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文昭帝嘆氣:“自打前陣子暈過一次,這陣子就一陣一陣地不認人,哎,稍後你去見了就知道了。”
文昭帝滿面愁容,不過短短數月不見,憔悴了許多不說,鬢間竟多了幾縷白髮,季瑾悠看得心中難受,安慰道:“父皇,只要皇祖母無事便好,不認人就不認人吧,您不要太難過。”
十七皇子幾人也都你一言我一語地寬慰。
孩子們懂事,文昭帝欣慰地笑笑,讓幾人回去沐浴休整過後再去探望太後。
幾人出門,先去鳳儀宮給皇后請了安,小世子留在了皇后處,十五皇子去了秋華宮見敦妃,季瑾悠和十七則一同回了妙雲軒。
一進門,季瑾悠就撲進如妃懷裡,抱著她好一頓撒嬌。
如妃知道十七他們去接悠悠了,並不知道這麼快就會回來,她心中高興,拉著一雙兒女好一番打量,見寶貝女兒為了趕路都瘦了,十七也灰頭土臉的,心疼得趕緊讓人準備吃食。
等兩人簡單洗漱一番,又換了一身乾淨的衣裳,飯食就準備好了,兄妹二人吃過,便出門,路過秋華宮時,喊上十五皇子一起去見了太後。
太後的記憶已然混亂,只當自己還是個未出閣的小姑娘,不認得幾個孫輩,只當他們是哪家的小公子小娘子來找她玩,拉著季瑾悠稀里糊塗說了一陣話,便又乏了,幾人便告退出來。
仔細問過太後身邊服侍的嬤嬤,嬤嬤所說和文昭帝的說辭一樣,短時間內無大礙,只是得哄著來,幾人暫且放下心來。
季瑾悠和十七幾人告別,一個人回了妙雲軒,等她沐浴出來,天色已徹底黑了下來,她便拉著如妃歪到榻上,母女二人頭靠著頭說著悄悄話。
如妃摸著女兒的小臉,輕聲問起那些畫像的事來。
季瑾悠心虛,支支吾吾半天,才說:“母妃,那些我都不喜歡。”
如妃輕輕嘆了口氣:“那都是你父皇和母后在適齡的小郎君中精挑細選過的,若是你都瞧不上,怕是至少要再等上個一年半載的,可你都十七了,這要一時半會兒再沒合適的,你該如何是好?”
季瑾悠不敢直說自己和薛翊禮的事,只試探著問:“母妃,要是我嫁得很遠,你會答應嗎?”
如妃打量小姑娘的神色,見她眉宇間含羞帶怯,還有一絲扭捏,如妃好奇問:“你有喜歡的人了,他不是京城人士?”
季瑾悠不想瞞著如妃,紅著臉點了點頭。
小姑娘挑挑揀揀,終於有了合心意的人,如妃替她高興:“是誰,快與母妃說說,不管他在何處,回頭讓你父皇將他調入京城便是,這樣你也可以時常進宮來陪陪母妃。”
看著如妃開心的笑容,季瑾悠在心底嘆了口氣,沒敢說實話:“我還沒想好呢,等我想好要不要他,再和母妃說。”
如妃心急,可小姑娘眼下不願說,她便也不勉強。
接下來的日子,季瑾悠就一直住在宮裡,每日都要去太後宮裡探望一番,陪著太後東拉西扯聊聊天,其餘時間挨個宮裡晃悠。
陪完宮裡的長輩,又跑去宮外,哥哥姐姐們的府中挨家做客。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間就回來半月了,這其間,她沒有收到薛翊禮的任何消息,想起在大耀那段時日兩人的相處,她心中有些悵然,又覺得好像是場夢般不真實。
他不知道他想不想她,反正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總是會想起他。
只是,不知道最後兩個人會走到哪一步。
被親情圍繞著,她越發捨不得離開大盛,放棄這段感情的念頭又冒了出來,畢竟現在兩個人才剛剛起個苗頭,若要放棄,似乎並沒有那麼痛苦?
就在季瑾悠猶豫再三,難以下定決心,到底要不要給薛翊禮寫封信的時候,薛翊禮竟然帶著使團來了大盛,此行目的,求婚。
不光後宮,整個朝堂都震驚了。
如妃拉著季瑾悠,正色問道:“悠悠,你跟母妃說實話,你中意那人,可是大耀太子?”
