便……什麼方便?不是我以為的那個方便吧!”他氣的半死。

  “啊,是你以為的那個方便,不過我只是看到了個背影。”將士訓練,哪裡那麼好每次都去找茅廁,找個無人小角落裡解決內急是很正常的事。

  聽到只是個背影,平平鬆了一口氣。

  “不過……為何男人是站著尿尿的,而且飛的那麼遠呢?”

  “你還說你沒看到!”

  “我是沒看到啊,我只是好奇為何會離得那麼遠到了樹上!”

  “你你你……”

  “平平,你看,我們兩個這麼熟,簡直是不分你我了,衣服都穿一樣的,褲子也穿一樣的,讓我研究下沒關係吧?”李湄一半是捉弄一半是性別意識剛萌生的好奇,嬉笑著朝著楚承平走去。

  “親親,你要幹什麼?別笑得這麼……這麼……”

  這麼猥瑣行嘛!

  你現在頂的可是我的頭銜啊!

  李湄哪裡聽他的,楚承平一直對她逆來順受,簡直是跟班小弟一半,她在他面前放肆慣了,當下一個使勁,將他摜倒在地,開始扒起他的褲子起來。

  楚承平嚇得滿臉cháo紅(?),李湄是越欺負越得勁,越得勁越欺負,到了最後,也不知道什麼情況,莫名其妙的楚承平就把李湄給吃了。

  若是宮中,絕不會發生此事,無時無刻皇帝都有人跟著。偏這是兩人交換身份的營帳,李湄也在這裡更衣,閒雜人等不許進,便莫名其妙的讓李湄得了手(?)

  李湄什麼都不懂,他卻是剛剛半夜洗褲子時候就被宮中那啥嬤嬤教導過的。

  此時李湄抓著亂看,哪裡能不走火!

  次年初春,皇帝大婚,皇后正是李家傳言中傾國傾城的李湄。

  ……就是,朝臣的臉色都有些不大對。

  而太后宮中的女官們也迎來了前來請安的皇后娘娘。

  這些“小夥伴”們,終於等來了她們心心念念的“影子”。

  作者有話要說:昨日我沒標清楚,許多朋友誤會了。我的“結局”是說張玄線上一章是結局了,不是本書。

  我還有親親和平平,還有李家幾兄弟的番外沒寫完呢。

  小劇場:

  ……就是,朝臣的臉色都有些不大對。

  眾朝臣:我擦咧!皇后是怎麼回事?!

  第262章 親親X平平(下)

  接下來的日子,對於楚承平簡直如同災難一般。

  所有的宮人都發現,自從陛下大婚以後,太后殿中的女官藉故往前殿來的太勤快了點。不過轉念一想,皇后都娶進來了,只要皇后一孕有嫡子,那肯定是要納妃的,這女官們跑的勤快也是正常。

  但很快有心人就發現了,這些女官來找的不是皇帝,也儘量避開皇帝在的時候前來,大部分是因為各種原因找皇后的。

  而且皇后見到她們居然很高興,明眼人都看得出不是假的。

  說到這位皇后,往前幾百年,都沒有大楚這般皇后皇帝同居一殿不搬去東宮的先例,這位皇后娘娘長得也不是什麼絕色之姿,更稱不上柔情似水,卻愣是把皇帝迷得三魂六魄盡失,不但日日夜夜都要她的陪伴,更是除了給太后請安,連後宮都很少踏足了。

  再說這位皇后,可謂是氣度不凡,英姿颯慡。每日起床先在御花園的小校場騎馬練箭,然後再繞著御花園練上一會兒拳,然後才回前殿處理後宮事宜。

  無非就是後宮的宮人又用了多少胭脂水粉,裁了多少宮衣之類的瑣碎事。

  先開始太后還在幫著理事,只是出於尊重考慮每天都派女官把帳本和理事簿送過來,給皇后看下處理的情況。

  這就給了太后身邊女官們來含元殿的機會。尤其是蕭司籍和朱司制兩位女官,為了爭奪機會,幾乎快要打破了頭。

  李湄見到幾位下江南時候的小夥伴也很高興。總體來說,她那次和平平一起下江南接太后,雖然有些波折,但是都是有驚無險。她從小少出家門,能出去玩上一趟,心裡也是高興地。

  如今能再見故人,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李湄從來沒想過楚承平會“納妾”的事情,因為婚前她爹曾經和平平密談過一次,楚承平向老丈人保證了以後只會有李湄一個女人,且他的所有皇子一定都是李湄所出。除非李湄沒有子嗣,否則不會臨幸其他女人。

  誰也不知道皇帝的話做不做得數,如今李家權勢滔天,李銳又在外征戰,皇帝自然會為了取得信任這麼保證,可是若是哪一天李家不行了,皇帝就不一定還這麼“深情”了。

  ……

  以上是聰明人的煩惱。

  事實是,得過且過的李茂接到了皇帝的保證,就喜笑顏開歡天喜地的回家幫女兒備嫁了。他跟在少帝身邊當太保這麼多年,自然是知道楚承平遇見他女兒,只有被他女兒欺負,從沒有欺負過來的份兒。

  就連這次走火了,也是他女兒強迫了人家皇帝陛下(大霧)。對於這麼讓人頭疼的女孩兒,還能得到皇帝這般的寵愛,哪怕只有一時,李茂也覺得不冤了。

  就算李湄嫁了一個普通人,誰能保證十年二十年以後依舊這麼恩愛呢?這和什麼身份無關,還是要看人。

  李茂想的很開。能為女兒鋪路的他都鋪了,他做父母的該做的都做完了,皇帝都這麼保證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在家抱抱孫子就行,不用再糾結了。

