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侍女道:「那周鳴玉在京城官眷里混得如魚得水,想來也是聰明之人。若她是明哲保身,故意裝的呢?」

  原之瓊深深呼出胸中憋著的一口悶氣:「裝的也不能殺。楊簡盯著她,祝含之又護著她,我們沒必要在上京生事。橫豎之後我們回了封地,鞭長莫及,祝含之自然不會多言,楊簡有他父親壓著,也沒法多做什麼。」

  --

  祝含之沒送原之瓊,見她這回是徹底走了,方起身將茶水都倒去外間廊下,這才往周鳴玉房中去。

  靈雲給周鳴玉在床榻上支了一個小桌子,給她帶了清粥小菜,讓她吃完再好好休息。

  祝含之打量一二,問:「清河郡主方才過來,可做什麼了?」

  靈雲道:「她帶來一個太醫和一個醫女,許是有別的打算。但我一直盯著,一切都好。」

  祝含之點點頭,道:「既然回來了,天子腳下,想來她也不敢多做什麼。」

  周鳴玉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筷子。靈雲見狀便將小桌撤下,道:「既然姑娘吃好了,我就先走了,晚些再來看姑娘。」

  周鳴玉說「多謝」,祝含之道「辛苦」,二人一起看靈雲帶著食盒出去,祝含之方落座。

  祝含之問道:「原之瓊為難你什麼了?」

  周鳴玉道:「她懷疑我和楊簡的關係,我就說沒有。」

  祝含之嗯了一聲。

  周鳴玉又問道:「不過她想殺我,應當不是因為楊簡對我特別罷?」

  祝含之笑起來,道:「挺聰明嘛,知道保護自己。」

  周鳴玉肯定了心裡的猜測,問:「楊簡那日殺人,殺的是端王府上的人?」

  祝含之答道:「端王在封地不大老實,今上應當也並非毫無察覺。那人是從端王封地來的,許是要給端王密報什麼。楊簡能逮住他,想來也是查了許久。」

  周鳴玉思索道:「所以她與楊籍訂婚,也與此事有關?她要借楊家,壓制楊簡?」

  祝含之偏首想了想:「差不多。」

  周鳴玉不解問:「可她是怎麼得手的?與原之璘墜馬有關嗎?」

  「你倒是打聽得快。」祝含之一笑,問她,「還記得我讓你送去的那套馬具嗎?」

  「記得。」

  祝含之道:「那套馬鞍的皮子提前處理過,人輕易察覺不到,馬匹嗅久了那個味道卻會發狂。原之瓊原本是給自己準備的,估摸著是打算挑中了中意的人選之後,找個獨處的機會用上。」

  周鳴玉立刻反應過來:「出發時楊籍不在隊伍里,這次來肯定也得過楊家的囑咐,要避開宮中的未婚貴女。但原之璘與他曾是同窗,若是相邀,他是難以拒絕的。」

  祝含之點頭道:「對,所以原之瓊把這套馬具換給了原之璘。原之璘出事的時候楊籍就在旁邊,不救是說不過去的。」

  這之後,端王府兩位小主子接連出事,楊籍護送原之璘回去,必然要遇到原之瓊。

  先前祝含之的話,就暗示原之瓊會故意算計世家婚事。周鳴玉雖已經見識到她不同往日,如今聽來卻依舊寒心。

  「楊籍是她表兄,她若有所圖,何須算計?」

  祝含之哂笑道:「一表三千里。楊家如今在上京風光,看見端王家的避之不及。她若不主動,還有何勝算?」

  周鳴玉眯了眯眼。

  她原先聽說,端王回京之後宴請眾人,楊家也去了不少人,便因此一直覺得,楊家與端王的關係,一直如從前一般,是很親近的。

  但祝含之卻說,楊家避之不及。

  周鳴玉敏銳地問道:「端王手裡,有楊家的把柄嗎?」

  第18章

  祝含之一時沒想到周鳴玉是怎麼想到這裡的,問:「此話何來?」

  周鳴玉道:「祝當家能知道端王不老實,世家勢力盤植多年,又豈會不知?既知不妥,豈會一日之間便輕易被一個姑娘算計了?」

  她越想越覺得是如此:「端王與楊家從前過往緊密,若是同謀一事,犯不上避諱。若是楊家對端王退避如此,難道不是因為有把柄在對方手上嗎?」

  祝含之聞言一笑,面上頗有些無奈之色:「周姑娘,我手上是有些私密的消息,但也不是什麼都知道的。」

  周鳴玉不大信。

  她嘴裡能說出今上防備端王的話來,卻說不知道楊家和端王之間的齟齬,怎麼聽都有些虛假。

  周鳴玉繼續問她道:「我聽聞端王是在謝家出事之後就藩的。謝家被滅,楊家高升,端王府是否也有關係?」

  祝含之挑眉:「周姑娘,你瞧我能有多大?」

  她很年輕,瞧上去也就十七八歲,跟周鳴玉差不多的年紀。

  八年前,繁記還不知道在哪呢。

  祝含之看著周鳴玉失望的表情,又道:「不過,我也不是不能幫你打聽。」

  周鳴玉有些懷疑地看她,問:「端王擋了祝當家的財路?」

  繁記但凡和祝含之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祝含之此人十分貪財摳門,她若是主動去算計誰,必然是圖財謀利。

  祝含之顯然已經接受了自己這樣的形象,道:「這你就別管了。我和他們家也有些不對付,即便不是為你,我也要去查的。」

  睚眥必報也是祝含之一大特性。

  周鳴玉還是沒信,但是勉強接受了這個理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