薛翊禮都來了,瞞也瞞不住,季瑾悠便如實交代了。
如妃久久無言,最後嘆了口氣,將一臉忐忑的小姑娘抱進懷裡:“悠悠,怕是你父皇不會同意。”
季瑾悠歡喜之餘,也是滿腹惆悵。
知道文昭帝在御書房召見薛翊禮,她坐立難安,最後跑去御書房外,躲在門外的柱子後靜靜等著。
御書房內,聽完薛翊禮說的一堆承諾,以及關於兩國交好的眾多舉措,文昭帝面無表情,仍舊無動於衷:“無論如何,朕都不會將小九嫁去那麼遠的。”
薛翊禮拱手一揖:“陛下,五年之內,大耀定會遷都,屆時,兩國都城之間的距離會縮減到一半,半月的路程,七八日也就能到了。”
第136章 成為了真正的大耀太子妃
文昭帝一愣, 難以置信問道:“遷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文昭帝滿面愁容,不過短短數月不見,憔悴了許多不說,鬢間竟多了幾縷白髮,季瑾悠看得心中難受,安慰道:“父皇,只要皇祖母無事便好,不認人就不認人吧,您不要太難過。”
十七皇子幾人也都你一言我一語地寬慰。
孩子們懂事,文昭帝欣慰地笑笑,讓幾人回去沐浴休整過後再去探望太後。
幾人出門,先去鳳儀宮給皇后請了安,小世子留在了皇后處,十五皇子去了秋華宮見敦妃,季瑾悠和十七則一同回了妙雲軒。
一進門,季瑾悠就撲進如妃懷裡,抱著她好一頓撒嬌。
如妃知道十七他們去接悠悠了,並不知道這麼快就會回來,她心中高興,拉著一雙兒女好一番打量,見寶貝女兒為了趕路都瘦了,十七也灰頭土臉的,心疼得趕緊讓人準備吃食。
等兩人簡單洗漱一番,又換了一身乾淨的衣裳,飯食就準備好了,兄妹二人吃過,便出門,路過秋華宮時,喊上十五皇子一起去見了太後。
太後的記憶已然混亂,只當自己還是個未出閣的小姑娘,不認得幾個孫輩,只當他們是哪家的小公子小娘子來找她玩,拉著季瑾悠稀里糊塗說了一陣話,便又乏了,幾人便告退出來。
仔細問過太後身邊服侍的嬤嬤,嬤嬤所說和文昭帝的說辭一樣,短時間內無大礙,只是得哄著來,幾人暫且放下心來。
季瑾悠和十七幾人告別,一個人回了妙雲軒,等她沐浴出來,天色已徹底黑了下來,她便拉著如妃歪到榻上,母女二人頭靠著頭說著悄悄話。
如妃摸著女兒的小臉,輕聲問起那些畫像的事來。
季瑾悠心虛,支支吾吾半天,才說:“母妃,那些我都不喜歡。”
如妃輕輕嘆了口氣:“那都是你父皇和母后在適齡的小郎君中精挑細選過的,若是你都瞧不上,怕是至少要再等上個一年半載的,可你都十七了,這要一時半會兒再沒合適的,你該如何是好?”
季瑾悠不敢直說自己和薛翊禮的事,只試探著問:“母妃,要是我嫁得很遠,你會答應嗎?”
如妃打量小姑娘的神色,見她眉宇間含羞帶怯,還有一絲扭捏,如妃好奇問:“你有喜歡的人了,他不是京城人士?”
季瑾悠不想瞞著如妃,紅著臉點了點頭。
小姑娘挑挑揀揀,終於有了合心意的人,如妃替她高興:“是誰,快與母妃說說,不管他在何處,回頭讓你父皇將他調入京城便是,這樣你也可以時常進宮來陪陪母妃。”
看著如妃開心的笑容,季瑾悠在心底嘆了口氣,沒敢說實話:“我還沒想好呢,等我想好要不要他,再和母妃說。”
如妃心急,可小姑娘眼下不願說,她便也不勉強。
接下來的日子,季瑾悠就一直住在宮裡,每日都要去太後宮裡探望一番,陪著太後東拉西扯聊聊天,其餘時間挨個宮裡晃悠。
陪完宮裡的長輩,又跑去宮外,哥哥姐姐們的府中挨家做客。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間就回來半月了,這其間,她沒有收到薛翊禮的任何消息,想起在大耀那段時日兩人的相處,她心中有些悵然,又覺得好像是場夢般不真實。
他不知道他想不想她,反正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總是會想起他。
只是,不知道最後兩個人會走到哪一步。
被親情圍繞著,她越發捨不得離開大盛,放棄這段感情的念頭又冒了出來,畢竟現在兩個人才剛剛起個苗頭,若要放棄,似乎並沒有那麼痛苦?
就在季瑾悠猶豫再三,難以下定決心,到底要不要給薛翊禮寫封信的時候,薛翊禮竟然帶著使團來了大盛,此行目的,求婚。
不光後宮,整個朝堂都震驚了。
如妃拉著季瑾悠,正色問道:“悠悠,你跟母妃說實話,你中意那人,可是大耀太子?”
薛翊禮都來了,瞞也瞞不住,季瑾悠便如實交代了。
如妃久久無言,最後嘆了口氣,將一臉忐忑的小姑娘抱進懷裡:“悠悠,怕是你父皇不會同意。”
季瑾悠歡喜之餘,也是滿腹惆悵。
知道文昭帝在御書房召見薛翊禮,她坐立難安,最後跑去御書房外,躲在門外的柱子後靜靜等著。
御書房內,聽完薛翊禮說的一堆承諾,以及關於兩國交好的眾多舉措,文昭帝面無表情,仍舊無動於衷:“無論如何,朕都不會將小九嫁去那麼遠的。”
薛翊禮拱手一揖:“陛下,五年之內,大耀定會遷都,屆時,兩國都城之間的距離會縮減到一半,半月的路程,七八日也就能到了。”
第136章 成為了真正的大耀太子妃
文昭帝一愣, 難以置信問道:“遷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