  如今李銘和孫家女兒燕娘已經生了三個兒子。孫家的小姑娘看起來嬌嬌小小,卻意外的十分能生養,嫁過來八年,生了三個兒子,且各個俊秀可愛,喜的李茂夫妻每天在家含飴弄孫,都不想出門了。

  李銘從小喜歡經學,又受了不少祖母的薰陶,吸收了許多先進的思想。他和他的大哥李銳不同,李銘一直是個善于思考和總結的孩子,李銳會把祖母的教導付諸於行動之中,而李銘則偏好著書立作,將這些教導和道理總結出來,傳於他人。

  如今,他的《邱氏教孫書》已經成為各大蒙學教導開蒙子弟必備的經籍。

  當年他編寫這本書,只為了好好教育自己才三歲的大郎,為了能推敲好文字,他曾找過不少大儒請教過。後來刻書時,李銘請了當朝參政知事兼太傅齊邵畫插圖,晉國公做序,可謂是花了不少心思。

  大楚沒有三字經,小孩子發蒙一直用的是《千字文》和《小學》。邱氏教孫書里用了不少例子和寓言,也有邱氏說的一些三國和紅樓的小故事,可以說是古代小孩的第一本童話故事書和訓誡書。

  因為坊間都傳邱老太君是天君下凡,就連龍虎山道宗都稱邱氏乃是“不是凡人”,李家子孫各個成器,連旁支的李釗和李鈞都不容小視,所以此書一出之下無數親戚朋友人家上門討要,因為其朗朗上口,道理通俗易懂且發人深省,流傳出去後一下子成為各大刻書坊的寵兒。

  最後國子監和皇家刻書坊收錄了此書,成為天下蒙學必備的經典,李銘也一躍成為少有的青年文魁。

  李銘編書編上了癮,又在皇帝的主持下開始編纂其他書籍。大楚歷經三代,已經可以開始編修前朝史和本朝的史了,他帶著一幫大儒名士,開始遍搜前朝的史料和家史,又在皇帝的授意下編纂新的“庫書”,將經史子集重新整編。

  洛陽毀於反賊的大火,無數經史子集被毀,幸而李家以前因為邱老太君的反覆叮囑,家中微霜堂和張素衣陪嫁過在祖墳里將所有書都做了附錄,也有許多人家沒有去救家財反而救回了書籍,所以長安得以留存不少過去的珍本,加上國子監損毀不大,許多太學生搶出了許多書,這些都成了遺留下的寶貝。

  托邱老太君的福,現在已經大範圍使用活字印刷,成書的速度快了不止十倍,民間印刷業也變得十分發達,楚承平聽取了齊邵的建議,徹底放開了私人刻坊的刊刻經營範圍。

  這些刊刻作坊只要願意繳納一筆稅收,是正當經營積極納稅的高品質刻坊、又有官員作保,就可以去借存放在長安國子監的珍本,抄閱刊刻。

  此舉無疑是大楚文化界的一次地震,自古掌握在世族手中的書籍和知識變成了可以任人閱讀的平常之物,許多孤本也流入民間,使很多寒門子弟求學有路,可以預見,十年,幾十年後,世族高門裡名士大儒層出不窮的壟斷局面很快就會被打破,總會有驚才絕艷的寒門子弟進入朝堂,真正的開始影響未來的選才之路。

  李茂等女兒入宮後不久,就漸漸將權利下放移交到齊邵那邊,將齊邵當做了自己的接班人一般。他自知自己不是晉國公那般的人才,女兒成了皇后,若他還留戀權位,就真成了尾大不掉的後戚了。

  而他從來也沒有什麼權傾一方取而代之的霸業野心,此時急流勇退,一來能給女兒一個好一點的夫妻關係,二來他也實在是在朝中玩不動了,現在都是年輕人的天下,他腦子有些不夠使,一心只想翹班。

  所以很快的李茂就稱自己得了“頭痛”之疾,早上起不了早,晚上睡又睡不好,年紀輕輕就要“告老”。又請封世子李銘繼承“信國公”之位,自己算是徹底退隱。

  太后和楚承平都沒想到李茂會退的那麼乾脆,世族派也是大喜過望,只有晉國公一人愁眉不展,想著是不是也要退出朝野中心,還能留個好點的名聲。

  他與李茂這麼多年都玩著“明爭暗和”的戲碼,今日我裝著吃了你的虧,明日你就裝吃了我的虧,總體來說總是平衡,得到的結果也都是大家能接受的。如今這秤桿子撂挑不幹了,他這秤砣也就危險了,而且楚承平年紀越來越大,李茂擺明了皇帝大婚了他要還政了,自己再以皇帝舅舅的身份站在朝中就有些耽誤族中子弟的前程。

  所以李茂的隱退,帶來了一批老臣,包括晉國公的退讓。新皇自己的心腹人馬紛紛占據要位,新的朝廷中人人都憋著三把火,恨不得將大楚燒成一片紅才好。

  李銳此時在關外征討,禁衛軍交給了皇帝(李湄笑),他捷報連傳,一路收復疆土,再加上李鈞一直聯絡糙原各族,用分化或賞賜的辦法讓他們幫著大楚圍剿瀚海十部的胡孽,很快,大楚最大的威脅也在日益被削弱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