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溫嬋心中忐忑,怎麼感覺他好像生氣了,他是不是生氣了呢?可這人很不愛說話的樣子,她也不太好意思問。

  然而他只是低下頭,一直在剝栗子花生,哦,還有擺在她面前的糕餅。

  有新榮齋的孫尼額芬白糕,玫瑰水晶糕,牛舌餅,不知不覺她竟然吃的挺飽,懵懵懂懂的回了祁年殿,途徑別情院時,正遇上慌慌張張來尋她的宮女。

  第12章

  叫溫嬋覺得奇怪的是,別情院中已經沒有了賈升的蹤跡,反而是在賈貴妃身邊看到了他,而他卻只是瞧了她幾眼,什麼都沒說。

  溫嬋嚇壞了,提心弔膽的,心中惴惴,直到這場荒唐宴會結束,她與孔家大夫人一同回去。

  溫妤的小臉倒是紅撲撲的,私下問她如何,她只是羞澀,問的多了便是一句,孔家三郎倒是很溫文儒雅,頗有姐夫之風。

  溫妤的姐夫,自然便是蕭舜,有如此高的評價,她又羞澀難言,想來是極滿意了。

  溫嬋稟了童氏,再見面時,便叫兩家長輩見一見,算是過個明路,小定一下。

  溫嬋其實迫不及待想要把溫妤嫁出去,驪山行宮回來後,看老皇帝日漸昏庸的做派和賈家的一手遮天,她心中便隱隱有擔憂。

  蕭氏皇朝怕是不長命了,不若趕緊讓阿妤成為孔家人,歷朝歷代,外嫁女不受株連乃是慣例,就算是姜廣王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

  然而縱然是溫嬋有心,溫家孔家到底是有頭有臉的家族,小定之後還要大定,大定後還要納吉納彩下聘,若無這些繁瑣步驟,兩家面上不僅不好看,阿妤這名分上也站不住腳。

  又不是納妾,一頂小轎就能從偏門抬進去。

  沒別的辦法,小定的日子便在溫家,孔家大夫人帶著三郎和她的幾個弟妹,因溫家現在又沒男丁,且只是個小定,男子便不出席。

  蘭姨娘原先還覺得溫妤沒有溫嬋嫁的好,溫嬋是王妃,孔家雖有個爵位卻也落不到三郎君身上,還有些鬱鬱不樂,然而親見了孔三郎,見到這位三郎相貌郎朗,進退有度,說話辦事十分有分寸,對她這個溫家的姨娘也很有禮,頓時就把滿心的不樂意丟出去了。

  小定便是在一處用個膳,長輩們見一見,在互相交換個信物。

  童氏早就給溫妤備下嫁妝,信物也是早就在嫁妝裡頭的,乃是一枚血玉同心水晶佩,而孔家則準備了一枚拇指大的明珠,哪怕在夜晚也能發出瑩瑩光芒。

  明珠本就不易得,夜明珠更是稀少,可見孔家,是拿這檔婚事上了心的。

  溫嬋心中很是滿意。

  正要交換信物之時,府外一陣騷動,管家滿頭大汗跑進來:「王妃,夫人,宮裡,宮裡來旨意了?」

  旨意?是聖旨嗎?

  在場的夫人們,不論是童氏,還是孔家那幾個,皆是面面相覷,可若有聖旨,無論有多重要的事都得停下,童氏吩咐家丁準備香案,以迎接天使。

  出門一瞧,不是面生的太監,雖然臉熟,可並非是陛下身邊常用的蘇德發。

  「林大伴?您來傳旨,不是陛下的聖旨吧。」

  眼前這太監是賈貴妃身邊得臉的紅人,林大有。

  林大有在上首,喝著溫家奉上的茶,皮笑肉不笑:「不是陛下的旨意,貴妃娘娘的旨意,難道國公府就可以不接。」

  「貴妃娘娘有旨,國公府自然是接的,只是勞煩您稍坐,咱們家今兒有喜事,我們家三姑娘和孔家三郎小定之喜,您來了也沾沾喜氣,更是這兩個孩子的福分。」

  童氏握住溫嬋的手,不緊不慢的說出這番話。

  林大有忽然面色驟變:「國公夫人,您家三姑娘這是要許人了?」

  童氏不卑不亢:「不錯。」

  林大有看了一眼面色不動的孔家大夫人,臉上笑容越發虛假:「那可真是不巧了,咱們貴妃娘娘也有一份旨意,是給您家三小姐,尋了一門好親事呢。」

  然而他吊足了胃口,卻無人接話捧場,林大有面色有些難看,咳了咳:「我家貴妃娘娘瞧中了您家三小姐,許配貴妃之弟,三姑娘乃是庶女,這出身是差了一些,還被叛賊魏家棄過,按理說都是個棄婦了,貴妃仁德,給三小姐選了唯一的親弟做夫婿,雖只是側室,可將來若生下一兒半女,便由貴妃娘娘做主抬為平妻,如此好姻緣,夫人和王妃,也應心安了。」

  他說一句話,溫妤臉色便蒼白一分,到最後搖搖欲墜,捂著臉跑走,孔三郎欲要去追,但她跑得地方乃是溫家後宅,他一個外男怎能隨便進。

  童氏臉色冷峻,一言不發。

  溫嬋已然面有怒色:「林公公傳的旨意,是貴妃娘娘親口所說,絕無半句虛假?」

  「不錯,絕無半句虛假,王妃娘娘,也勸勸您母家,接旨吧,貴妃娘娘可是好意。」

  溫嬋嗤笑:「貴妃叫我妹妹給她弟弟做妾?」

  「這畢竟三姑娘是庶出,身份上……」

  「我家阿妤確實是庶出,可她姓溫,溫家乃是昭皇帝元成皇后母家,先祖跟隨昭皇帝,平漠南,打渤海,滅高句麗,官拜一品天下兵馬大元帥,昭皇帝在位時,我溫家一門雙公,煊赫無比,昭皇帝更曾言道,若無溫家先祖,便無大梁江山穩定,昭帝去後,元成皇后攝政三十餘年,大梁百姓安居樂業,藏富於民,元成皇后大行後數百年,我溫家出了三任皇后,兩位貴妃,便是如今的陛下身上,也留著溫家元成皇后溫氏阿酌的血,如今我溫家祖上還留著一截打龍鞭,持此鞭上可諫皇帝,下可打貪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